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西北第一豪宅”:占地达40余亩,花巨资历时13年建成

前言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所经历的朝代更是数不胜数,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建筑风格。而民居的建筑,能够反映当朝当代的社会形态,以及富裕情况,同时还能看出这个时代的流行喜好,它们直观的反映着老百姓的日常,精神内涵亦可见一斑。当然,同样在一个朝代,达官贵人所建筑的房子跟贫民也是完全不同的,达官贵人家庭的建筑更能体现当代人的建筑喜好。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座"西北第一豪宅",这座豪宅坐落在山西的黄土高原上,花费了整整13亿巨资和13年时间,才建造而成。这便是"姜氏庄园"。"姜氏庄园"屹立在黄土高坡之上,巍峨耸立,在北京的"乔家大院"面前,它一点都不会逊色。这座庄园的主人,是清末民初的大财主——姜耀祖。

依山而建的豪宅

《孟子》中说:"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不过姜耀祖却恰恰相反,他就是第三代,但是他一生富足。不过,姜耀祖跟别的富家子弟不同,别的富三代总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而姜耀祖非常温和谦逊,而且非常好学。最让人觉得欣喜的是,他在文学上也是相当有造诣的,甚至在少年的时候,就能够过目不忘。

小小年纪的他,对于诗词歌赋亦是喜爱到不行。不过,由于姜家人丁不旺,所以,姜耀祖只能早早就辍学了,他需要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姜耀祖的性格也十分适合做生意,其人的性格很刚强,对待朋友可以"两肋插刀"。而且,他十分嫉恶如仇,看不过眼的东西,一定会上去理论。光绪二十六年,由于国家大旱,到处都是灾民,民不聊生。而姜耀祖愿意将自己储藏的粮食都散发给了灾民,所以,姜耀祖在老百姓中也非常有口碑,大家都喊他"大圣人"。

清同治时期,当时的姜耀祖特别想要在山里面建房子,于是,他请来了北京的建筑专家,真的开始在西北建房子了。这个房子花费了13年才建成,占地面积达到了40余亩,被大家称之为"西北第一豪宅"。这座建筑依山而建,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在,都十分漂亮,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古人的智慧令人惊叹

姜氏庄园就建在一座山丘之上,位于米脂城东南方向,在这里有绿水,也有青山。这座建筑的风格结合了当地的建筑特色,同时也结合了欧式的建筑风格,既有古典美,又有现代美,简直是美轮美奂。姜氏庄园的防盗措施也十分有利,依靠四周高山的方式,防止房屋被盗。而且庄园里面四通八达,从其中一个点可以去到庄园的每一个角落。

整个建筑非常贵气,全都都是使用的石块建造而成。想不到,在那个时代,中国就已经有这么好的建筑了。可想而知,当时的古人究竟有多么智慧。庄园是当然是分为好几个部分的,有主人的内院,也有给宾客住的总院,还有下院,一般都是给家里的佣人住的。每个院子看起来独立,但是,所有院子都是四通八达的,如果遭遇火灾什么的,还特别准备了逃生的通道。

姜氏庄园是不朽的杰作

姜氏庄园虽然跟别的豪华建筑有一点类似,不过它也有自己的特色。一方面,姜氏庄园的建筑理念,在当初的那个时候是非常先进的,因为当初中国的建筑都是典型的中式建筑,不过姜氏庄园却结合了中西双方的优点建筑而成。还有,姜氏庄园是建造在黄土高坡上的,这就是,姜氏庄园跟别的庄园最大的区别。

在山上建房子跟在平地上建不同,山上建房子明显要难很多。许多建筑材料非常重,全部都需要人工一点一点搬上山,不像现在,可以使用机器进行搬运。当时,姜耀祖亲自参与建工,他鼓励建筑工人喊口号,一点一点将材料送上山。

就像李白在《将进酒》中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姜耀祖花费了大量的资产,用于姜氏庄园的建造,据说,花费了他所有资产的70%,他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建造姜氏庄园,整整13年,这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啊!可以说,姜氏庄园集聚了姜耀祖大半的财力,也集聚了古人所有智慧和匠心,那时候全是人工建造,现在是很难跟其比较的。

结语

姜耀祖花费了13年,花费了70%的资产,在黄土高坡上,建造了"西北第一豪宅"。这栋豪宅占地40余亩,其凝聚了古人所有的智慧和匠心,我们不得不为其感到惊叹。

责任编辑:胡耀元

版权声明:来源: 慧子讲史;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视频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

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相关知识

被誉为“西北第一豪宅”:占地达40余亩,花巨资历时13年建成
昂贵的损失:由于某种原因,而变成“废墟”的世界5座著名豪宅
邯郸肥乡区一村支书违法占地200余亩建搅拌站
900万买的学区房,突然败给了学校的“登记顺位”
长虹美菱刷新嵌入式冰箱最高标准 502WQ3S全面薄新品瑰丽上市
重庆市地产集团推出22宗地块 总面积4500余亩
公众健康理念提升,惠达智能卫浴受热捧
风云榜·产品匠心⑥ | 中海四十不惑:房地产界的“中年优质男”
我为什么每月花三万在北京租房?
7月聊城城区土拍预告:13宗地块1000余亩即将强势来袭

网址: 被誉为“西北第一豪宅”:占地达40余亩,花巨资历时13年建成 http://m.zx3q.com/newsview167185.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