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汉阳至武昌最美快速路

建设中的工地。路畅景美。八坦立交效果图。

楚天都市报记者 吕锐 通讯员 许天会

2019年10月8日,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这是武汉通车的第十座长江大桥。一同开通的,还有和它相连的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

由中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的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八坦立交~黄家湖大道)工程,起点与杨泗港长江大桥衔接,以高架桥形式连续跨过白沙洲大道、青菱路和烽胜路(下穿轨道交通5号线),道路全长约1.858km。该项目采用主线双向6车道高架桥、地面双向4车道辅道标准建设,设置有互通式立交(八坦立交)1座、上下桥匝道1对,工程建安费约9.7亿元;主线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为60km/h;地面辅道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

在该项目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充分结合周边规划设施及沿线现状,着重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设计理念,匠心打造汉阳武昌之间的最美快速通道。

与周边路网实现快速通达

据设计团队负责人陈浩介绍,作为军运会的重点保障线路之一,本工程不但要承担过境快速交通,同时也要承担地方性服务的功能,因此快速交通及地面交通功能均需要满足。在设计中,项目团队根据对沿线重要节点以及周边区域进行交通分析,合理组织快速交通及地面交通,尽量减少周边道路绕行距离,使各个立交节点之间的功能衔接和互补,以确定工程方案。

因设计之初的周密考虑,项目通车后,市民体验发现,汉阳经杨泗港大桥前往武昌以及珞狮南路至杨泗港大桥方向的车辆均可通过八坦立交匝道行至武昌火车站和三环线青菱立交,实现各方向交通转换;此外,杨泗港快速通道与黄家湖大道可利用上下匝道实现连通,整条道路通畅便捷。

巨大“中国结”诠释巧妙构思

复杂的立交桥梁方案在具备观赏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结构设计难度的增加。互通式立交桥中桥梁在空间上的下穿、上跨难以避免,落墩空间有限,调整跨径及线位的方式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按照常规设计,采用大跨框架墩支撑不仅经济效益差,而且极大地降低了立交桥梁的景观效果……面对这些难题,怎么巧妙破解?

中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人员大胆尝试,深入研究论证双层高架桥面立墩结构体系的可行性,并通过多种计算分析手段校验结构设计,确保结构安全;不仅解决了八坦立交设计桥墩布置受限的问题,还为今后复杂立交系统的实现积累宝贵的经验。

在建设空间受限、交通组织复杂、地下既有及规划管网交错等不利条件下,为满足功能要求,同时兼顾城市景观,设计人员因地制宜,巧妙构思,在力求方案合理、简洁的前提下融入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从空中俯瞰,八坦立交宛如一个巨大的“中国结”,方圆通达,寓意深远,形式美观,与周围城市建筑协调统一。

展现“统筹资源利用”“海绵城市”等生态理念

我们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设计团队始终贯彻这一理念,在工程设计时精心组织、协调,优化方案,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从源头上避免浪费。

八坦立交多个匝道与白沙洲大道高架桥预留接口衔接,因项目功能定位发生改变,交通量预测结果相应调整,该立交处白沙洲大道高架原预留匝道线形、宽度等已不能满足衔接要求。面对这一现实问题,设计时结合现状道路条件,在保证工程功能、安全、经济的前提下,采取合理优化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了对现状交通的影响。

具体工程设计中,设计团队还注重建筑垃圾二次使用,尽可能采用可靠的环保型材料等,统筹考虑建设时序、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工期安排等要素,在保证工程造价合理的同时,又避免了因小失大。

在本项目设计过程中,全面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设置雨水滞留池、雨水湿地、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地收集了雨水。

处处“以人为本”见匠心

八坦立交区域与在运的220kV巡鲇一二回高压管群交叉,该管群为洪山区主要输电线路,停电割接难度巨大。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减小桥梁建设对220kV高压管群的影响,经多方论证协调,设计团队最终确定采用梁式承台方案跨越在运高压电力管线。

该方案不仅为项目节省投资约5000万,而且避免了对重要输电线路的割接迁改,降低了桥梁建设对社会生活、生产的影响,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重要通道的设计,必须始终考虑“以人为本”。设计团队妥善处理道路两侧横穿交通需求,注重车辆交通与行人步行交通关系、做到人车分流,重视无障碍设计,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形成便利的公共交通体系,充分考虑过街人行和周边单位进出需要,完美体现“以人为本”和“公交优先”的设计理念。

业内专家指出,八坦立交作为杨泗港快速通道的重要节点工程,方案形式美观、寓意深远;在落墩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大胆采用桥面立墩结构体系,富有创新性,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采用梁式承台等设计难度较高的结构形式,避免了对重要在运高压管群的割接迁改,降低了城市桥梁建设对社会生活、生产的影响;同时,设计中注重融入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等理念,符合时代要求。

来源:楚天都市报

相关知识

创新打造汉阳至武昌最美快速路
武汉滨江时代,赋能汉阳璀璨未来
长江主轴之上,汉阳滨江盛世发展
新汉阳火车站最新选址,人民汽车城附近居民乐开了花
一桥飞架南北,武汉跨江新势力
武汉7个亮点片区详情都在这里
必看!2020下半年武汉楼市这些纯新盘将登场
未来,太原至晋中将有三条快速路!
汉阳滨江商务区,崛起城市新名片
中海集团董事长颜建国会见武汉市汉阳区委书记徐丽一行

网址: 创新打造汉阳至武昌最美快速路 http://m.zx3q.com/newsview53054.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