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总部、拿地、挖人,中奥地产能否成为下一匹“千亿黑马”?

  中奥地产最近很忙,忙拿地,忙挖人。

  11月4日,正因搬迁总部引起行业关注的中奥地产,又传出新消息,有消息称正荣地产营销李光已经办理离职手续,入职中奥地产集团担任营销副总裁。

  对此,记者致电江西中奥置业有限公司(简称“中奥地产”)核实,初次接触中,这家企业的一些细节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这月底就搬了,领导都在出差,现在还不确定能否回复您。”

  标注着中奥地产上海公司的电话,区号仍是南昌区号,但是让记者惊讶的是,这可能是记者拨打的地产企业公司官方电话中,唯一没有用语音转接,并且以最快速度被人工接听的电话。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记者按照官网留的媒体联系邮箱发送的采访函,显示被拒收退回,截至发稿前仍未得到回复。

  入沪前夜的中奥地产

  2020年伊始,一直深耕江西的中奥地产似乎对规模有了迫切的想法。

  1月,疫情围城,中奥地产却已在土地市场频繁出手。先是以7.72亿元竞得无锡市两宗住宅用地,溢价率为43.16%;后又陆续出手拿下江西上饶市余干县1宗宅地和无锡新吴区商贸区地块,溢价率分别高达11.28和%和13.80%。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其已拿下20多块地,新增货值超过200亿元。这一成绩让中奥地产首次登上中国指数研究院1-6月拿地排行榜,跻身第100名;拿地面积则达到132万平方米,位居全国拿地排行榜第62位。

  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奥地产销售金额为113.8亿元,这也意味着,上半年拿地金额已占其全年销售额半数以上。

  大手笔拿地屯粮之外,中奥地产总裁任小军开始频繁奔赴上海。

  “其实搬迁总部至上海的想法,应该从2018年底就有了,只是今年更为迫切。今年年初时任总频繁跑上海,一方面是和上海多家企业谈合作事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物色合适的人选。”一位接近中奥地产的知情人士透露。

  中奥地产的搬迁意愿很明显,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焦虑,这种焦虑在2020年初的那场疫情中被加倍放大了。

  4月17日,疫情刚解封,任小军便带着几位高管出现在上海新城控股集团总部,在与新城控股联席总裁梁志诚、高级副总裁严政交流后,双方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两天后,任小军一行人又陆续现身中梁地产上海总部和弘阳集团上海总部,分别与这两家企业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短短3天时间,任小军一行马不停蹄拜访了三家房企。

  耐人寻味的是,这三家房企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均为异地成立,后迁总部到上海;二是同为在短时间内完成规模增长,目标千亿的“黑马型”房企。

  新城控股成立于常州,2009年迁总部至上海,尽管彼时新城方面表示只是“扩容”上海总部,但目前来看,相比的原先但常州总部,上海总部承担着更多的业务和职能。迁至上海后次年,新城控股首次破百亿门槛,7年后成功跻身千亿房企队伍。

  中梁地产温州起家,2016年将总部搬到上海,并由此开启了全国化的扩张道路,资料显示2016年中梁地产销售额只有190亿元,2017年猛增到649亿元,去年跨过千亿门槛到1015亿元。

  起家于江苏南京的弘阳地产(1996.HK)是三家房企中迁入上海最晚的房企,但却在最短时间里创下最快的增长纪录,财报显示,2016年弘阳全年销售额仅有133亿元,而2019年扩张至651亿元。

  总部搬迁背后“金融、资本、人才”的渴求

  “金融、资本、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上海都具备。同时,以上海为中心、布局长三角、拓展泛长三角等热点区域更有利于企业快速成长为全国型企业。”上海地产研究院研究员刘博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粮草在手,“朋友圈”已建,任小军的三要素里唯独缺有“规模晋级”实战经验的人才。

  于是有了今年7月正荣产业集团原总裁田永盛的加盟,目前,其职务为中奥地产任执行总裁。

  田永盛曾先后任职于苏州旭辉、上海龙湖。

  在上海龙湖的8年,从项目总监一路晋升至上海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负责了龙湖上海第一个住宅项目滟澜山和第一个商业项目虹桥天街,该项目如今已是大虹桥核心地标之一。后来他作为副总经理分管大运营,也是龙湖最早一批运营负责人之一。

  2016年其加入正荣地产,任苏州公司总经理。仅一年时间,将苏州区域由4个项目发展至20余个。后升任正荣地产副总裁,曾分管过多个板块,在大运营管理体系、多板块业务管理以及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其任职期间,正荣地产完成了从400亿元到1000亿元的跨越,并于2018年1月16日成功登陆港交所。

  其物色的第二位人选便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正荣地产营销李光,中奥给出的职位是副总裁,负责营销线。

  与此同时,记者所在的猎头群里,依然每天可以看到中奥地产散发的“英雄帖”。

  “中奥地产需要的是了解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市场,以及融资和运作上市的人。迁都上海后,在人才队伍搭建上应该还需一段时间。”一位上海本土房企财务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南昌本土房企高压下的“奋力一搏”

1

  无论从市场环境,还是融资环境来看,今年并不是扩张、冲规模的好时机,为何选择此时走出深耕区域?

