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营销要讲“底线意识”

 

球队周末一如既往踢球、聚餐,本应是轻松且愉快的一天,但是,饭局间接到一好友电话,问是否认识Z项目营销负责人。原来,他所负责的项目自从新售楼处开放以来,屡屡遭到Z项目的“围攻”,Z项目的自渠人员不仅大规模、肆无忌惮地在售楼处门口拦截,而且不断地打12345投诉电话举报,举报内容从售楼处门口的停车,到所谓案场的各种“问题”。甚至随后还通过自己或其他第三方平台对他的项目刻意贬损。中间虽然试图解决,但收效甚微。好友已经不胜其烦,所以才想和他们上面高层领导沟通一下,看能否“和平”解决此事。

 

攸克君讨论的不是这起事件本身的细节,而是借此想强调,无论市场竞争如何残酷,地产营销的底线意识不能丢。这个底线就是:

 

 

“良性竞争,不搞攻讦”。

 

近年来,随着宏观、中观环境的变化,房地产行业的生存环境开始趋紧,特别是近年来供地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同一区域、同一时间区间内的项目集中入市。这确实令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尤其是房地产营销领域的竞争,不同程度地进入到短兵相接的直接交锋状态,反映到地产营销团队层面的,就是“竞争意识”的强化、“比赛意识”的强化。

 

这些意识及其影响下的行为,如果能够控制在良性范围内,那么,对于地产行业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是有所裨益的。但是,当下,在个别地产营销团队那里,竞争意识出现了异化,其表现就是,在营销推广中,不是强化自身项目的“优势”、“卖点”,而是着力于“发现”竞品项目的弱点、弱项,甚至运作、排布充主观臆断色彩的信息推送,抹黑竞争对手。有的项目还派出大队人马到其他竞品售楼处拦截堵人,或者打小报告。

 

不止一位朋友告诉攸克君,当下,北京有项目主动安排甚至组织竞品项目的负面信息推送。这种突破底线的做法,令人不齿。

 

犹记得,去年疫情仍比较紧张的3月,北京某项目发布了一组海报,其诉求不是宣传自己的卖点,而是直接攻击抹黑周边竞品。也引发业内一片哗然。攸克君看不下去,当时就写了一篇《营销也要讲价值观》。

 

攸克君从业多年,与外地同行也多有交流,他们对北京地产行业最为羡慕的一点,便是“团结”。这种“团结”并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在良性竞争之下的“相互比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核心在于“让我变得更好”,而不是“让你变得更差”。在这样的环境下,区域价值的认知整体提升,专业能力在良性竞争中不断提升,从业者和项目,都能从这种良性的竞争当中成长、获益。

 

常年以来,北京地产的营销圈子,之所以为外地同行所羡慕,就是因为,这里的氛围是相当友好的、良性的。相互之间讲江湖大义,有人情味,相互交流、学习的氛围浓厚,甚至是竞品项目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协同的情况,也都不在少数。谁家的示范区做得优秀,其他项目组队前往参观学习取经;哪个项目的产品做的足够创新,如何借鉴、如何学习,也都是各种各样非正式的社交场合中探讨的主题。归根到底,核心意图只有一个,就是依靠“提升和完善自身”来提高竞争力。

 

市场竞争,当然要亮招甚至亮剑。但是,正如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恶意中伤诋毁他人,良性的市场竞争,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也要讲商业伦理。前面提到的个别项目已然“异化”的竞争意识和行为,其核心并不在于提升和完善自身,而是攻击竞品,意图通过贬损他人来达到抬升自己的目的。

 

持有这种“零和游戏”心态的人似乎并不明白,贬损他人并不能使自己受益。对于当今北京已经高度理性的购房群体而言,决定其购买行为的因素,在于需求的对位、品质的认可、区域的适配,直白一点说,你让买房人明白你的竞品项目有多么差,买房人也并不会觉得你的项目就有多好。虽说网上活跃着大批不讲常识的喷子,但买房这种事情,购房者的逻辑清晰着呢,你甭想浑水摸鱼。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贬损性的营销宣传行为,往往都会涉及区域价值、环境价值方面的负向信息和评价,而这种方式,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效果,往往是所谓“杀敌一千,自损一千,甚至更多”,着实是一种缺乏理性判断的营销动作,不仅突破底线,最终也自作自受。

 

谈及“底线”问题,很多人习惯于将其认定为某个特定领域内的道德性约束,这不能说不对,但攸克君认为,这是片面的。仅把底线认知为“道德约束”,忽视了形成“底线”的过程和原因,“底线”虽然表现为某种道德性的约束,但其形成过程,却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当中,以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权益最大化为核心博弈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底线”虽然表现为约束,但究其实质,是特定领域内的某种一般规律,而这种规律,会确保这个领域内绝大多数主体的基本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突破底线,不仅损害的是他人的利益,也会一样损害自身的利益,突破底线者,并不会因为自身“挣脱底线道德约束”的行为,而获得额外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底线”,也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所有地产人、地产营销人,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攸克君相信,无论是开头提到的那种情况,还是去年3月的海报事件,或者是安排竞品项目负面信息的发布,都只是极个别项目的不当行为,并不能代表某种风气。但是,负面习气,不良思潮的形成,从来都是点滴成冰,因此,对于这种“不良迹象”,地产界要坚决斗争,不能宽容更不能纵容,一有苗头就应该予以揭露、回击,绝不能任其蔓延滋生,污染整个业界。

 

价值观不容讨论,底线必须坚守。

 

         

相关知识

地产营销要讲“底线意识”
直播达人秀+地产综艺秀!雅居乐地产解锁线上营销新玩法
数字化营销疯狂来袭 中介结盟抵制地产开发商
数字化营销疯狂来袭,中介结盟抵制地产开发商
帕莱德教你:门窗实体店有什么营销办法
思为科技助力越秀地产迈入地产数字营销新时代
楼市资本论:德信地产数字营销的艺术,1.2亿房源秒光
新春走基层!济宁高新区各街道守牢基层安全底线
做生意要有底线!海尔空调:好原料是底线,好空气是起点
德信地产数字营销的艺术,揭淘抖1.2亿房源秒光背后

网址: 地产营销要讲“底线意识” http://m.zx3q.com/newsview358320.html
所属分类:开发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