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看上海学区房!直播连线上海妈妈

这次上海政策出来以后,那些“菜中”对口的家长是最兴奋的。虽然细则具体怎么制定还不知道,但是感觉这次上海是真正要改革,不是普通的小打小闹。

当然这个政策认真读起来也是有很多问题的,在执行层面上大家有很多困惑。

其实前两年在上海教育局的官方新闻发布会上,很多家长就表现出了迟疑,不相信到底会有多少名额给到下面,没想到这个政策突然间一下子就出来了。

1名额分配

现在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上海市委所属的重点“四大”。

如果是把名额分配到区,那区里的名额有两块,一块是拿出一部分,通过各区的统考,参加区排名。另一块是要分到下面的初中去。

但是大家都说,上海各区下属的初中这么多,名额又有限,不可能保证人手一个的。所以政策的实施细则没有出来,到底怎么执行还不太知道。

但是我感觉,这个政策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应该是有利的,因为它的目的是均衡上海的一些好的教育资源。

比如上海的中考都是分区的。那统招的话,比如这个区的好高中多,那统考之后这个区的学生上高中的概率也要大很多。但是政策出来后,如果这些好高中是市属的,那很多名额是要贡献出来的。

我理解的名额分配到区,应该是每个高中都有名额的,比如四大分给静安区总共可能30个名额,这一定是比之前的零志愿要多,因为按照之前的统计,零志愿分配到各区的名额非常非常少,都是个位数。

那现在的30个名额,假设有30个初中,那就是一家一个,那到底给谁,是不是通过摇号来实现,现在还不太清楚。这也是大家最困惑的地方。

2上海四大

给大家介绍一下上海家长常说的“四大”。

类似于北京海淀的六小强,上海的高中也有“四大”,分别是上海中学(徐汇)、复旦附中(杨浦)、华师大二附中和交大附中(浦东)。

有将近20年的时间,这四所高中都是上海升学成绩最突出的学校。四大的一本率可以达到95%以上,甚至有可能是99%。

上海的中学教育分为初中4年和高中3年,初高中属于两套系统。但是,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上海的普通高中都由区一级教育部门主管,每一所学校都隶属于某个区。

但有6所高中的情况比较特殊,它们属于上海市教委的直属单位,即平常所说的委属高中,不属于任何区县。

这6所高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大”,还有上海市实验学校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其中上海实验学校实行小学、初中、高中十年一贯制弹性学制,其中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3年。

另外还要提一下上外附中,它不是委属学校,但是直属于教育部的特殊语言类学校。

而上外附中的小学部(上外附小)现在已经被上海的家长们默认为“神仙学校”,英语和数学非常突出,与世界外国语小学并称为上海外语类小学中最好的两所学校。

3上海在教育资源均衡化问题上做的努力

上海这次发这个政策的目的很可能也是要尽量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和均衡化。上海这次魄力很大,我们也挺意外。

但我感觉上海这次的政策并不是很突兀,应该在前几年已经是有铺垫了。上海政府在教育资源均衡化问题上其实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教师流转。

上海这两年一直在实行一种政策,就是一些好的教师资源,要到一些所谓“菜中”或“菜小”去流转,比如特级教师要到一些子弟学校去流转,并且要达到一定年限才可以,同时跟绩效评优挂钩。

这些都是有明文规定的,要求非常明确,也是希望把好的教师资源能够输送到普通学校去。

比如鼓励名校建分校。这几年,上海一些好的高中陆续在郊区开设分校,其实也是在尝试做一种均衡,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均衡的,只能是循序渐进。

同时各个区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也是蛮大的,会给学校批地,也会给到一些其他的支持。

分校的校长也都有可能是从本校直接派过去的,这样两边的学校在教育理念上是传承的,师资力量是互通的,教学资源是共享的。所以说还是很用心地在办的。

另外像托管小学实施也有十多年了,虽然没有达到家长们的预期,但是比没有托管之前肯定是要好很多的。据说会给到托管小学1-2个名额,一些成绩特别好的孩子,是有希望通过这个渠道去好学校读书的。

据我所知,在北京,外地的孩子是不能参加高考的。但是上海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就人性化很多。

上海对外地孩子参加中考和高考都是有政策的,就是上海的居住证必须要满120积分,当然父母任何一方满足积分需求,孩子都可以享受积分待遇,跟买房没有关系。

具体来说,在孩子初中毕业那年,如果父母居住证能满120积分就可以参加中考,考上高中后上满三年就可以在上海参加高考,待遇和上海户籍一样,就是说,高考试卷和录取分数都和上海孩子是完全一样的。

