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新政落地后百态:千万元海淀房产急找卖家,深圳业主更连降112万
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教育资源垄断导致阶层固化的结果,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阻碍。学区房的出现折射出现行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也侧面助长了恶意哄抬房价的现象。要知道,家长们为了追逐给孩子们带来优质教育的“执念”下,全国各地学区房成交都异常火爆,房价节节攀高。几年来,各地方连续出台政策,想要从根源遏制学区房炒作现象,最近被炒的沸沸扬扬的西城学区房新政落地,就给学区房炒作带来当头一棒。
按照北京西城区的政策,2020年7月31日后购房家庭,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即买一处小区的房产不再对应单一学校),且自该房产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6年内只提供一个登记入学学位。
规则摆在面前,依然有人存在侥幸心理,在去年731后购买了热门区域的“学区房”,结果今年7月在系统登记时发现,根本无法报名心仪的学校,这对家庭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而此次西城学区房政策之严厉,还直接影响到了北京其它区域、甚至其它城市学区房业主处置资产的态度。
西城区政策出台后,仍然有不少人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购买了德胜片区、金融街片区、月坛片区的房子,陈胜明就是其中之一。
在陈胜明看来,去年4月30日政策出来后,西城区的学区房价“疯涨了一阵”,很多人都赶在7月30日之前买房并完成过户交易。当时孩子正在朝阳区上大班的他,非常焦虑,一直琢磨要在西城区买一套学区房。
眼看着价格一日比一日高,陈胜明想着,7月31日之后,房价会不会下跌?而且,就近入学的话,把房子买在锁定的学校附近应该能保险一点,他看中了位于长安街边上的育民小学。
抱着这种心理,陈胜明等待着西城房价的下跌。去年10月,在他锁定关注的几套房子里,有一套位于西便门外大街的房子出现了降价提示,陈胜明觉得价格差不多到了自己的心理价位,约着中介就去谈了,最后800万买了一套50平出头的小两居。房龄有点老,但是离育民小学不算远,最主要的是过户快,可以赶在元旦之前过完户。
过完户的陈胜明,心中也充满忐忑。虽说这个房子离学校近,但毕竟731政策摆在那里。不过,他又常常反过来安慰自己:如果居住在附近的孩子都划到其它学校,那这个学校岂不是招不满人?
就这样,忐忐忑忑又满怀希望地等到了幼升小报考。今年7月初,当他看到系统里没有“育民小学”这个选项时,陈胜明才知道自己投机行为失败了。他形容当天的心情:仿佛天塌下来了,觉得对老婆、孩子都没法交代。
而且,育民小学不能选的话,这也意味着,就连就近其它几所小学,也不再是板上钉钉的了,只能“听天由命”。更让陈胜明伤心的是,其它几所可供选择的学校,房价都比他们家的便宜2万左右一平。
跟陈胜明一样持有“投机”心理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提出“多校划片”5年后,北京市教委会真的动起真格来。
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北京在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西城区的学区房价格也一度从高点回调。但由于学区资源稀缺,导致德胜片区、金融街片区、月坛片区的房价相对坚挺。因此,北京执行严禁炒作学区房的政策是可以预期的。
同时,西城区也在严禁炒作学区房,要求各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以学区房为卖点发布房源、不接受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的委托、不得参与炒作学区房的任何活动。从我爱我家2名经纪人散布不良言论而被刑拘一事,也可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学区房炒作的态度。
价值近两千万的海淀学区房,业主急找卖家
有了西城区的例子,很多海淀区的房主,开始变得忧心起来。
近几日,陈兰忙着找中介把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180平米的房子挂出去。这套房子是她2017年买的时候,户型很不错,当时花了1200万。按照中介说的,现在差不多能卖1700-1800万。
当年,陈兰买这套房子是为了两个孩子上学,如今两个孩子都已入学,可空出学位,学区房对她而言不重要了。
陈兰坦言,作出卖房这个决定,是直接受近期北京西城学区房新政影响。她认为,现在全国各地学区房政策越来越严,她担心以后学区房都会贬值,所以想尽快出手。
其实,今年北京市海淀区也已对于入学政策做了“预警”,规定自2022年1月1日后,户籍从外省市或本市其它区迁入海淀区的适龄儿童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在区内协调解决。当时,陈兰并没有太在意。
