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第35名武汉:“英雄城市”坚决打好打赢经济重振保卫战
作者:李霞
6月28日,武汉市统计局公布1-5月武汉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显示,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降幅均有收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作为一个拥有千万人口、万亿量级GDP,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在疫情期间按下“暂停键”76天,重启后也是在“慢半拍”中缓慢的恢复。此次疫情,武汉人民和企业都做出了巨大牺牲,武汉的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都受到了重创,武汉复苏重振的任务艰巨。不过,经济重启后不少企业“抢时间,加速度”助推武汉经济回到正轨。
在城市综合能力方面,据中国投资协会、瞭望周刊社《环球》杂志、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和第三方绿色评级机构标准排名调研编制的《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武汉在169个城市中以绿色指数78.6与金华并列榜单第三十五位。
坚决打好打赢经济重振保卫战
2018年,武汉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推进“三化”大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良好开局。
数据显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我国GDP核算制度规定,2018年武汉市GDP修订为14928.72亿元,同比增长8.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51万元,同比增长6.4%。
全年武汉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900.24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8.70亿元,增长11.0%。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294.21亿元,同比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29.54亿元,同比增长12.3%。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1402.7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清理处置僵尸、空壳类亏损国有企业31户,为企业减税降负279亿元。
全年武汉市全部工业增加值5076.21亿元,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武汉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三新”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超过27%,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
从居民获得感来看,2018年全年武汉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33元,同比增长9.0%。在《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中武汉该指标略低于台州(43973)、湖州(43080)、广州(43001),排名第二十三位。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59元,同比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52元,同比增长8.5%。
2019年,武汉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实现GDP达1622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912.11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4.12亿元,同比增长2.3%。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升至46010元,同比增长9.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06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76元,增长9.4%。
今年,受疫情影响,武汉经济受到重创,武汉市按照“六稳”“六保”要求,在搏杀二季度基础上,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努力实现全年较好增长,坚决打好打赢经济重振保卫战。
此外,武汉积极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例40%左右,在全国排前列。近日,武汉市出台《武汉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方案》,将大力促进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兴业态发展,并与实体经济、城市治理、社会民生深度融合。计划用3年时间,使武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成为全国5G先用先试城市,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打造国内外知名滨水生态绿城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一城秀水半城山”说的就是武汉,基于这样的地貌特点,武汉山水形胜,园林和林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
近年来,武汉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为抓手,大幅提高城市绿量,提升园林绿化水平,推进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武汉完成园林建设投资91.98亿元,建设绿地面积860公顷。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55%,绿地面积20947.31公顷,绿地率34.47%,公园绿地面积8355.86公顷。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91平方米,该数据位居榜单倒数第5位。
2018年,武汉市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狠抓军运会园林绿化大提升,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滨水生态绿城和全国一流园林城市。
年内武汉市完成园林绿化建设投资120.65亿元,建设绿地1004公顷。2018年武汉市“国家园林城市”第三次迎检通过省级复查。全市绿地面积达到22408.23公顷,其中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8819.29公顷,绿化覆盖率39.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1平方米。
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办。一年来,武汉积极实施“精致园林”三年行动,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交出了“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园林和林业满意答卷,将生态化大武汉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全年武汉市新建绿地650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25866. 47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9354. 42公顷。年内绿化覆盖率40. 02%,绿地率达35. 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10. 1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15. 33%。
2019年,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全市沿长江、汉江两岸建设防浪林、还绿林、景观林1.21万亩,占全省年度计划的135%,造林绿化合格率98.6%。
“武汉蓝”成最美背景板
