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民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回不去”的2.9亿农民工住房问题要解决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住房总量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仍旧面临结构性问题。”5月22日,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新闻中心接受网络视频采访时表示。
他说的结构性问题,即城乡住房供需不匹配问题。
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杨伟民时常边回答记者提问边翻阅政府工作报告,以作出准确解读。除了对外界关注的房地产市场问题及住房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外,他还解读了今年政府报告没有明确经济增长速度的原因。这意味着今年政府工作重点将放在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等“六保”范围,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是需要双向考量的。
2020年的房地产市场、住房、就业、消费、宏观经济将如何变化?
住房面临结构性问题
农民工安居需要考虑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短短48个字,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20年房地产形势的定调,其中涉及房地产市场和住房两个层面内容。
对于房地产市场杨伟民强调,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可以看出这一政策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房地产政策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住房层面,杨伟民表示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目标,目前住房短缺问题已经解决,但面临结构性问题。
杨伟民表示,住房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是指,农村存在大量空置房,甚至出现空心村;另一方面,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人口流入多的城市,都存在面向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人口住房供给不足问题,外来人口也包括大学生等群体。
出现住房结构性问题原因是城镇化中的人口流动。杨伟民表示,“很多农村人口都转移到了城市。10年前,农村人口数量比城市人口数量多2亿到3亿;现在城市人口数量8亿多,农村人口数量只有5亿多,城市人口数量比农村人口数量多出3亿。这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在工作地并没有功能完善的住房,大多数农民工都住在集体宿舍或者城市郊区、城中村。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底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9亿人,其中1.7亿人外出务工,包括7500万人跨省务工。
“我准备提这方面的意见,建议现在启动主要面向农民工为主体的安居工程,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这些农民工是回不去的。在制造业中,农民工有8000万人,占到制造业总从业人数的80%,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领域农民工有1亿多人。如果离开他们,这些行业就无法运转。当然,外来人口也包括大学生,北京目前也正在做一些共有产权房、公租房,未来住房制度改革必须把新市民居住问题作为方向。”
未提经济增长目标
主要考虑问题导向
受全球疫情走向不稳定影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罕见未设经济增长目标,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出经济增长目标,我们国家经济工作有两个常用原则,‘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这次政府报告没有提出经济增长目标,主要更多考虑了问题导向。目前经济受到疫情冲击,一季度经济增长同比下滑6.8%。现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下,未来走势难以预料,即便经济增长目标可以预测,但国际疫情仍难以预测,对我国经济影响也难以预料。”杨伟民称。
他还进一步指出目前经济受到的冲击,“疫情已经影响了我国贸易,虽然进出口贸易在我国‘三驾马车’中占比不是最大,但去年进出口总额也有31万亿元左右,相当于GDP总量的30%,一个外贸企业背后有一大批企业,所以影响面很大。”
对于未设经济增长目标的影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相对来说,目前比GDP增长更重要的目标是就业,也就是‘六保’提到的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杨伟民进一步解读称,“虽然没有提经济增长目标,但是提了就业目标,也就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
一直以来,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增长目标之间都存在促进关系。杨伟民认为,就业和经济增长存在两个逻辑关系,一种是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多少,就业就会增加多少;另一种增加了多少就业就会带来多少经济增长。
杨伟民依照第二种逻辑假设了一道数学题。他说,如果今年实现900万人新增就业,假设每人年收入5万元,就会增加4500亿元收入,收入占GDP总量40%左右,这意味着GDP总量就会相应增加超过1万亿元。相对于去年来说,至少增加一个百分点。并且,这里还有一个乘数效应,这些收入会用于消费或者其他,因此带来的收入是难以测算的,需要用投入产出法,“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把就业放在更优先的地方是实事求是的做法。”
地方政府应将重点放在
“六稳”“六保”方面
“政府工作报告未设经济增长目标,这对于地方政府2020年的经济目标会产生哪些影响”?是采访间媒体比较关注的问题。
“这对地方有很大引导作用。但是,很多地方是在全国两会之前已经召开地方两会,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大多数也已确定。我相信,根据疫情发生后实际情况,地方政府也可以适当调整原来经济目标。现在这种情况下再追求疫情前确定的目标难度很大,建议地方政府把‘六保’‘六稳’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杨伟民如是说。
政府工作报告未设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否会有影响?另外,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也是采访间媒体关注的问题所在。
对此杨伟民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主要的是要实现现有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打赢‘三大攻坚战’,这个相对于GDP总量翻番的目标更加重要,因为‘三大攻坚战’都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的任务。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该更加注重十九大提出的‘打好三大攻坚战’目标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重点强调了这方面目标。”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加强重大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2万亿元特殊财政政策
创新提高财政传导效率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对此,杨伟民表示,“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GDP增速下降,财政收入也减收,加上近年来一直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所以财源确实比以前少了。这就需要调整财政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同时,地方和基层财政确实面临一些问题,这次中央出台2万亿元特殊财政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解决地方财政问题,这些钱一部分是为了保证基层运转,但更多的要用于做好基层‘六保’工作。”
“这算是提高财政传导效率的创新性做法,不用层层下拨。”杨伟民给予高度评价,“过去,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在传导机制上都存在问题。但是今年的做法可以使得钱下来之后立即发挥作用。另外,今年已经过去5个月了,地方需要迅速把钱用起来。”
不过,杨伟民也建议期间要加强财政纪律,加强监督、审计,也要改进工作,给地方更多自主权。我国有2000多个县级单位,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需要用钱的地方也不尽相同。过去的专项转移支付比如只能用于种树的款项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方,比如有一些沙漠化地区不适于种树,而是需要用钱治理沙漠化问题。所以,让地方按照实际统筹安排,到底是给“保就业”多一点,还是给“保市场主体”多一点,可以更高效率用钱。
相关知识
杨伟民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回不去”的2.9亿农民工住房问题要解决
杨伟民:“回不去”的2.9亿农民工住房问题要解决
政府工作报告没提房地产税是因为征收阻力大?杨伟民回应
政府工作报告没提房地产税 因为征收阻力大?
杨伟民: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有充足弹药
杨伟民:遍地开花的城市化是违背规律的
金地集团:选举杨伟民、王勇为职工代表监事
杨伟民:地方“十四五”规划写好营商环境比设定高目标更重要
守住“六保”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总理点的“6亿人”在哪?低收入组只有615元 多在中西部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5307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8393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8344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511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010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3291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2856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452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239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