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暴雷的房企,有解了!全民买单

  楼市暖了,但开发商还没有。

  一个月前,三道红线一条都没踩的佳兆业暴雷了。

  还仅仅是3亿的理财产品出现了逾期兑付。

  随后佳兆业方面回应非常快,兑付方案出来也算及时,毕竟才只是3亿的理财产品,这事也没有恒大发酵那么大。

  可最新消息是,从12月8日起佳兆业又要短暂停牌,因为4亿美元的应偿还本金未能如期还款。

  而就在12月6日,佳兆业集团旗下物业公司佳兆业美好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佳兆业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郭英成的女儿,27岁的郭晓亭,已提呈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兼副主席一职。

  除了郭晓亭,郭英成的另外两个女儿亦于近日宣布退出佳兆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董事会。

  看来是趁雷还没爆的更大之前出于爱女之心,赶紧让她们先撤。

  根据统计,目前市场上有三家地产企业的存量美元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其中佳兆业集团以122亿美元位居第二。

  标普警告称,佳兆业未来一年内到期的美元债,再融资存在重大风险,并将公司的管理及管治评估由良好改为疲弱。

  未来1年,将是佳兆业的关键一年。

  走到今天,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佳兆业表明的态度确实好:

  我没钱,但我没想赖账,我在积极解决呢。

  可事实却是,仍然在泥潭里挣扎。

  好好的一家房企说爆就爆,外表那么安全,内里全是烂账。

  现在佳兆业多地项目已经出现停工,结局是什么不好说。

  不过前辈们倒是给出了一个示范:

  华夏幸福(600340,股吧)的债务重组获表决通过,现在的解决方案就是加快资产处置回款,解决一部分债务之后,其余债务通过展期,降息等方式解决。

  最终就是政府出面兜底,逼得银行降息吃哑巴亏。

  恒大呢,消息就多了。

  港交所12号刚公告许家印近3亿股被强制卖出,这边A股嘉凯城(000918,股吧)又公告,恒大地产母公司广州凯隆置业因屡次三番违规减持,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此前恒大就因无法履行担保责任,连夜请求广东省政府派驻工作组,来督促企业风险处置。

  恒大这个又大又圆的雷,还没有最终处理,但基本可以预料,恒大自己是搞不定了,只能寻求政府来兜底,银行连着背锅,最后全体业主买单。

  对于业主来说,这算是好事,比起放任不理,有政府兜底,起码能保证不烂尾。

  楼市大环境转好,回暖信号一触即发,房企融资也放松了,按理说房企最难过的时刻已经过去。

  可事实就是,一旦信任体系崩塌,想修复就难了。

  面上看,房企暴雷是资金链短缺。

  但实际上是一环扣一环的信任危机。

  房企的资金链紧张,是因为借的钱还不上,现在所有的房企都把项目当成融资工具,而不是想着靠项目融到的钱去获取利润。

  房企每拿下一块地,不动产就要抵押数次,拿地一次,工程一次,卖房一次,这些钱都是抵了房子才借来的。

  借来的钱,又赶紧去买另一块地,结果就是10块钱去买100块钱的东西,用10块钱,赚了90块钱的利润,可代价就是如果有一个项目房子卖不出去,整个环节就要出大问题。

  今年问题出在哪呢,主要就是政策变化,三道红线卡死融资端,借不到钱还怎么去买地,只能去卖房子回款。

  而在销售这一端呢,又加码调控政策,市场情绪瞬间低落,买涨不买跌,多数等着看戏。

  银行借不到钱,房子又卖不出去,资金链就这么断了。

  按理说,你一套我一套,“恒大”明天就解套。

  为什么大家反而不敢买?