当然120积分也没有那么容易满足,这意味着父母至少要本科或者专科学历,并且工资要求非常高,需要至少两倍或者三倍的社平基数(2020年上海的社平基数为9339元)。

4民办摇号另外在民办与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对比上,上海跟北京的情况也不太一样。

上海好的民办学校教学质量是非常高的,在去年民办摇号政策出来之前,上海的民办学校招生主要通过考试,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上。

也就是说,民办学校是可以挑生源的,很多好学生都被通过“掐尖儿”的方式挑走了,当然也是因为家长认可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也倾向于把孩子送进那些好的民办学校。

以前有些二流的民办学校也会有人去,而且人还蛮多的,因为那个民办总归要比一般的公办学校教学质量要好。

我家孩子现在还没有面临这个问题,我想如果摊到这个情况的话,可能也会去尝试一下好的民办,因为短期内好的民办学校师资力量确实是非常好,就像我们这些上海家长在群里讨论的,不管政策怎么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自身的学习,成绩好也不怕,总归是能出来的。

摇号之前,只要孩子成绩好,能进小五班,那差不多就能考进好的民办学校,基本上是有这个把握的。但是摇号之后就不看成绩了,所以入学其实就没法保证了。(小五班是指上海等地五年制小学生在进入小学第五学年度时,为升入名牌初中应对选拔性入学考试而开办的补习班,通常是在小学4年级升入5年级的暑期开始开办,到次年4月初名牌初中选拔性考试(面试+面谈)之前结束。通常开设应对初中入学测试的英语数学和语文强化课程。)

但事情都有两面性。上海自从去年实行民办摇号以来,因为已经把“掐尖儿”的路子堵住了一部分,所以今年的政策出来,对那些不太好的高中发展一定是有好处的。这意味着他们有机会拥有一批好生源,生源一旦好了,那老师的整体教学也会有动力的。

我知道有一个所谓的“菜中”,在上届摇号之后,这个学校的校长和教学团队真的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和力量去教学。听说有个班级还是副校长亲自带队教数学,包括英语和语文用的也是全校最好的资源。包括我周边的几所很一般的初中,听说对新一届学生投入也非常大。这是我们作为家长都非常希望看到的。上海民办摇号是不需要买房的,只要你有上海户籍或者居住证满120积分就可以,摇上就可以上,这同时意味着孩子上好高中的概率也提高了。

如果你摇中了华二初中,那按照它往年的升学率,大概会有好几十个同学可以进入华师大二附中(类似于北京人大附),或者是摇上了复旦兰生,就有很大概率可以上复旦附中。所以一旦摇中了就像中大奖一样,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摇号之前很多家长都会说,去摇个民办,干嘛不摇,要摇就摇个大的。就是说,在每个家长心里,总归要去摇的,尤其像我们这种,没有好的坑或者坑一般的,一定会去摇,而且一定是搏大不搏小。除非手上有很好的坑,就是已经通过好的公办学校学区房锁住了好学位。

但是去年摇号结果出来后,很多家长的想法就变了,因为摇中的概率实在太低了,有些学校的摇中比例可能只有个位数,堪比以前的零志愿。并且一旦参与了民办摇号,最后又没有摇中,那孩子的入学将会变得更加渺茫。

因为对于一些好的公办学校来说,本身热度就比较高,而根据同类排序靠后的原则,摇号后的入学次序会排在同类最后,万一前面人户一致这样的优先次序招满了,那就进不去了,只能接受区里的调剂,这样一来不确定性就更大了。

反倒是那些原本热度不高的公办学校,问题不是很大,基本上是回得去的。家长们总是想给孩子尽量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所以去年摇号以后,上海的一些公办学区房被炒了起来,大家会去争抢一些好的公办学校的坑。

因为公办学校是就近入学,不需要摇号。这个时候公办学校就香了。买学区房就是为了有一个不错的公办学校保底。可是没想到今年紧跟着一个明确的细则出台了,所以接下来学区房何去何从我们都还不知道,我感觉应该是会降温的。

5上海的学区房

家长在上海买学区房,会结合每个区不同的政策有不同的考虑,因为具体到每个区的入学政策都不一样,所以有的是为了上小学,有的是为了上初中。像静安区是学籍对学籍,就是一个特定的小学会有1-2所对口的初中。有些区是户籍对户籍,就是小学入学的时候看一次户籍,初中入学的时候再看一次户籍。

