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第32名秦皇岛:美丽港城的“生态立市”之路

作者:李霞

6月11日,秦皇岛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已经正式印发的《秦皇岛市2020年旅游旺季环境质量保障8项方案》进行解读。

即将进入旅游旺季,秦皇岛市将继续强化各项工作措施,严格落实《秦皇岛市2020年旅游旺季环境质量保障8项方案》要求,对各种污染源实施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着力减少大气污染物总量排放,通过一系列严要求、硬举措,从八个方面开展专项攻坚行动,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成旅游旺季空气质量改善任务。

在城市综合能力方面,据中国投资协会、瞭望周刊社《环球》杂志、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和第三方绿色评级机构标准排名调研编制的《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秦皇岛在169个城市中以绿色指数79.5位列榜单第三十二位。

经济发展

2018年秦皇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河北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开放兴市、文明铸市发展战略,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秦皇岛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35.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2380元,同比增长6.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达1098.70亿元,同比增长7.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2%。

2018年秦皇岛实现全部财政收入259.43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43亿元,同比增长12.6%;税收收入93.58亿元,同比增长11.1%。

秦皇岛精准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与京津合作项目153项;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韩中蒙国际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开通运营。制定十项针对性措施,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成功入选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全国排名上升至83名。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55元,同比增长9.3%。尽管秦皇岛市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但纵观整个榜单,秦皇岛市的可支配收入在榜单中排名倒数第四。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86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9元,增长9.2%。

2019年秦皇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更趋优化,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2.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51334元,同比增长6.1%。2019年秦皇岛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77.43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8%,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1%。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近40亿元,解决民营企业欠款9.78亿元。

年内秦皇岛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与首农、首创、北控等集团战略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引进京津项目67项、资金超百亿元。

2019年全年秦皇岛居民获得感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16元,同比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59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35元,同比增长9.6%。

增林扩绿建设生态城市

秦皇岛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良好的生态是最大的资源,最有力的竞争力。近年来,秦皇岛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立市”作为“四市战略”之首,奋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自秦皇岛提出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来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来。秦皇岛举全市之力推进创建工作,积极制定《秦皇岛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编制《秦皇岛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等。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秦皇岛市有林地面积达到5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称号。

2016年以来,全市财政投入资金9亿多元,撬动社会资本33亿元,构建起以财政投入为引导、社会投资为主体、国家储备林贷款为补充的造林绿化投入机制。

2017年秦皇岛开展义务植树3万余株。全市园林绿地总面积达到52.22平方公里,秦皇岛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24%、绿地率38.6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64平方米。在标准排名发布的《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中显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排在榜单第13位。

此外,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秦皇岛市把创建工作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全市2200多个行政村中,栽培果树的村达90%以上。到2017年,全市经济林栽培面积达到220万亩,年产值54亿元。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秦皇岛完成营造林面积26754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062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27902公顷,完成林业重点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11132公顷,沿海防护林工程10054公顷。截至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4%。年内高质量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高水平承办省第二届园博会。

2019年秦皇岛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成效持续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高分通过初评。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41670公顷;年末新封山(沙)育林面积7335公顷;完成林业重点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9468公顷,沿海防护林工程9487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到57%。

今年以来,全市以“三创四建”活动为抓手,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采取超常举措,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不利影响,科学有序推进造林绿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按照“1156”建设布局,扎实推进营造林绿化“八大工程”。截止5月底,全市完成营造林25.84万亩。人工造林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20.31%,市下达任务完成率达102.26%。

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10.8%

自2016年,秦皇岛市提出“建设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标兵城市”的全新目标,以“生态立市”为引领,全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

2018年秦皇岛启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年作战计划。对9家重点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淘汰燃煤锅炉1019台,整治“散乱污”企业352家,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洁净煤托底”原则,完成清洁取暖改造1.2万户。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监测有效天数361天,达标天数285天,同比增加17天,达标率为78.9%。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3.6%。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4.21,位居《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第四十名。

秦皇岛深化河长制、推进湾长制,治理涉水企业408家,取缔“三无”船舶1454艘,成功消灭重点河流劣五类水体和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水源地和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北戴河海水浴场水质一类标准比例近100%。