  背后就是信任被击碎。

  首先是金融信任体系,行情好时银行和房企是哥俩好啊,666,可一旦房企还不上钱,银行是最快反应并及时追账的。

  今年7月,恒大爆雷之后,广发银行宜兴支行向法院申请,对恒大地产和恒大地产子公司进行1.3亿的财产保全。

  当时恒大欠广发的钱都还没到期,广发都迫不及待先下手为强,反而给市场传导一个信号:

  恒大真不行了。

  于是乎,更多的债主涌向恒大要求还钱,事情发酵越来越大,更多银行要求挤兑,整得房企焦头烂额。

  第二个反应过来的,就是供应商。

  今年好几个开发商先传出暴雷消息的就是商票逾期。

  商票,简单来说,就是买东西不给钱,给你个商票,承诺几个月后连本带利还,就和花呗、白条一样的道理。

  房企要建房子,背后的建筑供应商很多,他们之所以愿意给房企打白条,就是因为相信房企的实力。

  大房企,还能欠咱们这点钱?

  结果到了该还钱的时候真的没还钱,原本拖个几天,靠着技术性说辞和强大品牌实力背书或许也能延期几个月,但现在互联网发达,如果多个项目都出现逾期,供应商内心就会动摇,继而情绪炸裂,乌泱泱堵在项目门口要求还钱。

  一旦负面消息弥漫,市场立马就会担心资金链问题。

  看似只是商票逾期的“小事”,但是却碰到了供应商信任的底线。

  说白了,这么搞,以后谁还敢和你做生意。

  中国人做生意,有时候“信用”两个字比任何保障都来得靠谱和实在。

  第三个危机,来自于百姓的信任危机。

  商票逾期,供应商和施工方当然不干了,于是就是断货和暂停开工。

  看看今年的恒大,全国各地都在停工,供应商全堵在售楼处要求还钱。

  就算你不网上冲浪,你去线下售楼处看看,哟呵,这场景,你心里不发憷?

  马上回去网上一搜,我C,恒大那么多破事儿,还敢买?

  施工方都闹停工,最快影响的当然是业主收不到房,从而引发一系列维权潮,有再就是影响现在在售的项目。

  一听这房企很多都停工了,谁还敢买?

  而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更难回款,结果就是一场死局。

  融不上资——还不上商票——动不了工——卖不出去房——更难融资,一条恶性循环的路子。

  你看似只是简单的逾期、资金链紧张,背后却是一个由信任堆积起来的高楼,一旦抽走几张牌,瞬间坍塌。

  只能说在这场高周转的游戏中,最大的炮灰就是业主、施工方和民工。

  楼市好时,他们赚不到一毛钱,但是楼市不好时,首当其冲的却是他们。

  都说楼市最寒冷的时候是过去了,但属于房企的,还没有。

  虽然华夏幸福已经打了样,债务危机最终由地方政府来兜底,但那些排队暴雷的中小房企呢?

  结局可能各不相同。

  之前为什么提醒大家去买大开发商的物业,哪怕都暴雷,也能因为够大有被兜底的可能。

  华夏幸福如此,恒大大概率也如此。

  只要这个房企够大,影响够深远,手头优质资产够多,就还有得救。

  反观那些中小房企,在寒冬下,倒了也就倒了。

  今年是房企“出清”的一年,暴雷不是坏事,不出点事怎么长点心,总不能全部烂摊子都归政府兜底。

  只是这过程,苦了的是一批买了房的准业主,担心停工、忧心烂尾、还要警惕烂房。

  每天睁开眼,就是大几百的房贷,上下班忙里偷闲刷着手机,赶紧看看自媒体有没有更新关于自家房企的信息,几个月时间,活生生把自己练成半个房企分析师。

  2021年,买套房都战战兢兢,嘿,真是魔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相关知识

暴雷的房企越来越多了!
佳兆业等来了援军?也许这是房企重塑信用的常规模式|重塑房企信用①
“全民狂欢·铁建买单”11.11圆满收官
购房者不幸遇上房企暴雷该怎么办?
房企暴雷记,下一个是谁?
13家物企排队上市,递表前突击并购
“全民经纪人”模式遭中介抵制 房企需要怎样的营销逻辑
中介声讨"全民经纪人":房企与中介争夺白热化
"全民经纪人"模式遭中介抵制 房企需要怎样的营销逻辑
“全民经纪人”模式遭中介抵制 房企需要怎样的营销逻辑

网址: 排队暴雷的房企,有解了!全民买单 http://m.zx3q.com/newsview39168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