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上的楼市众生相:下一棒接盘者是谁?

  货币宽松了2个多月,银行资金充裕,压下来的放贷任务重,楼市投资客看到了机会。

  深圳楼市的弹性一向很大,现在已经有少部分人先知先觉,将纾困中小微的经营贷投入楼市。有了杠杆支持,买家的买房信心增强,于是深圳卖家开始提高挂牌价,二手房价格涨了。

  除了深圳,上海也表现出了类似的市场现象。不过,除了这两个城市之外,整个珠三角、长三角仍然静悄悄,除了中心区,广州楼市相对平稳。

  这意味着什么?说明楼市繁荣仍然建立在杠杆上,这是不可持续的,大家要冷静观察,不要盲目跟进。

  1

  宽松步伐很快、很密

  宽松力度,是近10年来最大的。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疫情开始冲击到就业、收入和需求了。甚至,疫情冲击到今年经济战略了(比如,实现小康、脱贫攻坚)。所以,既定的调控策略,要做适度修正。

  中期借贷便利(MLF)关联着LPR,MLF下降会导致LPR下降。逆回购利率下降,也是降息。大家就有点疑惑,降低7天逆回购利率,怎么能叫降息呢?其实,贷款定价从原来的存贷款基准利率,转为现在的LPR后,中国的降息,就如同美联储一样了,央行通过调控给银行借钱的利率,来调整市场利率。

  现在的银行,已不是过去的银行了,他们手上的资金,60%是存款,40%就是向央行借钱。这60%的存款,其中的30%是活期存款,利率0.35%。

  剩下的70%,原来都是定期存款,但定期存款的利率太低(1年期利率为1.75%),连大爷大娘都知道,存款利率跑不赢通胀(现在是3%以上),都变成银行理财了。而且,这些年,银行“拉存款”很厉害,银行理财的利率(基本没有风险)都在3%以上,甚至还会更高。

  所以,银行还要“求央行”,获得低成本的资金,比如降准,这是无成本的资金,但是释放的规模不大,0.5个点就5000亿,撒胡椒面;降得多了,银行杠杆高了、风险大了,央行也担心。于是,银行就拿自己的资产(主要是债券),抵押给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MLF和SLF等,都是如此。

  2

  4月的 LPR,大概率下降10个点

  7天逆回购利率,是银行向央行借钱的一般利率,也叫公开市场操作利率,7天后到期了再续。从过去经验看,这个一般利率下降,其他利率也下降,比如MLF。去年11月18日,央行下调OMO,半个月前的MLF,由3.30%降至2.25%;2月3日,央行将OMO由2.50%降至2.40%后,几乎半个月后的2月17日,MLF由3.25%降至3.15%

  也就是,7天逆回购利率调整前后,MLF会同方向调整,力度也有相关性。因此,这次MLF下降,降幅20个点,且与7天逆回购利率降幅是一样的。MLF下调了,LPR也会下调,包括大家关心的5年期LPR。

  一方面,疫情冲击到就业和收入。现在,国内疫情控制住了,但旅游、娱乐、餐饮、教育等,复工复产慢,很多居民不敢出门,逼得城市父母官,直播下馆子、买书、逛街。3月初,服务业复工只达到1/3,目前估计也不会超过一半。疫情先冲击生产,后传导至就业、收入和消费。

  另一方面,海外疫情爆发,出口型企业没有订单或订单推后;内需型企业,原材料、零部件,很多也需要进口。这就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现金流压力大,部分企业开始裁员。有机构测算,我国总计约6000万人在出口相关行业工作。我国出口下跌30%,有可能造成约1800万人的失业。

  经济形势严峻了,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开始变得悲观了,收入也下降了。这时候,贷款利率就得降了。所以,央行对银行降息,希望银行对个人、企业也要降息。估计,4月20日新一期LPR发布时,1年期和5年期限LPR都会下降,针对实体的1年期降20个点。楼市开始回升了,深圳、上海、广州、南京、杭州等地房价开始上涨了,估计5年期LPR降10个点。

