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住房改革实录:房子越搬越大 日子越过越亮堂

那一天,家里来了亲戚,听到父亲让亲戚们住一晚再走,看到母亲为难的眼神,7岁不到的陈勇顾不上怕黑狂奔出家门,委屈在心里疯狂叫嚣:“那我晚上住哪儿?”……

7月2日,持续暴雨,香山铭苑家里,看着刚完成期末考试云考试的女儿跟三岁的儿子在三室一厅的房间内跑来跑去,陈勇忽然觉得三十多年前那一夜曾异常清晰的委屈感已被生活的橡皮擦悄悄擦去。“房子越搬越大,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曾经的苦日子也能当成笑话讲了。”夫妻和睦,儿女双全,生活顺遂,让陈勇再也不怕回忆起儿时一家六口挤在十平米的筒子楼里的苦。

数说住房

解放初期宜昌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17平方米

2000年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1.6平方米

2015年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25平方米

2017年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73平方米

据2019年公布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

2000年3月28日,宜昌市土地储备中心成立。同年,龙苑小区开工建设。

2001年,城区民主路小区一面积5.44公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成交金额1.12亿元,是湖北省实施土地拍卖制以来单宗土地成交最高价,之后该地块建成当时最为高档的住宅区——世纪欧洲城。

2012年前后,宜昌按照国家政策组织实施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20万余套。

单位筒子楼内一家六口挤住10平米

陈勇是地道的宜昌人,在他出生后的7年多里,他一直同父母、奶奶以及两个姐姐生活在夷陵大道仁和医院附近一处筒子楼内10余平方米的房子里。“家里太挤了,我小院的孩子们白天都在一起玩,天黑了才回家睡觉。说是家,其实就只有十多个平方米,只放得下两张床,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是奶奶和两个姐姐睡一张,我和父母睡一张,为了让大家有点隐私,不知道父亲在哪儿找来一张废弃的乒乓球桌竖起来作为隔断。”

回忆起小时候的家,陈勇说,那里虽说也有欢笑和快乐,但更多的时候,是不愿意走进的“蜗居”。

陈勇儿时的经历在地道的七零后甚至八零后的“宜昌伢”的记忆中,并不鲜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宜昌城镇居民住房多为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宜昌人称“筒子楼”。没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降低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与居住品质,解放初期,宜昌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为7.17平方米。

打开新房房门时仍不敢相信住进了楼房

“我和父亲爬上三楼,父亲拿出钥匙插进锁眼,我听着卡塔一声,房门竟然真的开了!”7岁那年的夏天,当陈勇和父亲打开房门,看见房间内刷得白白的墙壁,天花板上的电灯,窗户透亮,两人同时愣了愣没敢迈进房门,难以置信,这就是他们的新家!

提起这套房子,陈勇仍旧记得差点与它失之交臂的经历。

看着一家人依旧挤在十平米的房屋内,当老师的母亲忍不住找到父亲单位领导讲明了家里的情况:一家6口挤在一间房内,老母亲已经年迈腿脚不便,家里的客观条件让陈勇家分到了五一市场旁位于三楼的这套63平米的三室一厅。

搬进新房后不久,考上大学的大姐到武汉读书去了。父母一间房,奶奶和姐姐一间房,陈勇不仅有了自己的床,还有了自己的房间,让怕黑怕冷的他最开心的是,冬天上厕所再也不用出门下楼去了。

参加工作分了房还找到了心爱的她

再搬家,已是十年后,1999年,千禧年将至。

此时,学设计专业毕业后,陈勇在城区一家事业单位已工作了一年多。“单位福利分房,我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三室一厅,巧的是,同样是60多平米,同样是三室一厅,不过,这里只有我一个人住。”

拿到福利房的钥匙,同样的喜悦,但陈勇心里却没有了二十年前的忐忑。他确信,眼前的房子就属于自己。但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地面不再是水泥地面,而是铺着锃亮的黄色地板砖。

2002年,单位新分配来同事小王,一说话就脸红的她引起了“老前辈”陈勇的关注。一来二去,情愫渐生。后来,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在这套单位福利房里二人成婚,一边勤奋工作一边憧憬着更为美好的未来。

高屋电梯房内幸福生活仍在继续

2003年,宜昌市城市住房货币化分配实施方案发布,彻底终结了住房实物分配制,2003年11月28日,当时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南北天城一期开盘销售。看到身边的人纷纷买起了户型更好,功能更完善的电梯房,陈勇和妻子也起了换房的念头。

此后,每当有楼盘开盘,他都会和老婆一起去看看。2007年,综合考虑离单位的距离和孩子读书等因素后,他和妻子购买了香山铭苑内三室两厅的电梯房。“不过这几年,我们的时间更多围绕孩子转。周一至周五,每天送孩子上学放学,陪孩子写作业。周末要分别送孩子到各自的兴趣班。现在的孩子,生活更幸福,选择更多了。”陈勇说,如今,大姐和二姐分别在广州和武汉买了房子成了家,孩子也在读大学了。父母虽说现在已经去世,如果他们看见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一定会感到安慰。

记者手记:

陈勇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前,45岁,三次搬家,他的经历,记录了宜昌住房改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宜昌城区多数都是筒子楼、单位自建房,1994年夷陵路华兴组团小区成为宜昌首个商品房楼盘。

2003年,《宜昌市城市住房货币化分配实施方案》彻底终结了住房实物分配制,宜昌迎来了房地产行业的巅峰时刻。2003年11月28日,当时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南北天城一期开盘销售。

从筒子楼,搬进楼房,住进电梯房,房子越搬越大,生活越过越好。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解放初期的人均7.17平方米,至2000年人均11.6平方米,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宜昌人的住房从全民蜗居时代迈向基本适居时代,这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从福利分房到住房商品化的住房制度改革。

 “万科以13.76亿元的总价拿下位于港窑路与长机路交汇处的宜土网挂(2020)9号地块……”6月30日,原长江机床厂62岁的职工张新建在得知515地块挂牌成交,将新建居民楼的消息后,决定和老同事一起到他们曾经工作生活了30多年的地方走走看看。为让更多的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2014年前后,宜昌还抢抓国家棚改政策机遇,累计实施棚改项目61个,惠及10多万棚户居民。“出门蚊虫叮咬、进门低矮潮湿,梅雨季节屋内根本没法住人”,随着一处处旧厂区变身新家园,曾经让张新建感慨万千的苦日子消失不在,宜昌城市骨架增大,城市品质也随之提升。

来源:三峡晚报

 

相关知识

宜昌住房改革实录:房子越搬越大 日子越过越亮堂
房子越贵越值得购买、升值潜力越大?买这3种房子,小心入坑
房子越靠近这些地方,升值空间越大
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密
武汉一家一装饰:武汉装修公司越大收费越贵是什么原因?
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密 住有所居梦想正在实现
越住越富的房子青龙 看看你家中了几个
小编探盘|“这吹不出褶的日子,也在闪着光”
未来10年,房子离这3处越近越“值钱”?内行:实打实的黄金地段
房子越等越“买不起”还是“随便捡”?开发商透露信号,党媒表态

网址: 宜昌住房改革实录:房子越搬越大 日子越过越亮堂 http://m.zx3q.com/newsview9985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