武汉市“十三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了“拥抱蓝天”工程,并积极参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连治,基本消除内生原因产生的重污染天气。目前,武汉市大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PM2.5和PM10年均浓度值分别为49微克/立方米和73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了5.8%和14.1%。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69.9%。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4.55,位居《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第四十五名。
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47万吨,同比下降3.3%;二氧化硫排放量6.96万吨,同比下降0.9%;氨氮排放量1.50万吨,同比下降3.9%;氮氧化物排放量10.65万吨,同比下降3.5%。
2019年武汉“拥抱蓝天”行动启动,年内全市对工业排放、扬尘污染、汽车尾气等下重拳治污,并出台严格的奖惩措施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军运会“武汉蓝”成最美背景板,频频刷屏。
数据显示,2019 年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4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67.1%。全年PM2.5年均浓度值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 微克/立方米0.29倍。PM2.5日均浓度范围为7-164微克/立方米,达标率为88.9%。全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3.3%。
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98万吨,同比下降4.1%;二氧化硫排放量6.40万吨,同比下降2.4%;氨氮排放量1.46万吨,同比下降3.3%;氮氧化物排放量9.70万吨,同比下降2.8%。
今年武汉将同步推进疫情防控污染防治,突出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排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其中,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71%,PM10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降至73微克/立方米和49微克/立方米。针对疫情,武汉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制定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免除部分企业现场执法检查,线上线下联动进行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工地扬尘污染是制约武汉空气质量特别是颗粒物污染持续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日,武汉为有效控制武汉市房屋市政工程施工扬尘污染,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武汉市城建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房屋市政工程扬尘治理百日攻坚行动。
绿色低碳“先锋城市”
近年来,武汉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转型之路,经济社会绿色化程度不断提高。
能耗水平对经济发展依存度较高。据《2019年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显示,武汉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为7.9吨标准煤,位于榜单第12位,人均能耗水平相对较高。
武汉是工业大市,煤炭消费量大。近年来,武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全社会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新能源;企业不断淘汰高能耗设施设备,改用节能环保设施设备。
数据显示,武汉市煤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武汉煤炭消费总量由2015年3388万吨下降到2018年2750万吨。其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5年的49.8%,下降到2018年的38.1%。按武汉2020年煤炭消费2388万吨的控制目标,到“十三五”末,武汉市煤炭用量比2015年将减少1000万吨。
2018年武汉市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年初确定的3.7%的下降目标顺利完成。
2019年军运会期间,武汉买了1400万度“绿电”,交易电量近1400万千瓦时,满足军运会期间用电需求。此次利用清洁水电,预计减少标准煤燃烧5600吨,二氧化碳15120吨,为武汉的蓝天出一份力。全年武汉市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年初确定的2.5%的下降目标顺利完成。
声环境质量还需努力
数据显示,2018年武汉市城市建城区昼间、夜间平均等效声级分别是56.4分贝和49.6分贝,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声级均为“三级”,评价为“一般”。昼间55分贝及以下声级覆盖面积为224平方公里,占网格总面积的49.7%。夜间45分贝及以下声级覆盖面积为110平方公里,占网格总面积的24.4%。
从《2019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来看,武汉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与南宁、海口、郑州等较为接近。在标准排名监测的169个城市中,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超过55(含55)的城市为21个,占比约为37.5%,而武汉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6.1,排名第十。
2019年武汉市昼间道路交通噪声为“较好”水平,区域噪声为“一般”水平,与历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略有下降。2019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8.7分贝;新城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6分贝。
2019年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与2018年相比,除3类功能区昼间、夜间和4a类功能区夜间监测点次达标率与2018年持平,其它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次达标率均有所下降。
今年,随着疫情得控,建筑工地复工复产,促进了经济复苏。但针对近期噪声投诉出现反弹的情况,武汉市建筑施工整治专班公布“降噪十条”,加强夜间施工噪声执法管理,服务复工复产企业和居民。
相关知识
绿色城市第35名武汉:“英雄城市”坚决打好打赢经济重振保卫战
绿色城市第35名金华:长三角创新活跃新引擎 打造“浙中大花园
光大集团:“全力支持湖北、武汉疫后重振”
绿色城市第30名东莞:昔日“世界工厂”今日绿满“湾区”
绿色城市第21名天津:坚持“铁腕治污”为京津冀再造“城市绿肺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山西全方位打好三大保卫战
绿色城市第13名湖州:“绿色引擎”拉动高质量赶超发展之路
绿色城市第17名南京:推进“强富美高”建设 节能降耗还需再加
绿色城市第37名长沙:产业发展动力澎湃 低碳绿色缀靓“星城”
新疆精准打好蓝天保卫战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5307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8393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8344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511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010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3291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2856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452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239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