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贝壳找房

  “

  “新”和“旧”的底层逻辑在于“原来你觉得这个不重要,但其实它很重要;或者你原来不觉得这件事情重要”——贝壳找房CEO 彭永东

  ”

  贝壳找房是孤独的。

  从成立之初,贝壳就伴随着种种质疑,成立之后与同行的竞争不断伴随着各种话题上热搜。你来我往的公关辞令的交锋,对于贝壳找房的争议由来已久,一方面是“运动员”与“裁判员”的质疑,另外一方面这个行业,虎狼环伺,数十万亿市场的争夺大战。

  争夺市场的目的,就是抢地盘,在其他对手眼中,贝壳找房在中介、渠道分销等领域,用了很多超常规的手法,整个行业的节奏被打乱,虽然有赢有输,但把“贝壳”视为对手甚至敌人,甚至有区域经纪行业组织了反“壳”联盟。

  贝壳找房的确戳中了行业的很多痛点,在这个表面光鲜,实则传统的领域,贝壳激起的水花是被资本认可的,根据媒体报道2019年11月完成D+轮融资,参与方包括软银、腾讯、高瓴、红杉,总融资额超过24亿美元,其中今年3月腾讯投了8亿美金,总估值超过140亿美金。

  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遭遇各种非议、不解是正常的,所以贝壳的孤独也是正常的。

  你看不懂的贝壳

  4月23日,2020贝壳新居住大会,通过线上云直播方式,试图要完成一次对于居住产业互联网战略走向的全新定义。

  这次的主题是“数字新居住 产业共生长”其实后半段主题很好理解,“新居住”是贝壳很早提出的概念,也是大家“看不懂”的疑问,线性思维来看,卖房固然跟居住搭边,但居间服务通常是租或者售,哪怕是涉及到渠道分销的新房销售,也不过是边界的扩展,经纪行业要做赚钱的事,天经地义。

  但是贝壳找房,做了很多看似“烧钱”又不赚钱的事,虽然可能很炫酷,甚至看上去有些无厘头。

  贝壳旗下有专门做公益的部门,你很难想象,一个做经纪行业的,深入社区,帮助一帮花甲老人,教会他们用智能手机。旗下约5000间门店,帮助社区居民提供应急打印、出借雨伞、免费电话、代收包裹……贝壳把门店做的不像中介行业。

  贝壳在这次大会上,发布了最新的VR采集设备,不仅可以通过PAD进行遥控操作,同时在采集精度、范围及效率上有显著的提升。过去需要一个小时的采集时间,现在新设备仅需20分钟。

  之前贝壳还做过鞋套机和智能门锁,以门锁为例,智能门锁提前把钥匙与智能门锁捆绑,A CN合作经纪人可以通过APP就可以开锁,系统也可以记录和进行风控和佣金分配,带看了几次,信息来源在哪里,成交佣金如何分配,一目了然。

  行业看不懂贝壳的原因,是因为中介这个行业,看上去光鲜,实则就是买卖,买和卖,传统至极,贝壳的这些动作很难理解。

  新居住的背后

  买卖说的高大上一些,就是交易,贝壳提出“新居住”的背后,首先是对物理世界的连接,如果说通过互联网交易是房地产互联网的目标之一,但不够全面,贝壳找房的逻辑与传统经济行业、房地产交易平台的思考在于:贝壳找房正在尝试通过技术连接和下沉,连接的物理世界,通过这种连接扩展了从线上到线下的边界。

  传统互联网交易平台的认知在于流量、流量池、线上技术的使用。固然,这个角度对于房地产交易领域,变革了传统的中介思维,以“端口”为例,上传房源到PC端,曾经是一种新的连接方式,而贝壳“新居住”的区别在于对于物理世界的连接,这种连接的好处在于:首先通过硬件、数据、互联网让数据变的更加精准,形成标准化;另外服务是细化和深入的,最关键的是,坚持下去容易形成新的护城河,把交易和未来的后市场服务扩展成为线上和线下场景的连接,可以产生更多的机会。