2019年秦皇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治污精准度,通过完善机制增强防污系统性,淘汰改造燃煤锅炉171台、3276蒸吨,重点行业实现超低排放。制定了《秦皇岛市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暂行办法》,这是全国首个船舶污染防治市级立法。年内依法依规从严处理破坏生态环境案件432件。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监测有效天数365天,达标天数274天,达标率为75.1%。但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上升10.8%。

其中,2019年北戴河区、山海关区、海港区未完成2019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考核不合格等次。对此,按照《河北省大气污染考核办法》相关规定,秦皇岛通报了大气污染防治考核排名情况和对考核不合格责任单位、责任人处理情况,公开约谈2019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考核不合格等次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据悉,2020年秦皇岛市空气质量与去年相比有较大改善,截至6月9日,秦皇岛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8,同比下降18.4%;达标天数133天,同比去年增加16天;重污染天数2天,同比减少2天;PM2.5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9%,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于全省前列。

此外,秦皇岛市正式印发《秦皇岛市2020年旅游旺季环境质量保障8项方案》。据悉,秦皇岛将从八个方面开展专项攻坚行动,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成旅游旺季空气质量改善任务。

人均能耗水平低

近几年,秦皇岛去产能、转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2018年秦皇岛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出台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年内秦皇岛压减炼铁产能250万吨、炼钢产能300万吨,提前完成“十三五”化解过剩产能任务。

年内秦皇岛实施省市重点建设项目105项,中信戴卡轻量化车轮绿色智能生产线投入运营,鹏鼎科技高阶HDI印制电路板扩产项目建设完成,抚宁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哈电通用电气9H级重型燃机生产线等项目正式开工。

此外,近年来,秦皇岛市大力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包括创建节能和节水单位,从机关做起厉行节约等措施。2018年秦皇岛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比2017年下降了2.4%;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了2.8%;人均用水量比2017年下降了3.9%。

数据显示,2018年秦皇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90.9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52%。据《2019年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秦皇岛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为3.1吨标准煤,位于榜单倒数第5位,人均能耗水平较低。

2019年秦皇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年压减炼铁产能250万吨、炼钢产能300万吨,提前完成“十三五”化解过剩产能任务。重点行业实现超低排放;开展散煤清零行动,全面完成“气代煤”“电代煤”和洁净煤炉具配送任务。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5%,比上年末下降3.1个百分点。

2019年秦皇岛制定实施12个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产业“六个一”工程“、532”市域主导产业和6大县域特色产业体系已具雏形。年内着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17.5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48%。

噪声声效等级一般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民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噪声污染问题逐渐成为被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社会生活噪声问题,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噪声投诉中占比居高不下。

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噪音污染问题,秦皇岛市环境保护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秦皇岛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此《条例》针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中规划、预防工作滞后的问题,对工业噪声污染、交通噪声污染和社会生活噪声中突出的问题作出了规范。有助于有效化解噪声污染引发的各类矛盾,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创建文明和谐的美丽港城,提供法律保障。

从《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来看,秦皇岛的环境噪声声效等级排名在中间部位,与天津、镇江、扬州等较为接近。在标准排名监测的169个城市中,环境噪声声效等级超过55(含55)的城市为21个,占比约为37.5%,而秦皇岛环境噪声声效等级为53.8。

针对环境噪声问题,秦皇岛市还需进一步加强源头管控,加密督查、严格问责,有效控制噪声污染。

相关知识

绿色城市第32名秦皇岛:美丽港城的“生态立市”之路
绿色城市第13名湖州:“绿色引擎”拉动高质量赶超发展之路
通勤都在公园中 秦皇岛大力建设“口袋公园”造休闲之城
秦皇岛向西拓展城市空间,奏响港城发展新篇章
秦皇岛:多元共治绘就港城“常态蓝”
绿色城市第22名丽水:践行“两山”理念,打造“浙江绿谷”
绿色城市第33名承德:生态强市筑牢生态屏障,人均收入忝居末位
秦皇岛靓丽城市底色添新彩 多元共治绘就港城“常态蓝”
秦皇岛高质量建设沿海强市 全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绿色城市第30名东莞:昔日“世界工厂”今日绿满“湾区”

网址: 绿色城市第32名秦皇岛:美丽港城的“生态立市”之路 http://m.zx3q.com/newsview78745.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