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若不买房,5年后是黄金价还是白菜价?

对于年轻人而言,买房无疑是人生首等大事,不管是为了自己住也好,还是为了结婚生子也罢,房子都是刚需,是不可替代的东西。

但是自从我国分房制度取消以后,楼市也迎来了一段非常长的繁荣期,而在此期间,房价也水涨船高,并非普通人能负担得起的。虽然大家可以分期买房,但是一套楼的首付也不低,年轻人买房通常要掏空三代人的钱包,自己却还要成为房奴,房贷一还就是几十年。中国房价过高已经成为刚需者的一大心结,由于在过去买房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造成的结果就是富人买房越来越富,而穷人则越来越买不起。显然这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为了解决大众的住房问题,也是防止楼市泡沫过大,国家终于开始调控楼市。

随着国家对楼市的深入调控,楼市终于开始降温。从去年到今年,楼市降温趋势非常明显,尤其是在疫情的冲击下,今年的楼市格外的“凉”。由于大家已经感受到了楼市的降温,所以大家的买房逾期也发生了变化,之前着急买房的人反而不着急了。一些人对于买房犹豫不决,一方面担心买早了会亏,另一面又担心将来房价上涨,自己更买不起。由于楼市降温,就连以前看涨的专家,对于楼市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以前一直看涨的梁中华都改变了他以往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房价不涨或者是涨幅有限,那持有房产相当于资产亏损,尤其是中小城市的住房可能变现都成问题。

由于楼市的变化,这也让普通人产生了一个疑惑,如果2020年不买房,5年后房子是黄金价还是白菜价?要分析这个问题并不简单,则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由于中国的楼市是更像是一个“政策市”,所以我们先得从政策方面来考虑。在过去,房地产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法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正向作用正在变为负向。所以国家才在此前表示,将不会再以房地产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而且这句话不止一次提及。

国家同样多次表示,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而且对楼市调控的决心不会改变。房子作为刚需,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解决大家的居住问题,所以国家调控楼市的目的也是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当房子真正回归居住属性的时候,价格自然就会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房产税、空置税的出台迫在眉睫。作为国家智囊团成员的仇保兴曾建议尽早出台房产税和空置税,因为这两大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房价。中国房价过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炒房客的投机行为导致的,只有增加投机者的持房成本,才能有力打击炒房客。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房产市场同样也需要借助立法的手段来建立起共同遵守的规则。在了解基本的市场行情后,未来5年楼市的发展预期又是如何?去年5月份的时候,经济参考报曾明确表示,金融、人口和家庭杠杆等因素已经决定了我国房价上涨的空间比较狭小了,言外之意就是中国房价上涨的幅度不大,这也符合未来5-10年中国楼市的发展趋势。

此外我们都知道,影响房价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供求关系,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的房产明显处于过剩状态,一方面是需求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一方面又是房子过剩,在供求关系下,房价不太可能大幅度上涨。对于以上这些分析,大家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过作为地产大亨,李嘉诚的一席话却说得非常直白。作为房地产的资深大佬,李嘉诚大胆作出“预测”:未来5年,不管是香港还是内地的房价都会迎来一定的大调整。因为很多需求在前几年就已经消耗殆尽了,未来很大可能会面临着“需求枯竭”。

李嘉诚的话基本符合目前楼市需求减少的情况,也符合目前的供求关系,任何一件商品都符合市场规律,供大于求都会导致价格下跌,房子也是一种商品,它自然也要符合市场规律,所以李嘉诚的意思很明确,未来5年房价不会大涨。所以也不可能存在所谓的金价。那房子就是白菜价了吗?当然这也不太现实,由于房价长期处于高位,让它突然从高处跌落也不可能,但是总体而言,只要房价不大涨,稳定在合理的区间内,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买房也将不再是难事。随着国家对楼市的不断调控,房子终究会回归居住属性,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大家买房都不再是难事。对此,您怎么看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2020年若不买房,5年后是黄金价还是白菜价?
楼市添两变数,2020年不买房,3年后庆幸还是懊悔?懂行人给
今年不买房,5年后“笑醒”还是“哭晕”?马云、李嘉诚不谋而合
5年后,买房“随便挑”还是“更买不起”?李嘉诚给出12字预测
现在不买房,5年后更买不起,还是随便挑?经济学家18字说透了
现在不买房,5年后更买不起,还是随便挑?经济学家18字说透了
今年买房,5年后“翻倍赚”还是“卖不掉”?懂行专家:真相伤人
今年不买房,5年后你会“庆幸”还是“懊悔”?
今年买房,5年后“高人一等”还是“矮人一截”?马云说得很在理
5年后,“抢着买房”还是“急着卖房”?经济学家一席话全说透了

网址: 2020年若不买房,5年后是黄金价还是白菜价? http://m.zx3q.com/newsview42729.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