  贝壳找房对于传统行业和房产交易平台的技术思考在于:除了交易之外,贝壳找房拓展了更大的格局,不仅仅是精细化运营,也不是简单围绕行业上下游和后市场服务的思维,而是技术思维,这是目前行业认知的缺失,贝壳找房把对房产行业平台的定义扩展了更大的空间,交易仅是其中的一个功能。

  贝壳CEO彭永东认为,区别于“新”和“旧”的底层逻辑在于“原来你觉得这个不重要,但其实它很重要;或者你原来不觉得这件事情重要”。

  贝壳找房董事长左晖认为,数据是工具是知识技能。要学会用工具,学会用数据,数据一定会改变产业,就是下一步产业的变化,因为数据会让你更懂消费者。

  其实,“新居住”的背后,是贝壳找房对行业的定义不仅是简单的交易服务,而是基于技术变革产生的行业变革,而这里面的参与者是经纪人、门店和消费者,无论是社区服务也好、线上工具、线下IOT设备也好,连接的背后意义和价值是让体验更好。

  更残酷的是,淘汰你的,从来不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你未跟上时代的观念,“新居住”的意义价值不在于贝壳推了更多的产品、工具和服务以及对行业的延展,这也是行业应该反思的。

  贝壳找房的维度

  中国互联网的环境,从来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从大公司们之间的竞争就可以看出来,新浪曾经的搜索是百度做的技术支持,后来百度自己做了搜索,成就了BAT;搜狐、腾讯都曾经尝试要做微博,最后剩下来的只有新浪微博;快的、滴滴打车过去是竞争对手,最后还是合并了,即便是全球的Uber,到最后中国就剩下了滴滴……

  这些结果的背后,既有本身机遇、运营、用户习惯等诸多因素,也有资本的推动,无论是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对于经纪行业,我们不能简单陷入一个线性思维,就着眼前谈未来,盲人摸象的结果是偏见和只见一隅。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让?梯诺尔认为,平台商业模式是成功的关键,他以XBOX举例,当年为了与索尼PlayStation竞争,微软的策略是先自我进行游戏开发,然后形成用户生态后选择开放,形成游戏生态,从而成就了经典。

  他认为目前平台商业模式分为匹配平台和技术平台,匹配平台通过信息聚合把信息聚合起来,但是用户很难找到真正合适卖家,换句话说,信息匹配的好处是信息量大,但是容易过剩,信息不精准。另外还有就是技术平台,通过技术平台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用户。

  在中国,谁都想做某个领域的互联网第一,拼的是技术、实力甚至是运气,多平台竞争的好处是用户获利,这在其他行业的竞争中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公司愿意给更多的补贴用于获取用户,这对于高价低频的房地产交易同样适用,相比其他多频交易平台,用户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当然,新居住的定义不仅限于此,贝壳尝试通过装修等扩大房产交易后市场服务的扩张。

  对于贝壳的理解,在于我们站在什么维度来看,如果仅仅站在中介行业,当然是看到的是惨烈的市场竞争,上升到互联网维度,应该思考的是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背后的行业效率提升价值。

  对于贝壳找房而言,“新居住”的定义是与其他平台的差异化竞争,对于资本市场有很大吸引力,但还需要解决其他层面的问题,中国的中介行业从业者素质需要不断提升,这个行业模式相对固化,技术最终是为服务者所用,也需要同等重视从业者职业化,归根结底是经纪人的重塑。另外,这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少,但也越来越强大,鹿死谁手,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启示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相关知识

孤独的贝壳找房
贝壳找房的飞轮效应
贝壳找房绑架渠道?不存在的
贝壳找房不绑架渠道,要做线上的售楼处
贝壳找房IPO:底层思维和长期主义者的胜利
贝壳找房或将年内上市
贝壳找房绑架渠道,情况属实吗?
贝壳找房两周年:践行“新居住”的长期主义者
市值超过千亿的贝壳找房用短期亏损换取快速增长
贝壳找房称万科退出万链

网址: 孤独的贝壳找房 http://m.zx3q.com/newsview3313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