陈兰认为,政策可能并不会那么严厉,即使自己的孩子不用学位了,以后也还能借着学区房的东风涨一把再出手,毕竟这房子在海淀。
然而,今年7月初北京西城区学区房政策让陈兰瞬间“清醒”了不少,陈兰觉得自己一定要赶在2022年1月1日之前把房子卖出去,否则2022年有可能大降价。
而位于海淀区五道口某中介门店的经纪人对腾讯房产表示,西城政策影响出现后,附近不少业主都过来咨询卖房的事情,很多人都担忧明年房价会下降,想赶在最后的窗口期把房子卖掉。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称:学区房具有不确定性,风险较高,建议购房者不要盲目追求学区房,不要参与违背房住不炒基调的事。
学区房新政影响波及多城,深圳有业主连降112万
因为北京西城学区房的事件,善于“搞钱”的深圳学区房业主,近期嗅觉更为敏锐起来。
7月5日,一名网友在深圳最大的房产交流论坛“家在深圳”发帖:“昨晚北京西城区新政策落地,所有家长都疯狂了。(以后)不再最近入学,改为片区内随机抽签。如果这样执行,对深圳学区房价格有什么影响?哪个片区优势比较大?”
该帖子一发出,即引发了大量讨论,很多有着学区房的深圳业主表示了担忧,怕学区房会砸手里。
据“时代周报”报道,7月5日,一名深圳南山区业主将名下140平方米的房源从原价998万元涨价至1100万元,当天又下调价格,降价112万元,目前挂牌价为988万元。6月至今,该房源已经调价9次。
与此同时,深圳市龙岗区也有业主担心推行大学区制新规后,自己的学区房市场竞争力会跟着下降,从而调低放盘价。
一直以来,深圳都以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很多优秀的企业,也以丰厚的落户福利吸引着很多优秀的人才。由于人口快速涌进,深圳的教育资源也开始紧缺。而且,中介和炒房客的推波助澜,使得深圳学区房价格一路被推高。
为了遏制学区房价高涨,深圳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今年2月在龙岗区设立的街道大学区制,对降低学区房热度起到一定实际作用。该政策规定,第一公办志愿选择对应学区的学校,其它公办志愿的范围可扩展到整个大学区的公办学校。
深圳的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区房拥有者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作用。其实,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淡化房子的“学区”属性,促进教育公平,比如多校划片、限制学区时限等。
与此同时,北京学区房新政事件发生后,近期,西安、上海等城市二手房挂牌价格核验、指导价相继出手,组合拳持续发力,对过热片区的学区房炒作将会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不过,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见效还需时间。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学区房政策调控是必然的,购房者如果盲目追高学区房,到最后可能会既耗费了较大的成本,也无法让孩子上到自己满意的学校。因此,对于学区房,家长们应该更为谨慎,切勿盲目追风。
相关知识
学区房新政落地后百态:千万元海淀房产急找卖家,深圳业主更连降112万
新政后深圳二手房网签量大降 首付贷业务仍暗流涌动
北京学区房为何大涨?海淀入学新政,房子被疯抢、价格会上涨?
深圳调控第二天:画风大变!业主降价求售,买家另眼观望,中介急于推盘
新政后深圳楼市明显降温:二手房成交降八成 购房者转向周边
新政后深圳楼市明显降温:二手房成交降八成,购房者转向周边
北京严打炒作学区房 26家机构被查!深圳严查高杠杆炒房业主
楼市一夜变天!合肥学区房直降70万
深圳“最严”调控新政落地半月 “魔幻”楼市降温了吗?
调控这么久还不降价?业主:打死也不降!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93999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87393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87264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865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348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8265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31779
- 8泰安国悦山180平下跃美式风 23896
- 9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2188
- 10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