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业苏醒时刻:洗牌与谋变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4月2日上午10时,“封城”70天后,作为最早进入武汉的外资开发商之一,凯德集团恢复了当地4家购物中心的营业。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30日至4月1日,武汉共“唤醒”约34个大型商业项目。至此,武汉实体商业停摆两个多月后,开启复苏模式。
“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是对武汉昔日商业繁盛的真实写照。从明清时期的“货到汉口活”,到改革开放后“买全国,卖全国”的汉正街,再到武广、光谷等商圈兴起,宜家、永旺等外来零售品牌入驻,武汉一直是中西部地区的商贸大都会。
2019年,武汉市商务局出台的《全市加快新消费引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形成现代化商业聚集地、国际化消费目的地、便利化时尚宜居地。
然而,一场疫情突然而至,商业活动被按下“暂停键”。
据湖北省商务厅监测,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省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274.3亿元,其中,武商集团、中百集团、中商集团、汉商集团、工贸家电五大本土商业集团春节长假累计销售额超过21亿元。这一盛况,未能在2020年重现。
武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38.69 亿元,同比下滑42.1%。
“短短两个月内,武汉人将消费几乎全部转到了线上。”4月4日,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湖北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委员李国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事实上,在多位业内人士与行内专家看来,尽管武汉实体商业恢复营业,但离恢复如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个漫长的疫情寒冬里,武汉商业也酝酿着新的变局。
开业难言轻松
浓缩着武汉近现代史的江汉路,曾是华界与租界的界街,被称为武汉商业“首街”。江汉路步行街上,始建于1928年的璇宫饭店,在2016年被改造成商业综合体重新亮相。
“璇宫饭店已经获批恢复营业,预计在4月上旬开门迎客,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4月2日,负责运营的武汉宝发新璇宫商场管理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小泠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但对于开业后的客流和销售,郑小泠并不乐观。
“开得越早,可能亏得越多。”他预判,商业项目恢复营业后的能耗费用、人员工资等开支,将远大于销售收入。
这种“开业即亏本”的焦虑,也困扰着鲁巷广场购物中心(简称“鲁广”)副总经理刘克家。
往年节假日,汇聚鲁巷广场购物中心、光谷国际广场、光谷步行街及世界城广场等商业体,人流攒动、热闹非凡,今年则是另一番天地。
4月2日,刘克家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己已经居家隔离满70天,鲁广也在封城后开始关门歇业。
“预计4月初先将超市开业,再逐步拓展到百货和餐饮等业态。”刘克家说,鲁广正在申报恢复营业。
刘克家坦言,项目中最引流的电影院、培训机构、儿童乐园、餐饮堂食等都还不能开放,其他业态恢复营业,大概率会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此外,他估计开业新增的消杀、测温等人员开销,也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在郑小泠看来,疫情对武汉实体商业的打击巨大,当前企业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
“不谈营收影响,我们单个项目每月直接损失20万―30万元,间接损失100多万元。”郑小泠称,2019年年末,疫情发生之前,公司已经向银行申请了一笔资金。
刘克家也为资金问题发愁,而且已有部分商家来函表示撑不下去。
实体商业谋变
“武汉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小区继续实行封闭管理,商场开业可以提振消费信心。”李国政表示。
李国政认为,4月将是武汉实体商业复苏的一个重要过渡期。
“大家也都在观望,看4月8日解封后是不是会逐渐好转。”李国政说道。
“急不来,伤口需要时间慢慢愈合。”郑小泠则表示,商业的恢复也需要时间,同时要思变,微利时代很少有企业能在不盈利的情况下撑过半年。
郑小泠为企业拟定的方向是“实体+新零售”,在他看来,不跟互联网结合的企业已经很难生存下去。
事实上,随着疫情发酵,武汉“封城”“封小区”等防控措施逐步严密,武汉市民消费基本已全部转至线上。
疫情推动了企业的转型。“比如我们社区,团购就包括武商、中百旗下的多个平台。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我们也觉得这个模式不错。”李国政称,相信即使疫情结束,这一模式会被延续。
刘克家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鲁广目前的定位是服务社区,随着出行距离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社区型购物中心也在思考着商业配套的优化与升级,比如缩减百货业态,增加体验式业态。
至于企业最为头疼的资金问题,日前,武汉市出台《武汉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着力降低企业成本、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和提升服务企业水平等4个方面,形成了21条政策举措。
“我们目前还没上班,政府提供的减免税收等政策,相信复工后将逐步展开落实。”刘克家表示。
行业洗牌焕新
2020年初,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武汉购”品牌,完成江汉路步行街改造提升,推进汉正街、楚河汉街、光谷步行街等重点商圈提档升级,大力引进首店、品牌店、旗舰店,加快传统商贸业转型发展。
中指研究院华中分院此前预计,2020年武汉零售商业市场至少还有116万平方米新增供应,同时升级改造及业态调整成为市场常态。
3月20日,武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武汉2020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38.69亿元,只有去年同期六成规模。
消费降速背后,新增商业供应放缓是无奈之举。近日,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在致股东函中表示:“希望原定第三季开业的武汉恒隆广场仍可在年底前开幕。”
武汉的商业格局也面临洗牌。
“资金雄厚的企业,更能熬得住。”4月5日,武汉一家中型商业项目的运营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虽然银行金融机构表示提供信贷支持,但银行也有业绩指标,他们担心一些民营企业能否通过风险评估。”他说道。
同时,李国政认为,武汉商业地产过剩是一个讨论多年的话题。
“武汉较为特殊的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格局中,部分中心城区的确商业扎堆,但金银湖、白沙洲、阳逻等区域却鲜少有大型商业开业。”李国政认为,尽管武汉商业体量全国居前,但各区域间仍有结构性失衡的情况。
李国政补充道,近几年,恒隆、龙湖等外来企业进驻武汉商业市场,带来了新的碰撞和思考。疫情期间,设施陈旧或管理不善的商业项目倍感压力,市场也会面临新一轮生存淘汰。
来源:时代周报
相关知识
武汉商业苏醒时刻:洗牌与谋变
流量为王不再? 餐企选址与商场招商双向谋变
合生创展:谋变中彰显转型力量
高光时刻,探索武汉都市圈发展新趋势
“京东星主播”走进三里屯,汪峰、苏醒等明星达人陪你连嗨三天
远洋集团商业版图再拓新名片 武汉商业综合体定名“远洋里”
10万家庭温情选择 深爱武汉 万科与城市共美好
智能锁行业洗牌潮来了?不,“风口”才刚刚开始
武汉如新 善待如亲 龙湖与武汉共启新程
预见4.16 | 后疫情时代,家居企业如何脱危?来看顶流大咖怎么说…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5362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8442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8395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511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010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3317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2904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452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239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