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10大楼市言论,押注房价只涨不跌会付出代价

在2021年上半年里,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事,同样的事同样的政策,能解读出千万个角度,在房地产学术界,有时候也是怎么雷人怎么说,所以,当你听到任何奇谈怪论也没必要大惊小怪,有的听着是真理,但现实经不起考验,有些声音或夸张,或恶意误导购房者,但很多是炒作,过度和片面解读,希望购房者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领会他们背后的深意。

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盘点下2021年上半年到底有哪些故意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的言论,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静下心来冷静思考,不能被狂热的言论所误导。

1、万科郁亮:钱比以往更金贵更重要。

6月30日,万科郁亮参加公司大会时表示,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有很多变化,钱比过往更金贵、更重要了。房地产行业正回归到普通行业,像万科这类业务的公司是相对比较需要钱的。

我觉得郁亮说的是大实话,他审时度势,站在行业高度去审视企业发展,值得很多房企去学习。因为不懂大势的企业不可能顺应时代潮流,很可能被大浪卷进历史。谁都需要钱,但相比中小房企,大房企对钱的需求更强烈,既要守住地位,又要扩大规模,还不能被扩张拖垮。这个时候,房企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房子卖出去变成钱,说着容易做起来难,要不怎么说钱比以往更金贵呢?

2、经济学家邱晓华:人们最大的财产不应该是房地产。

6月25日,经济学家邱晓华在某活动上表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最大的财产主体是房地产,他们是金融资产。所以,未来金融服务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对金融服务的满足构成了大消费不可忽视的领域。”

这话好理解,房地产之于中国人的意义重大,那可不只是房子,而是背后隐藏的巨大财富。邱晓华的话一出,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前半句基本同意,这毕竟就是现实。但是对于后半句你是否认同呢?不应该是房地产难道就应该是金融资产?我不知道,但确实是因为这些年投资渠道狭窄,资金最偏爱房地产。导致大部分家庭资产都押注在了房子上,这是很有问题的。房地产究竟算不算最大财产有那么重要吗?但重要的是房地产财富不能以普通老百姓们的民生为代价去绑定,从而让老百姓失去了主动权。

3、经济学家马光远:有些专家老说房价会跌,这是黑老百姓。

6月20日,经济学家马光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过去有很多人老说房价明年要跌,明年要跌,老百姓一再错付,这是黑老百姓。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中国房价这个说法,房价分化很厉害,不同城市区域,房价都不一样,所以不能笼统说中国房价。

这次我认为马光远说得比较客观,无论是说过去一些专家忽悠老百姓房价还是不能一概而论全国房价。但有一点马光远忽略了,他也在误导大众,他讲的是历史,是过去,是典型的经验主义,过去房价不跌不代表未来不跌。但我们更要从马光远后边的房价分化中去领略全国房价的真谛,还真不是全国一道汤,需要用专业去判断哪些城市房价会涨哪些会跌。

4、银保监会郭树清: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6月10日,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银保监会郭树清表示,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

此话一出,引来了很多的赞叹声,当然也有人觉得现实中可是炒房者赚钱了,但我觉得这些话更是对未来房地产的一种政策性引导和趋势性判断,是对大家价值观的引领,没必要较真,应该看到未来调控政策的严厉性。作为购房者也要吸取教训,千万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更要摒弃炒房心理,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的意识要加强。

5、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经济发达地区应取消落户门槛,取消买房才能落户的条件。

6月6日,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发布3万字研究报告称,经济发达地区应该取消落户门槛,取消买房才能落户的条件。

这话听起来不错,也没啥大毛病,我认为很多开发商、购房者也举双手赞成,但是细细想来,实难有可操作性。就如同某些网友所说,他完美避开了问题的实质,实乃悖论,因为现在全国基本上放开落户限制,并不存在落户难的问题,还有少数的大城市不能全部放开,因为需要控制,不发达的城市你让人去人家不一定去啊!而之所以限制就是因为需要控制,这不是悖论吗?我倒是希望你需要落户需要买房就能给你,不争不抢,最好分配,那多好,可这现实吗?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意义不太大。

6、人大原副校长吴晓求:不能靠房价上涨提高居民所谓财富。

4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表示,以前我国房价增长很快,存量资产价值增长也相应较高,然而不能依靠房价上涨使居民存量资产收益率上升,这很糟糕。因为这会影响后续经济增长,成本大幅度提高。

尽管有人认为房价上涨就是直接拉动了财富增长,而且还很享受。我觉得吴晓求的话非常客观中肯,他也承认,房价上涨确实有所谓的财富增值,但背后是,房价上涨过快危害很大,它会让人麻痹,会让人自我洗脑,最后留下烂摊子。很多普通家庭所谓的财富增长其实更是纸面财富。但另一方面吴晓求也有一层意思,以前房价上涨很快,现在有所好转,意识在改变,市场也在回归理性。

