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泰之后为什么是蓝光?

原创 房小评 中国房评报道 今天

4月22日早上,有一则自媒体消息称融创要收购某40强房企,经过文内消息比对,业内都认为这家40强房企是蓝光发展(600466.SH)。

与此同时,蓝光发展股价上午异动飙涨,最高涨幅达7.33%。

随后,蓝光发展对外抛出一则回应:

有关公司股权合作的描述严重夸大,不实。公司股权合作主要是项目层面合作。

这句话说得模棱两可,既没否认公司对外合作的事情,又没直接承认,只是否认了公司要整体卖掉的传言,强调只是项目层面的合作。

蓝光发展股价受此回应影响,从上午10:54分左右开始触高回落,当日收盘涨幅3.69%。

01

2020年夏天,彰泰集团董事长黄海涛把张巧龙招至麾下,希望公司在他的助力下能像蓝光一样快速全国化,并登陆资本市场。

那时,黄海涛怎么都不会想到,一年后的今天,彰泰和蓝光,居然走到了同一个男人——孙宏斌面前。

在上周雷厉风行完成对彰泰的收购之后,最近有消息说融创正在与蓝光发展接触洽谈收购事宜。

很多投资者都希望这个消息是真的,能拯救一下蓝光低迷的股价。

有内部人士透露,蓝光正在接触多家合作方,融创只是其中一家,目前还未有明确的进展。

作为踩中一道红线的房企,融创2021年“买买买”势头依然不减,先是近百亿收购彰泰54个项目,如今又在接洽蓝光,据说融创的猎物还有一家城投公司。

融创哪来那么多钱?

其实,老孙此前就公开说过:“卖出来的!我们每个月销售回款五六百亿元,买个项目花100亿元没什么困难。”(相关阅读《林中退场,孙宏斌来了!》)

截至2020年末,融创账面现金是1326.5亿元。今年一季度又卖了1162.8亿元。

从融创收购彰泰的方案中可以看出来,收购资金分三次付,第一次只花了不到30亿元,就可以撬动彰泰数百亿货值。融创挑选过的项目,可以迅速进行销售回款,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样看来,蓝光发展与融创进行项目合作也是大概率事件。

作为一家千亿级房企,蓝光的底子在,资产多,资金链压力只要有活水及时注入让项目动起来,就可以挺过去,符合融创一贯的收购口味。

02

有分析人士指出,蓝光发展遇到的困难,是全国化步子太大。

2015-2018年,蓝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约67%,在牛市创造了一段规模神话。可是2020年,金融监管进一步收紧,不同的行业环境下,这种狂奔模式一口气没接上来,企业就难受了。

由于2020年拿地和开发支出增加,蓝光发展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流出61.27亿元,这是2017年以来的首次。而且,蓝光的平均借贷成本为8.2%,也属于行业内比较高的水平。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蓝光先后卖掉了迪康药业和蓝光嘉宝回血。

虽然蓝光和彰泰这两家企业,大本营不同,量级相差也大,他们都出现在融创的谈判桌上,是因为一个共同点:全国化战略失败。

彰泰作为一家桂林起家的房企,居然在当地做了24年,才在2016年挺进广西省会南宁,属于全国化战略执行得晚了,老板又有雄心壮志,想把企业做大。

家底不厚,全国化又步子太大,一下迈到长三角等地去拿地,没有考虑好全国化后带来的管理半径扩大,资金链管理困难,以及投资失控等问题。

“走向南宁的时候就已经晚了。时机是不好,那就更努力一点。别人顺风顺水游过去,那我可能逆风逆水也要拼命游。”

黄海涛这席话充满了拼劲,奈何走出广西时机不对,且全国化该怎么做,困难是什么,大本营和前哨的关系,职业经理人的选择等,这些问题估计都没有很好解决,才导致因全国化资金链紧张,最终不得不委身融创的结果。

融创这次,就重点关注彰泰在广西桂林、南宁和柳州三座城市的项目,其他城市则进行挑拣,因为剩下的项目很多是亏的。

比如彰泰北海的地王项目,楼面价约5500元/平米,精装售价约7500元/平米。

很多项目面临着溢价不够,利润空间小,回款周期长的问题。

看融创想的多明白,收购本身是个资金链的问题,全国化何尝不是个资金链的问题呢?

