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地产组织架构调整背后:提升区域集中度,“海之子”也走向台前

  中海地产正悄然展开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近日有消息称,中海地产对区域公司进行了内部调整:华北区域合并北方区域成立新华北区域公司;原属北方区域的青岛城市公司、烟台城市公司划入华东区域,北方区域平台直接取消;华北区域管辖的郑州公司、武汉公司、太原公司以及华南区域下属的长沙公司并入中海西部区域,并成立新的中西部区域公司。在城市公司方面,长春城市公司合并哈尔滨城市公司,成立长春片区公司;广州城市公司合并佛山城市公司,成立广州片区公司。

  随着组织架构出现变化,中海地产人事方面也随之进行调整,新出炉的四大区首名单为,成欣执掌华北区域、刘慧明执掌华东区域、刘长胜执掌中西部区域、刘显勇执掌华南区域。其中,刘慧明和刘长胜均为中海“海之子”出身。

  此外,西部区域原负责人李英军调入华东区域另有重用;北方区域原投资负责人薛飞调入新的中西部区域,继续管理投资事物等。

  “除了已‘动刀’的城市公司,中海地产后期可能会将福州、厦门、苏州、无锡等城市公司进行合并。通过区域整合,以适应组织和市场的发展。”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针对此次调整,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分别致电中海地产深圳总部和香港企业传讯部,截至发稿电话未能接通。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中海地产优化组织,是出于提升管理效能和压缩组织成本的需要,也是央企更加市场化发展的一种选择。另外,以“海之子”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逐步走到台前,是中海地产用人特点的微变,也是中海地产管理层的有机更替,会给企业带来组织效能和创新活力的提升。

  房地产行业一观察人士告诉记者,行业下行是多数房企调整组织架构的直接原因,行业盈利空间持续走弱,房企要“刀刃向内”向管理要红利,不管是设立新赛道还是精简总部、区域合并,都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

  另外,对于中海地产此次架构调整,业内一些看法是,通过推进跨区域整合,提升区域集中度和资源使用效能,确保区域规模适度,实现“市场、人员、资源”的整合协同。

  从具体投资路径也能看出中海此轮调整方向:2021年中海投资的主要阵地为4个一线城市及10余个强二线城市,今年投资区域分布则延续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组合,在多个城市的集中供地中都有较大收获,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加大布局较为明显。

  中海地产曾被业内称为“最会赚钱房企”,高毛利率一直是行业标杆,也是自身最强有力的护城河。变化也在发生,2021年,中海地产归属股东净利润出现了19年来首次负增长,毛利率也在2020年30%基础上直接跌了6.5个百分点到23.5%。

  对此,中海地产管理层曾解释称,“毛利率是损益表的一个中间过程指标,我们更看重净利润率,它更能代表一个公司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和精细化管理能力等综合水平。很多毛利率和中海差不多的企业,最后归属股东核心净利润率并不高。”

  为了维护和保持中海在市场中的地位,中海也有规模焦虑。从此次调整区域来看,华北地区仍是中海地产主要销售贡献区域,销售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到23%;华南地区销售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到18%。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等10个城市销售合约额均超过了100亿元,其中北京实现销售合约额超过450亿元。

  实际上,自“少壮派”张智超上位中海地产集团总裁后,中海就在寻求改变,不仅在投资上逐渐放开手脚,且屡屡拿下“地王”项目。2020年8月,中海地产以成交楼面价每平方米9508元、溢价率26.88%,拿下哈尔滨1宗商业用地,刷新了哈尔滨历史纪录;2021年3月,中海地产25亿元拿下郑州北龙湖“新地王”。

  “在规模和利润之间,中海地产更应该以优化财务指标与提升企业流动性为核心目标。目前它最大的挑战是在去化压力加大、经营挑战加剧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财务稳健性;必要的规模和合理的利润是保持企业流动性与财务稳健性的前提。”柏文喜表示。

相关知识

中海地产组织架构调整背后:提升区域集中度,“海之子”也走向台前
建发房产调整组织架构,行业告别“野蛮扩张”
融信中国组织架构调整:10大区域减至7个
信达地产组织架构“三变” 罕见大规模调整
高管换血、区域瘦身 规模房企频繁“动刀”组织架构
“快起来”的中海地产:守正有余出奇不足
旭辉组织架构再调整 区域集团化战略循序推进
融创调整组织架构,由7大区域调整为9大区域
碧桂园组织架构再调整 下辖区域达到73个
房企架构调整背后,人才竞争正在加速

网址: 中海地产组织架构调整背后:提升区域集中度,“海之子”也走向台前 http://m.zx3q.com/newsview439712.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