绿色城市第17名南京:推进“强富美高”建设 节能降耗还需再加

作者:李霞

4月11日,南京市召开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动员发布会。公布了“发展新基建、培育新消费、壮大新产业、建设新都市”四个行动计划。特殊时期,南京拿出特殊举措,力图通过“四新”行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恢复按下“快进键”。

在城市综合能力方面,据中国投资协会、瞭望周刊社《环球》杂志、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和第三方绿色评级机构标准排名调研编制的《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南京以84的绿色指数在169个城市中位居榜单第十七位。

经济运行质态持续提升

南京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6000多年文明史、约2500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和历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作为江苏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南京是长三角地区及华东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近年来,南京聚力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持续推动转型升级,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质态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态势。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推进“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上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2018年,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20.40亿元,同比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3.42亿元,比上年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4721.61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7825.37亿元,增长9.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2886元。

南京市扎实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推动“两钢两化”企业转型,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制造业产值增长19.1%,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7.85%,较上年提升1.9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中,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4%。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953.76亿元,可比增长8.1%,占GDP比重为46.4%,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

2018年,南京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0.02亿元,同口径增长11.1%。其中,税收收入1242.49亿元,增长13.3%,税收占比84.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3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占比达75%,连续10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在居民获得感方面,2018年南京凭借52916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中排名第5位,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杭州。2018年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08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63元,同比增长9.2%。

2019年,南京市经济发展再发力,在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名城建设上取得新的进步,为实现“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宏伟蓝图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2019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台阶,达到14030.15亿元,占全省比重为14.08%,比上年提升0.1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8 %,快于全国、全省增速1.7个百分点,增速继续列东部GDP过万亿城市首位。人均GDP达16.57万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4万美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80.03亿元,增长7.5%,增速列全省首位。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630元,同比增长8.9%。

突破瓶颈深入开展绿化造林

从2002年起实施“绿色南京”战略,深入开展绿化造林,至2016年林木覆盖率实现翻番,从2016年的29.86%到2017年的31.02%。

从南京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来看,在标准排名发布的《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中显示,2017年南京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5.6平方米,排在中上位。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南京市林木覆盖率达31.15%,超过徐州,首次跃居江苏省第一。尽管,2018年南京市林木覆盖率只有不到1%的提升,但却是其突破造林空间日益减少的瓶颈,付出的巨大努力。

由于南京丘陵山地占国土面积比重较小,水域面积占比较高,可绿化面积相对较少。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2018年南京市开始实施“加大造林力度提高林木覆盖水平三年行动”,以绿色通道、沿水防护林带、生态脆弱区环境修复、美丽乡村和经济林果产业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当年便绿化造林3.85万亩。

此外,2018年,南京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提升要求,进一步提高村庄绿化实施标准,共建成“三化”示范村55个。同时,南京市还大力推动乡村林荫道建设,2018年建成乡村林荫道791公里,栽植榉树、栾树、银杏、枫香、乌桕、无患子、樱花等20多种共15万株行道树。

2019年,南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南京市大力实施长江生态修复和保护,拆除取缔违规占用岸线项目84个,退出长江干流生产岸线18公里,沿江1公里范围内新增造林6200亩。新建299公里绿道、新改建16处游园绿地。全年新增造林面积3.27万亩,林木覆盖率31.3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6%。

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南京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2018年,南京空气质量相比2017年有所下降,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为251天,同比减少13天,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0.4%,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4,排在榜单中间位置。其中,二氧化硫的年均值同比下降了37.5%;PM2.5均值为43.5微克每立方米。

蓝天比前一年少的原因除了天气因素造成的污染扩散条件减弱以及异地污染传输外,其根本原因还是绿色发展水平不高、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布局和能源结构导致的污染问题仍较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南京的机动车总数已经达到273万辆,尾气污染在PM2.5、臭氧污染中的“贡献”已近三成。

2019年南京为全面落实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制定了《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运输结构、调整用地结构、实施重大专项行动、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等8个方面实施57条具体工作。

《实施方案》明确了重点改善因子PM2.5,突出重点区域江北地区,狠抓重点行业钢铁、水泥、石化和重点领域工业、重型卡车和扬尘,控制秋冬季重点时段,从而控制内源污染以此保卫蓝天。

此外,2019年5月1日起,《南京市高架火炬环境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明确,南京的石油化工企业,限期两年,对企业现有的火炬系统完成整改,要明确火炬气成分、收集范围,确保其符合环保应急管理要求。

数据显示,2019年南京市空气质量明显提升。落实治气40条攻坚措施,累计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148项、VOCs重点行业综合治理项目112项,全年空气优良率69.9%,PM2.5平均浓度40.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9.8%。

节能减排还需发力

由于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量的依存度相对较高,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其能源消费量也相对较高。《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南京市的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了9吨标准煤/人,在上榜城市中排在倒数第5位。可见,南京迫切需要节能降耗,发展清洁能源。

2018年南京市挂牌督办减煤减化等“十大项目”,关停化工企业、整治铸造企业各42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3826.97万吨标煤,增长0.7%,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消费煤炭下降5.7%。

此外,2018年,南京市加快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迄今已实施37个项目,总面积189.53万平方米。其中13个项目已通过验收,平均节能率为24.65%,相当于每年节约90.5万度电、292.3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约760吨。同时,2018年,南京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9.7万辆,同比增长258%,产量占全省66.7%,占全国8%。

2019年南京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898.9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8%。全年工业消耗煤炭2930.60万吨,较上年下降2.6%,削减量78.38万吨。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下降1.6%,削减24.78万吨;非电行业煤炭消费量下降3.8%,削减53.60万吨。

声环境质量总体平稳

据悉,2018年南京市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平稳。其中,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4.2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45.8分贝;郊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8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44.4分贝。从《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来看,南京市的环境噪声声效等级为53.6,排名在中上水平。

在声环境中,交通噪音格外被关注。据悉,2018年南京城区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7.7分贝,较上年下降0.5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9.6分贝;郊区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6.9分贝,较上年下降0.4分贝,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6分贝。

据环保部门统计,交通噪声已成为城市第二大噪声污染源,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为降低交通噪声,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南京交警从2016年4月1日开始,在南京市绕城公路以内范围设置机动车禁鸣区域,并同步大范围开展“禁鸣”交通宣传活动。3年多来,南京交警共处罚“违鸣”12万余起,目前,嘈杂的汽车喇叭声在主城区已大大减少。

此外,2019年9月,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发布《关于加强对机动车轰鸣疾驶制造噪声违法行为管理的通告》,对轰鸣疾驶车辆实施“升级”管理。与此同时,在生活噪音污染方面,南京市加强污染源头控制,严控夜间施工审批。

相关知识

绿色城市第17名南京:推进“强富美高”建设 节能降耗还需再加
绿色城市第14名温州:能源“双控”成效凸显,全域推进绿化美化
绿色城市第17名杭州:数字经济持续引领 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
绿色城市第30名东莞:昔日“世界工厂”今日绿满“湾区”
绿色城市第41名:日照GDP倒回3年前,“工业强市”能否改写
绿色城市第21名天津:坚持“铁腕治污”为京津冀再造“城市绿肺
绿色城市第34名无锡:“太湖明珠”打造中国“低碳样本”
太原市发布节能降耗2020计划 市民将享绿色新生活
绿色城市第36名镇江:山水花园城如何美得让人“吃醋”?
绿色城市第13名湖州:“绿色引擎”拉动高质量赶超发展之路

网址: 绿色城市第17名南京:推进“强富美高”建设 节能降耗还需再加 http://m.zx3q.com/newsview2810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