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轮土地集中拍卖收官
近日,北京市本年度第二轮土地集中拍卖收官。本轮拍卖共挂出17宗地块,最终成交14宗。其中,7宗底价成交、7宗溢价成交,总建筑规模144.7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约499.6亿元,平均溢价率5.45%,较首批上升0.95个百分点。太阳宫、小瓦窑、平西府等地块均达到了最高溢价率15%。
朝阳区太阳宫地块总建筑面积为7.57万平方米,起始价58.1亿元,竞拍触达地块价格上限66.815亿元后,转入竞政府持有产权环节。随后又经过多轮举牌,中海以10%的政府持有产权比例触达上限,再转入摇号程序。最终,中建玖合以66.815亿元、10%政府持有产权的代价竞得太阳宫地块,溢价率15%。
丰台区小瓦窑地块总建筑面积5.94万平方米,起始价23亿元,销售指导价为7.5万元每平方米。最终,电建和首钢联合体以上限价格26.45亿元、3万平方米现房销售面积竞得小瓦窑地块。昌平区平西府地块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起始价38.4亿元,最终由华润和葛洲坝联合体以44.16亿元、1000平方米现房销售竞得。
北京市本次土地拍卖部分土地地价降低、配建减少。例如,再度上架的昌平平坊村地块减少4.75万平方米公租房配建、土桥新城地块地价减少3.2亿元。此次17宗出让地块中,仅有4宗需执行“70/90”套内建筑面积要求,在保证刚需购房者居住需求同时,为企业打造差异化产品留下空间。
专家认为,从参拍情况来看,参与房企达30家,央企、国企、区域城投等“国家队”仍为主力,万科、葛洲坝、首农发展等久违房企再度现身。从出让方式及出让条件来看,北京市进一步优化了土地出让机制。通过预申请机制的建立,使得意向房企对地块的真实反馈可提前抵达关联部门,促进了政企之间的良性互动;也使得房企决策周期有所延长,有助于房企排布规划前置,缩短土地至产品的转化时间;在资金缴纳层面则给予企业筹措时间。上述变化使得北京市从土地出让到住宅销售环节的办事流程与营商环境得到全面优化,有利于住宅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
相关知识
北京第二轮土地集中拍卖收官
市场“速冻”:北京第二轮集中供地超六成地块无人报名
第二轮集中供地遭遇“滑铁卢”
北京第二轮集中供地冷热不均 3宗流拍7宗溢价成交
房地联动:多地调整土地拍卖规则
厦门第二轮集中供地收官,9宗地收金198.7亿元
流拍、终止出让频现 第二轮集中供地遇冷背后
北京挂牌第二轮集中供地地块:共17宗 总起始价约560亿元
北京第二批集中供地遇冷:26宗地块零报名 总成交价打“对折”
北京首轮集中卖地收官:30宗地块狂揽1110亿!4大特点值得关注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9265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83817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83755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645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132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6258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8300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539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345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