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周年:挂牌上市企业已占全国47%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卜羽勤 上海报道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三年以来,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2018年的24.1%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4.5%,对全国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10月25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通气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华源在会上介绍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相关情况。

  据介绍,三年间,三省一市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共同组织实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长三角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创新引领的区域产业及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具体来说,一是“协同创新长三角”快马加鞭。二是“开放活力长三角”奋楫扬帆。三是“联通便捷长三角”日新月异。四是“绿色美丽长三角”深入推进。五是“幸福和谐长三角”成效显著。六是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硕果累累。

  三年期间,在临港新片区,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商业理财公司、首家外商独资金融科技公司落户,率先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户、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等试点。

  此外,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持续推进。上交所在长三角区域布局32个上市服务基地及工作站,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顺利推进。截至9月底,长三角三省一市已挂牌上市企业160家,占全国比重47%。

  在协同创新机制方面,科技部与三省一市在上海共同设立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统筹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19个分中心网络,在长三角地区撮合达成技术交易22.5亿元。在产业链协同方面,中芯、华虹、格科微等龙头企业在南京、无锡、绍兴、宁波、嘉兴等地实现跨域布局。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推动组建了9个产业链联盟,联合开展长三角重点产业链协同研究,积极推进跨区域产业链供需对接、标准统一和政策协同。

  在能源领域,浙沪联络线一期、如东—崇明天然气过江管道、上海LNG接收站一期储罐扩建等天然气重点项目建成投运。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过江通道等重大电力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有效提高华东电网内部电力交换能力、接纳区外电力能力和电网稳定水平。在信息化领域,推进5G网络长三角率先布局和先行先试,累计建成5G基站22.1万个,占全国总量的26.9%,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示范超1000个。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推进“双碳”协同行动,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崇明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园区成为我国首个碳中和园区。

  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牵头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域异地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目前已实现全域互联互通,截至今年9月底,长三角异地门诊直接结算超593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5.5亿元。119个政务服务事项已经实现在41个城市跨省市通办,开通567个专窗办理点,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30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

(责任编辑:蒲莎莎 )

相关知识

杭嘉携手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典范
合肥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优等生”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实施统一企业登记“门槛”
抓住2020年的尾巴,逛蒙娜丽莎上市三周年庆焕新家享豪礼
华东师大举办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住房市场协同发展论坛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 杭州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携手推进 垦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 探路一体化更多可能
感恩宠“你”:蒙娜丽莎上市三周年活动精彩收官!

网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周年:挂牌上市企业已占全国47% http://m.zx3q.com/newsview37838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