  3

  艰难的银行

  此次,央行频繁降息、净投放,其目的是落实高层会议提出的“优化融资结构、信贷总量阶段性扩张,引导贷款利率下降”的指示。什么意思呢?央行说的很清楚了,我已经给你降息了,接下来,我要求你增加贷款发放,你也得降低贷款利率。说实话,现在银行也挺难的。

  不久前,一位银行的朋友抱怨说,现在银行真得很弱势,存款被互联网金融、资管理财、保险抢走了,每家银行都要高息揽存;贷款呢,国家规定,每家银行的贷款,必须有一部分给中小微。除了要服务好中小微,现在还要降低利率,支持实体经济。但现在,经济差,实体也不太好。

  3月20日,最新一期LPR数据发布,1年期和5年期LPR均未下降。这很意外,5年期LPR不下降,这很好理解,要控制资金流向楼市。问题是,疫情当下,中小微资金链紧张,嗷嗷待哺,2月以来,央行投放3万多亿资金,但针对实体的1年期LPR不降,怎么也说不过去。

  根源在哪里呢?银行资金成本太高了:占资金来源60%的存款,理财化了;MLF(麻辣粉)、SLF(酸辣粉),尽管资金便宜,但要定向投给中小微。说实在的,就现在的经济形势看,银行不愿意!怎么办?央行只好降息。但是,降息会利好地产和股市。回眸历史,7天逆回购利率从2014年的4.10%一路降至2017年的2.25%,银行资金先流向股市,后来流向楼市。

  降息会导致资金渗到楼市,这已在政策的预料范围内。疫情到现在,大家不再拿2003年的SARS比当下了,而是拿2008年的金融危机比。一旦如此,楼市也不景气,所以货币宽松,也有稳楼市的一点点“小心思”。

  近日,有私募朋友咨询我,她手上有很多钱,都是从银行来的,想投地产,但监管太严,怎么包装一下,绕道进入地产?不过,今日不同于往昔,别指望资金大规模地往楼市走。各地政策“一日游”,央行叫停“松杠杆”,违规放贷的银行被处罚等。

  4

  分化的开发商

  当然,资金宽松了2个多月了,天降大雨,万物受惠。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一季度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合计约3944亿元,同比增长5%,超越2019年。去年资金链紧张到断的某TOP20房企,近日拟发 120 亿元公司债券,这是这家公司自 2018 年以来首次境内直接融资。

  后续,还有很多开发商会获得融资机会,甚至一些债务高或要倒下的开发商,这在2019年是不敢想的。楼市要稳定,这是任务,一旦某开发商倒下,恐慌情绪,传染效应,承受不了。而且,各地控制疫情,开支太大,27号的重要会议,还要求扩大财政赤字。所以,保持楼市稳定,已是共识:

  一是稳楼市,这是任务;

  二是稳定土地市场,多卖点地,抗疫、增加财政支出,都需要钱;

  三是稳金融、稳银行(银行60%的贷款关联着地产),银行发出去的贷款不恶化,才有动力增加新贷款;

  四是稳资产,给大家压惊。百姓70%的资产在楼市,楼市跌了,真不行。

  有的开发商就觉得,地方政府缺钱,一定会拿出好地块来出售;货币宽松,未来楼市差不离。现在,就是拿地的好时机。京沪穗杭等,也确实出现了好地块,甚至是地王。今年二季度,若疫情还在蔓延,估计救市政策将会转向楼市。

  因此,有开发商开始涨价了,比如近期楼市火热的深圳,3月房价环比、同比分别上涨了0.45%和3.32%,宝安中心区新盘传出要收取“茶水费”,突破价格限制。广州知识城去年的销量王——万科幸福誉,最近均价也卖到2.5万/平了,而去年底才卖到2.3-2.4万;某开发商内部文件显示:从3月23日起,从化的项目全线涨2%。