7、经济学家任泽平:房地产是最坚硬的泡泡,还有最后10年窗口期。

4月6日,经济学家任泽平在离职房企后,任泽平在策略首秀上称,房地产是中国最坚硬的泡泡。“我可以负责地讲,中国房地产走到今天还有解,我们还有最后十年的时间窗口。”

对于任泽平的话,不能说有啥问题,首先,他是承认楼市是有泡泡的,这或许跟他在房企时不敢说有点关系。其次,他在这个词前面加了定语,“中国最坚硬的”。那就有意思了,既承认现实,同时又道出结果。这其中还是很有深意的。实际上,很多城市的泡泡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你承认与否,但却不破,这就是其坚硬所在。我认为,正因为有调控的把控,可以让泡泡慢慢放掉而不破,这就是调控的定力和水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求稳才是最根本的。

至于10年窗口期,不用过多解读,告诉我们,不能继续炒作房地产,但买房自住也不用担心。

8、融创孙宏斌:不调控对谁都没好处,开发商不赚钱老百姓也买不起。

3月12日,融创中国孙宏斌在公司业绩会上谈到,“我支持调控,不调控这个行业没办法干,不调控房价和地价都要上天了。不调控,对开发商来说地价比房价涨得快,赚不了钱。老百姓也买房难,不调控对谁都没好处。”

身为开发商能说出这种话,听着有点不可思议。开发商怎么会支持房地产调控呢?我认为短期看似乎不太好,但长期看,健康的市场会让开发商更有动力和精力去做实事。对好的开发商也更加公平。

大开发商的格局,小开发商可能也无法理解。郁亮为何说房地产行业的转变已发生呢?咋这么悲观?其实我觉得这不是悲观,恰恰是识时务后的乐观积极态度。如果开发商始终沉浸在过去,而不能自知甚至去想办法应对新的变化,那么一定会被时代淘汰。聪明的人要顺大势,干大事。

9、经济学家李迅雷:5年内房价下跌城市数会超上涨城市。

2021年年初,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2020年全国二手房市场的分化比2019年更加明显。“今后五年,房价下降城市的个数一定会超过上涨城市的个数,即二八现象将逐渐呈现出来。”

翻译过来,他的话就是说未来的5年,房价下跌城市会越来越多,而且必将超过上涨城市数量。我认为,这个观点,对购房者指导性意义不大,有一点,那就是他表明了未来楼市的发展趋势。但是未来无论上涨还是下跌,房价都不会脱离稳定的轨迹,不太会出现大幅度波动。只要你知道这个定律,也不用算,蒙头就说,因此,对购房者没多大用。关键是哪些城市的房子才值得买。

10、经济学家吴晓波:前18大城市房价不会跌,但别再买一线城市第三套房。

1月20日,吴晓波畅谈对未来楼市投资的观点,他认为,在今天中国的中心城市,无论是一线城市的北上深,还是像新一线城市的杭州,如果已经有一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房子,如果不是为了改善住宅,就不要再买第三套房子了。中国前十八城市的房价,在未来五到八年内,下跌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它们有很强的抗跌性。

我听了后,这似乎与平时我们的观点不太一样,我们经常建议要买房也是选择一二线城市,而不是三四线城市。这跟前十八城市抗跌是不是矛盾呢?后来明白了,其实吴晓波的话里有话,他的本意是,针对炒房和投资投机者而言,他认为,在房住不炒背景下,买第二第三套房子,首付已达50%-70%,过去五年房子年均增长5%,2020年是3%,而黄金是13%,房子的资产增值已大幅下降。我不想过多评论他的话,我只能说,放弃炒房幻想,但普通购房者不用多虑,还是要尽量选择这些大城市买房。

相关知识

2021上半年10大楼市言论,押注房价只涨不跌会付出代价
刚刚郭树清重磅发声,赌房价只涨不跌会付出代价,释放楼市新信号
押注房价不跌真的会付出惨重代价?
房价真降了,央行专家:打破房价只涨不跌的买房逻辑正当时
报告:房价只涨不跌时代已过,局部下跌将成市场监测重要方面
中国社科院报告:房价只涨不跌的时代已经过去
房价只涨不跌已经过去,20城房价距最高点跌幅10%以上
降价潮已至!中国社科院:房价只涨不跌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社科院报告称房价只涨不跌时代已经过去,股市是楼市资金首选吗?
社科院报告:告别“只涨不跌”,9城房价距最高点跌幅超15%

网址: 2021上半年10大楼市言论,押注房价只涨不跌会付出代价 http://m.zx3q.com/newsview354734.html
所属分类:开发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