  尽管中奥地产财务中心总经理杨小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此次迁总部至上海,是因为上海聚集着很多优秀的房企同行,是人才高地、信息高地、金融高地,搬过去是区域化转向全国化的考虑。

  但从一个数据来看,中奥地产选择此时的出走,野心背后多少有些无奈。

  尽管南昌是中奥地产的大本营,也是其深耕多年的城市,但直至2019年,中奥地产才勉强以33.12亿元销售额挤进第10位。

  在2019年,南昌品牌房企排行榜中,新力地产以145.27亿元绝对优势稳居第一,万科以78.58亿元排名第二,绿地以70.08亿元位列第三。其余依次为保利发展、恒大集团、融创中国、华润置地、力高集团、通源地产。除新力地产和通源地产为本土房企外,其余位置均被外来房企抢占。

  “不仅仅是中奥地产,当年的有名洪城地产‘四大家族’,都已逐渐没落,这几年外来房企越来越多,而且很多是全国型头部房企,把本土房企的生存空间蚕食的所剩无几,虽然很多也去南昌周边区域拿地布局,但核心优势已不再。”南昌一位本土房企投资部经理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留给本土房企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走出去博一把,要么留在南昌消磨殆尽,如今的中奥地产是拼全力一搏。

  中奥地产能否成为下一个“千亿黑马”?

  企查查资料显示,中奥地产由江西奥林匹克花园置业有限公司和上海源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0%和30%。江西奥林匹克由南昌筑城和江西林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84.7%和15.3%,前者南昌筑城由任晓冬和任小军各持股70%和30%,后者江西林波由任晓冬和熊细妹各持股80%和20%;上海源锋投资则由任小军个人100%全资持有。

  股权穿透后可以看到,中奥地产的大股东为南昌筑城,最终受益人为任晓冬和任小军,分别持股50.071%和47.787%。

  关于任晓冬的资料很少,但提起筑城任家,南昌却无人不晓。

  25年前,做建设工程任晓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开发了南昌怡园小区,创新式的在首层引入车库的概念,在当年满城灰色调的福利房中脱颖而出。

  随后其与世纪地产(南昌地产“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勇联手,成功开发了“御锦城”、“阳明锦城”,均在当时的南昌市引发抢购热潮,双方赚得盆满钵满。

  2002年,任王两家分手各自独立发展。次年,任家正式成立南昌市筑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南昌筑城”或“筑城地产”),尽管陆续做了一些项目,但销售并不理想。

  2005年,筑城地产迎来高光时刻,其搭上中体产业这辆“快车”,相继在无锡、九江、常州等地打造了多个奥林匹克花园,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好景不长,2007年底,国家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将南昌市房地产市场打入冰点,虽然扛过了最难熬但调控期,筑城地产却从此沉寂。

  2012年,任晓冬成立江西中奥置业有限公司,至此,中奥地产成为其冀望走出南昌实现全国型房企的期望。

  在中奥地产的发展路径中,可以看到很多房企的身影,中梁地产、蓝光地产、阳光城、红星、富力、港荣、盈石,“合作”似乎成为其发展战略中的关键词,此次迁至上海,中奥地产能否重现辉煌,值得期待。

相关知识

迁总部、拿地、挖人,中奥地产能否成为下一匹“千亿黑马”?
总部搬迁上海,中奥地产明星高管阵容再添一员猛将!
中奥地产田永盛:年底总部迁上海,全年目标200亿
明星经理人加盟、总部将迁址上海 中奥地产战略转型能否破解掉队
明星经理人加盟、总部将迁址上海 中奥地产战略转型能否破解掉队尴尬?
于志:中奥地产拿地会向二三线城市靠拢
IPO视界|千亿之后 “黑马”祥生借IPO再起跳
大发地产净利增速如“过山车” 上半年260亿激进拿地能否逆势突围
大发地产净利增速如“过山车” 上半年260亿激进拿地能否逆势
总部搬上海的17家房企,现在怎么样了?

网址: 迁总部、拿地、挖人,中奥地产能否成为下一匹“千亿黑马”? http://m.zx3q.com/newsview237434.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