  不过,有的开发商比较悲观,觉得疫情会导致2008年式的危机,大家悲观了、收入下降,买楼欲望降低。所以,优惠还是主流,大湾区城市外围很多项目,折扣优惠增加,一次性付款甚至可以打到9折。近日,佛山某项目,7.8折(先提价再折扣,实际应该是8.5-9折)遭到疯抢。广州外围6区,东莞、惠州等非核心区,新盘售卖,仍旧以折扣优惠为主。

  5

  热点城市,谨慎但不悲观

  从近期市场来看,热点楼市开始回升了,比如3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近8千套,超过去年12月的水平。4月前两周,新增客源量明显增加,业主挂牌价也在上涨,近3周分别为7.1万、7.2万、7.3万元,比售价(6.4万)高很多。尽管有媒体渲染、明星楼盘带动的影响。但当下,银行的钱很充裕,放贷给中小微的任务很重,但对用途监管上,近期真的松懈了,导致资金进入楼市。

  有房小企业主,本来要卖房偿债,现在拿房子抵押,获得“经营贷”。问题是,整个城市复产效率不高,预期比较差,有的就投资楼市了。另外,有的贷款(经营贷),利率比按揭利率还低,变相鼓励贷款人炒房。深圳一向是对杠杆超级敏感的城市,货币宽松,把投资客激活了。所以,近期发现,90%的买房人贷款,平均贷款成数6.5成,这里面,很多是投资客的杠杆。

  注:数据来自于某金服平台

  另外,有抵押物了,银行可能对贷款的实际用途没那么在意了。部分投资客就看到了机会,拿便宜的资金加杠杆,投资楼市。各方渲染下,市场回升了,加上有资金支撑,业主也开始上调价格了。

  近期,我与业内交流,大家理性思考后,形成一个共识:疫情一定会过去的,对热点城市来说,基本面没有恶化,人口还在流入。根据2020年新型城镇化的任务,国家要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未来,要打造都市圈、搞新基建,利好的就是这些核心城市、都市圈。

  疫情后,国家会更重视都市圈建设,这些热点城市,都是都市圈的核心,各项配套和设施,都会随着新基建、都市圈建设而旺起来。想一想,如果没有疫情,就没有货币宽松、降息等。既然核心城市的前景并不会随疫情而改变,现在银行容易贷款,房子有优惠,何不下定呢?

  当然,当下的疫情,已对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就业和收入,造成了影响,只是这个影响正在滞后体现。如果全球疫情下半年还未控制住,全球供应链就断了,危机就发生了。像2008年,楼市也会有风险,很多2007年入市的炒家倒下了。现在,我国与全球的融合度,远比2008年要深的多,所以影响可能会有点大。

  从深圳来看,目前高端购买力并没有那么强大,只是被个别楼盘吸睛了。总价1000万以上的豪宅成交,2018年占比7%,现在占比5.3%;800-1000万的豪宅,2018年占比4%,现在占比3.4%。所以,别盲目跟着加杠杆入市,当下能拿出100万现金的人都不多,楼市繁荣建立在杠杆上,这是不可持续的。大家应该静观,保持谨慎,加强学习,修炼内功,研判形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90度地产。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相关知识

杠杆上的楼市众生相:下一棒接盘者是谁?
高房价的泡沫指日可待,接盘是不可能了,无房者这次又赚了
楼市前景不妙?!接盘侠少了1.1亿……
20年一季度现“两位数”货币增速未来将出现新的“楼市接盘侠”
成见 | 杠杆下的深圳楼市喧嚣
购房杠杆率三连升,你是买房子,还是留票子?
深圳楼市悲喜“众生相”:外贸老板抢房,有人欲哭无泪
今日话题——2020买房是捡漏还是接盘?
深圳楼市:这几个区域的房子未来投资价值大,做好接盘的准备
嘉兴楼市纯新盘受青睐 谁才是市场上的“新人王”?

网址: 杠杆上的楼市众生相:下一棒接盘者是谁? http://m.zx3q.com/newsview2048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