03

蓝光为了全国化战略,也想学习闽系房企将总部搬到上海,最终只搞了一个“上海+成都”的双总部管理模式。

应该说,蓝光缩回这只脚是明智的,因为2015年以后再将总部搬迁到上海,已经不能享受上海的土地和金融红利了。

旭辉等闽系房企将总部搬迁到上海时,赶上上海市场低迷,趁机低价囤了一些土地,随后上海地价上涨,旭辉赚得盆满钵满,并借此完成了在上海的立足。

上海是有很多金融资源,但是房地产开发贷大部分只投向本地项目,如果开发商在上海没拿到地,守着上海这么个金融中心,也沾不到光。如果在上海没有项目,想凭信用搞到其他融资,跟在老家也没啥区别,反而会受到见惯了大世面的上海滩行长们的鄙视。

对于房地产开发来说,除了金融资源,最重要的就是政商关系。遍观全国头部房企,几乎都是从区域龙头房企开始一步步做到全国规模化开发商的。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每个开发商的起家都是靠“大本营”的政商关系,有了原始积累,有了高利润的项目,才能完成全国化。

从这个维度去看,蓝光发展缩回去一只脚,仍旧坚持成都为总部,是明智之举,守住了成都的根据地,到今天再出问题,也都是小问题。

话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总结一下房企全国化成功的经验,以供行业参考:

1、全国化一定是从高房价地区走向低房价地区:粤系、闽系开发商的根据地是早期开发城市,房价很早就位居全国前列,它们从沿海向内地扩张,即便遇到资金困难,根据地仍能贡献充沛的现金流,实在不行卖个项目,前方的资金问题也会得到缓解。反过来从低房价向高房价区域扩张则会遇到很大困难,例如某开发商从三四线城市起家,好不容易攒了30亿元的家底,来北京拿地,一块都拿不到。

2、全国化必须赶在市场上行周期出发。即便公司粮草充足,兵精将广,也必须赶上好天气才能出发。观察全国化战略成功的开发商几乎都是踩对了房地产周期,在大牛市中顺风而成,即便投资失败几个项目,也迅速被普涨的行情所补救。

3、全国化必须具备专业队伍。房地产呈现区域差异化,长三角和京津冀的产品喜好,政商关系绝对不一样。发展到每个地方,必须因地制宜,因而建立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就很重要。靠根据地的老臣去打天下,虽然老板放心,但往往很难成功,个别能力很强的老臣除外。

4、全国化的核心是算账逻辑和资金链安全。一旦踏出根据地,整个公司的投资逻辑和财务逻辑都会发生变化,利润率虽然重要,现金流更重要。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到去陌生区域搞项目,可能遇到的开发、融资、投资领域的各类突发情况,一旦有意外,集团要有备招儿。

5、全国化必须循序渐进。很多房企搞全国化,动辄全面布局长三角、珠三角。其实再好的市场,也有难做的项目。步子迈得太大,不但赚不到钱,还可能把本钱折进去。因此,全国化必须从根据地出发,研究与根据地条件类似的区域去做,坚持禀赋相似的区域去拓展。坚持宁可去比根据地房价低的区域,不去房价较高的区域,循序渐进做区域开拓。

对于区域型开发商来说,全国化是最惊险的一跃,所以也最应该慎重抉择。有关全国化战略还可以聊很多,篇幅所限,今天先聊到这里。

如您对房企全国化战略的话题感兴趣,欢迎您添加房小评微信(zgfpbd2018),加入我们的专业读者群进行交流。

相关知识

观点人物 | 张巧龙的选择 从蓝光到彰泰
广西龙头房企彰泰吹响全国布局的号角
解局 | 彰泰与旭辉 黄海涛的急流
焦点地1线|再入龙岗!大唐盛世迎四期、彰泰建安置房
旭辉“合营”彰泰,黄海涛给林中提了一个条件
“三道红线”后地产首单收并购出炉:旭辉8亿“锁定”彰泰
地产圈内卷,融创收编彰泰
“泰”式服务丨守护您温暖的家,彰泰物业在行动!
物业服务一周回顾 | 阳光城拟分拆物业上市 融创服务拟8亿收购彰泰服务
彰泰“湾字系”1号作品——彰泰江景湾盛大开放

网址: 彰泰之后为什么是蓝光? http://m.zx3q.com/newsview32372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