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专项债5月落地:不止发债,基建投资也向REITs求解

  5月债市忙。按照此前财政部的安排,第三批1万亿元专项债将在5月底前发行完毕,目前额度已下达地方,而前两批专项债额度已经在4月份基本用完。

  据此前财政部公布的数据,1-4月份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12240亿元,发行一般债券6733亿元,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8973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了2640亿元。

  而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的信息显示,截止5月13日18时,地方政府已披露的专项债已经达到2472.3181亿元。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正以史无前例的规模进行,并投入到扩张的基建投资中。但除了以发债包揽基建之外,在近期国家也透露出向股权融资求解的信号。

  发债!今年新增专项债或近4万亿

  5月份除了有万亿级的专项债落地之外,预计今年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也将在近期公布。

  市场普遍估计,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将在3.5万亿元到4万亿元之间。撇去今年前5月已经落地的2.29万亿元,这意味着接下来将会有1.21万亿至1.71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赶来。

  华泰宏观研究团队预计,全年专项债新增额度有望达3.75万亿元,比起去年提升了1.6万元。由于专项债不计入财政赤字,且今年可用于重大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上调、可放大资金的杠杆效应,专项债将会成为拉动基建投资以托底经济的重要手段。

  从目前来看,前两批1.29万亿元专项债中约八成流向了七大投资领域,其中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能源项目、农林水利、生态环保项目、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

  今年已发行的地方债主要以中长期债为主,减轻了债务集中到期偿还的压力。财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1-4月的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为15.5年,而2019年同期发行期限仅为7.8年。

  而进入到6月份之后,地方债将迎来新变化,停摆了8个月的棚改债将重出江湖。去年9月的国常会曾明确要求,2020年提前下达的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

  不过日前据21世纪经济报道,棚改专项债将恢复发行。新恢复的棚改债也设置了重重限制——仅能支持已开工项目,不能用于货币化安置项目,同时棚改项目必须纳入年度棚改计划任务。

  去年棚改债停发导致今年不少项目都出现的资金紧张的情况。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博士陈润12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适度的棚改债或可避免工程停工等现象。“当前地方财政收入压力较大,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很大,棚改债对地方财政有一定支撑作用。”

  而且,在扩大内需以及目前流动性更加充裕的背景下,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13日向时代财经指出,棚改债作为曾经专项债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一定要做,并且可以做得更有力的事情。他预计,今年棚改债的规模要比去年更大。

  从目前来看,早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达到了一定效果。截止13日,央行已连续29个交易日暂停短期流动性投放。不过,到了5月14日,即将有2000亿元MLF到期。而在15日,中小银行也将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2000亿元。

  国金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岳认为,地方债的放量发行,可能会对债市流动性造成阶段性冲击,预计央行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予以对冲。他表示,地方债的大量发行并投入使用,会对拓宽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预计二季度的基建投资增速将快速回升,长端利率的波动程度或会加大。

  基建REITs初尝试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除了显示出地方政府在前4个月忙着发新债之外,他们还要忙着还债。

  按用途划分,1-4月份地方政府发行新增债券16626亿元,而用于“借新债还旧债”的再融资债券则发行2347亿元,约占总发债额的12.4%。

  不过这还没完,还债的规模在下半年还有望继续扩大。时代财经此前曾报道,在今明两年地方政府将进入到还债高峰。而在今年,地方债到期量约为2.07万亿元,并将会在下半年集中到期。

  陈润表示,随着存量债的到期,今年再融资债券会相应扩大。“按照两年平均接续比例(发行规模/到期规模)85%计算,今年再融资债券会在1.7亿到1.8亿元之间。考虑到今年地方财政压力很大,再融资债规模很可能会更大。”

  总的来看,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债务融资比例上持续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则是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对此,德邦基金总经理陈星德13日向时代财经指出,中国是比较传统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工具。在资本市场发展了近三十年之后,中国在股权融资上的占比仍然不高。

  不过在近段时间,一份试点文件的出台显示了政府正式开启了在股权融资上更深入的探索。

  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宣布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正式启动。

  在陈星德看来,这是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REITs将有效地降低负债率,盘活存量资产。

  以更通俗的话来说,REITs就是将流动性较低但是拥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化为资本市场的证券资产,对资产拥有者来说,可以分担负债的压力,对投资者而言则可以分享收益。

  其实,在REITs之前,中国已经在股权融资上已经引入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根据全国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数据,今年1-4月各地新增PPP项目252个。PPP市场也从过去的重数量和速度,逐渐向重质量转变。

  但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时代财经介绍,PPP模式只解决了投资来源问题,没解决投资退出问题。“投资固化以后,(资金)来源就会逐步枯竭。而REITs可以解决投资退出问题,让基础设施资产存量流动起来,从而疏通投资渠道的源头,引来资金活水。”

  而当前的时机正催生了REITs的试点,并且在资产证券化中迈出了一大步。

  “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和疫情影响叠加时期,政府必须进行逆周期调整,新基建仍然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曾经作为公募REITs工作小组组长的陈星德说,基建必须有大量资金投入,仅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和加大财政支出,恐不能完全覆盖,而且必须防范债务负担过重、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大水漫灌”造成脱实向虚等不良后果。

  不过,从《通知》的内容来看,试点的展开仍十分谨慎。《通知》提出了基础设施REITs试点的项目包括了三方面的要求。

  一是聚焦重点区域,优先支持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试点。

  二是聚焦重点行业,优先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行业、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聚焦优质项目。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须符合的条件包括:项目权属清晰;具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及市场化运营能力,已产生持续、稳定的收益及现金流,投资回报良好等多项条件。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信息,截至3月末,基础设施基金(英文简称REITs)产品共备案64只,备案累计规模超过1300亿元。

  但相比于目前数十万亿的基础设施资产存量,柏文喜形容,试点的规模仍是“九牛一毛”。

  有统计指出,中国基础设施存量规模超过100万亿。陈星德假设,若仅将1%进行证券化,即可撑起一个万亿规模的基础设施REITs市场。

  这看似是一块“新鲜出炉”的“蛋糕”,但要在这一个万亿市场中分一杯羹也不是那么容易。中金研究部副总经理詹奥博分析,中国基础设施REITs产品对基础资产的要求较高,提高了产品发行的门槛,预计2020年以试点为主,规模不会太大。

  同时,制度跟上以及人才配备也尚未满足大规模展开REITs的条件。

  陈星德指出,当前国内公募基金主要聚焦在二级市场,针对REITs业务的专业中介机构和专业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尚需努力。他建议,基金管理公司要按照监管的规则和要求,尽快强化发行期筛选项目和尽调的能力,运营期对项目的运营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做好迎接新业务的准备。

相关知识

万亿专项债5月落地:不止发债,基建投资也向REITs求解
专项债迎单月万亿级发行高峰,警惕地方“骗债”隐患
专项债迎单月万亿级发行高峰,警惕地方“骗债”隐患
基建居首 1.9万亿地方债稳投资
新基建专项债调研
专项债扩容提效发力稳投资
5月地方专项债迎发行高峰 部分地区调整棚改申报计划
基建投资提速财政支出有望持续加码
公募REITs落地 市场规模可达6万亿 房子又要涨?
发展基础设施REITs恰逢其时 万亿级市场静待开启

网址: 万亿专项债5月落地:不止发债,基建投资也向REITs求解 http://m.zx3q.com/newsview41143.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