总体来说,学籍优先的区,有户籍的学生要接受统筹安排;户籍优先的区,有学籍的学生要接受统筹安排。像上海去年炒得非常热的静教院(静安区教育学院),是九年一贯制的,小学毕业后可以直升初中,所以非常受家长追捧。

与静教院对口的学区房海防村的房价最高的时候单价炒到了20多万,非常惊人。跟北京类似,上海的学区房要求也很多,根据学校的热度不同不一而足。比如有的要求户籍必须满三年,甚至是五年,而且五年之内除了自己的二胎之外只能入一个户籍,另外还有一些小的细则,比如父母要在产证上要有一定比例。

实话讲,很多老破小学区房的价值被人为放大了,而且远远超出了居住价值,其实是很没有必要的,面积那么小,各方面不是很好,很多其实根本没法住,价格还那么高。所以感觉政策出来之后那些居住价值不是很明显的学区房应该是会降温的。

6教改有效降低了焦虑感

现在很多家长就说,我虽然没有学区房,孩子现在的学校各方面也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我的孩子学习成绩特别好,那将来就有机会拿到名额。反而是那些好的公办初中,因为成绩好的孩子特别多,但分配的名额有限,所以可能就没那么香了。

但是他们的教学质量肯定还是非常好的,学生的整体成绩也要偏好一些。另外名额分配也不是完全瓜分掉了,肯定还有一部分。尤其是除了四大以外是不是还有剩余,如果有,那肯定还是要看中考成绩排名的。所以他们就很可能去搏统招,只不过在名额分配上没那么有优势了。

我家孩子现在还没有面临这个问题,我想如果摊到这个情况的话,可能会去尝试一下好的民办。因为短期内好的民办学校师资力量确实是非常好,就像我们这些上海家长在群里讨论的,不管政策怎么出,最重要的还是孩子自身的学习,成绩好也不怕,总归是能出来的。但是也没有那么执着了,以前如果摇不中,很多家长肯定会想一些别的办法。所以不管上海这次的政策实施的进度快慢,至少公布之后,会很大程度地降低那些买不到或者买不起学区房的家长的焦虑感。之前的零志愿(外区重点高中在本区招生),像上海中学给到个别区的名额甚至只有一个,对很多家长来说,如果想让孩子从普通区考进上海中学,几乎是看不到希望的。并且很多好学校在自招的时候更倾向于一些好的初中,因为他认为好初中的孩子更优秀。

而按照现在的政策,初中先摇号,后期又有名额分配,这样对那些家长来说,肯定会降低焦虑感。对于我们个人来讲,我觉得这个政策可能惠及不到我的孩子,政策肯定是循序渐进的,没有那么快,只能是说让大部分家长看到了希望。任何一个政策,如果要照顾到每一个人,可能都不是特别现实。包括具体的实施细则现在还没有出来,最终到底是哪些学校能拿到哪些名额以及名额多少,大家也都不清楚。但我觉得一定会促进普通初中和高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从长远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可能惠及的面会更广。

后记:瞎扯几句,相关部门别怪(封)我。从教育均衡化的角度来说,北京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和上海好好学一学,上海的政策制定真的是从人性化,公平,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的角度出发的,而且能很好的落实。

北京的政策则简单粗暴,没有看出一点用心的地方,而且拖拖拉拉,犹犹豫豫。家长焦虑,抢学区房等现象的背后是政策的不合理导致的。上海虽然也有这种问题,但是京沪在解决问题方面,差异太大了。

在对待外地人的态度上,两个城市也截然不同,北京的户口门槛太高,外地在京生活多年的人,一遇到中考,就要考虑回老家,这是非常普遍的社会性问题,北京目前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反观上海,就处理地非常好。

相关知识

一个海淀鸡血妈妈的天价学区房之路
上海楼市:看房的买家可能是“托儿”,新盘是否好卖不要看这些!
上海高中招生改革“名额到校” 学区房要凉凉?
上海教委新规利空部分热点“学区房”,有较强示范效应
在上海,90%的人学区房都买错了!建议收藏!
上海“3·16”新政实施一周 学区房拐点会来吗?
上海高中招生改革“名额到校” 学区房要凉凉?
上海学区房中大招!专家:“要崩盘”
新政实施后,房东终于停止“膨胀”!动辄10万+的上海学区房,谁是最后接棒者?
重大信号,上海高中招生改革“名额到校” 学区房有何影响?

网址: 新的角度看上海学区房!直播连线上海妈妈 http://m.zx3q.com/newsview306644.html
所属分类:开发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