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精英 博鳌论剑之二 | 我们与他们:关于地产未来的对话

观点地产网•

  

“我第一个感受是,现在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就好像一个大的海洋,里面有各类的生物。有很大的鲸鱼,也有很小的小鱼。但不管是大的鲸鱼还是小鱼,它都有生存的空间,那个光谱很宽。”

主持嘉宾:

全 忠  泰禾集团副总裁

讨论嘉宾:

孟晓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产证券化REITs课题组组长、汇力基金董事长

单伟豹  路劲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邓满华  香港兴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曹舟南  蓝绿双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董事长

唐学斌  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曾粤晖  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曾标志  雅居乐地产集团海南区域总裁

刘根智  美林基业集团执行总裁、Canvas创始人兼CEO

全忠:非常高兴能够主持今天晚上这个对话。我看了一下台上的嘉宾,成分非常丰富,既有孟晓苏总这样的参与到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制定的地产界最资深的专家和前辈,也有开发商代表,还有服务商代表,我想今天我们这样一个交流,应该是站在一个历史的节点上来看未来。

今天有三个题目,应该说内容比较丰富,可能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每个话题都分别展开说可能有点来不及。根据今天的这三个话题,看看每位嘉宾对哪个话题兴趣比较大,我们就可以重点围绕哪个话题进行发挥。

我们先按照会议的日程安排,先从第一个话题开始,“地产30年奇迹,那些我们珍视的传承和历史”。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地产市场化30周年,孟晓苏总见证了中国地产的发展历史,您感觉在过往的30年的奇迹当中,哪些是值得我们传承的精华?哪些是值得回忆的历史?

孟晓苏:其它两个问题是什么?

全忠:第二个问题是,理想在我,地产新一代改变的观念、模式和行为。

第三个议题是代际传承与地产再发发,道路阻且长。看看孟总最想对哪个问题发表您的观点?

孟晓苏:我觉得我谈第一个问题最合适,因为建国70周年,我是祖国的同龄人,改革开放40年,我是80年代就在中南海参与工作的见证者。房改20年,我是当年房改课题组组长,现在房改已经是21年了,因为当年的房改方案发布是21年前的7月份,我看到观点杂志也是从2001年开始就涉足房地产业,来支持我们,为房地产的发展鼓与呼。

谈到住房制度改革,应该说那是从80年代中央的改革开放指导思想下,房地产业是当时的国家体改,以及其他的几个主管部门发力,推动成功的一次改革。在房改之前也有一些前奏,但是这些前奏没有形成主流,直到1996年,那时候由于国家经济出现了低靡,出现了第一次产能过剩,启发人们思考如何拉动经济的时候,是我们这些人提出住房建设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这个观点被朱镕基总理所接受,接着就由当时的四个主管部门,包括原国家体改委、原国家计委、原建设部和原国家科委,以及中房集团共同组成的房改课题组。由一些老领导和大专家当顾问,由我担任课题组的组长。我们吸取了国际上的经验,通过一年半的努力,写出了房改的课题报告。在1998年年初送交国务院之后,7月份就发布了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文件,启动了轰轰烈烈的住房制度改革。

这次住房制度改革把住房商品化和市场机制引入到住房建设和住房分配领域,中国老百姓从此居住得更加舒适宽敞,生活得更有尊严。而房地产企业也由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回顾40年的改革开放和20年的房改,有人问我能不能用一个词汇来概括。我就想起了习主席讲的“倒逼”这两个字,或者四个字叫“倒逼机制”。

40年前是安徽农民讨饭倒逼出了农村承包制改革,40年前是广东居民逃港倒逼出了对外开放。后来是计划经济,使中国经济走向了绝境,倒逼出了市场经济改革。而房改是由于福利性分配造成各个单位连维修基金都支付不起,倒逼出了住房制度改革。

房改现在已经21年了,我们看到这个伟大的变化,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面对着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所以希望我们的地产精英能够努力奋斗,通过博鳌论剑更好地磨炼自己,为这个行业的持续发展继续做出努力。

全忠:谢谢孟总,孟总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确实帮我们一起回顾了一下住房改革制度的历程。单伟豹主席也是香港地产商的代表,也是现在参与到大陆非常多的地产开发,我想请单主席也谈一谈,从您这样一个既了解香港市场,也了解内地市场,也参与和见证了内地房地产的过程,您对过往30年,对当下以及未来有什么看法?

单伟豹:讲过去还是讲将来?

全忠:都可以,您愿意讲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可以。

单伟豹:路劲集团一开始在中国是做公路投资,2003年才开始做房地产,现在做了16年,过去这16年,我觉得在中国做房地产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平均的利润率都在10%以上。银行贷款虽然有难度,但是还是贷得到,房地产都是先钱后货,所以这个行业我觉得和任何其它行业比还是非常好的行业,可以继续做下去。

我看了美国、香港的房地产做了那么久,都没有什么时候不大好,在中国也是,我是2007年开始参加博鳌论坛的,每隔一两年都会有拐点、冬天这样的言论提出,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大的真正的危机发生在房地产行业。所以对未来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15万亿的市场,一个公司做不到1000亿,你只要做得好,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全忠:谢谢单主席。我们也都知道房地产是一个准金融行业,没有金融业对于房地产的助力和支持,我想我们的房地产事业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大,曾总是建银国际金融公司的总经理,您既是银行系统,又是平时在香港的嘉宾,我想您从金融的视角来谈谈地产这30年的发展,包括您对未来地产行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视角,也可以跟我们讲一讲。

曾粤晖:谢谢全总。相信从主管上每个人都觉得明天更好,我更加如此笃信,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在共同的努力之下,所有的机制都在一个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地探讨,不断地研究,总结经验,继续前行。

金融在今天的生活里应该说是为我们地产行业服务的,无论是在它的各个端口、触角,结合到资本市场,可能从投资、上市,到一系列的顾问服务,我们都在寻求着更好的机会,能够为地产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非常荣幸,我的左手边坐着一系列的老师和行业的前辈,右边坐着朝气蓬勃的产业新锐,今天一天我都跟刘根智总在一块儿,能够感觉到这种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所以无论在任何的环境中,我都相信只要我们心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把它付之努力,无论是在金融行业还是在地产行业,我们相辅相生,不断研究探讨,去寻找更好的角度,从而打造出一个更好的明天。因此,我希望能够共同努力,有更好的产品服务,能够提供给在座的地产业界的朋友。

全忠:谢谢曾总。我们今天也听到了彩生活集团的唐总对于彩生活所代表的物业服务的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您站在整个地产这几十年的发展,包括当下我们物业管理、物业服务所在的这样一个既有科技的导入,又有业主的价值的再发现,您怎么看待物业服务这一块的现在和未来?

唐学斌:谢谢主持人。我是1992年进入房地产行业,应该说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的脉络还是非常清晰的。应该说整个房地产为改善中国人的人居环境做了巨大的贡献。

我今天因为是做物业管理,我想代表另外一个视角,代表业主的角度来看一看我们这个行业。

我感觉现在老百姓的住房,有房子住这个问题,我们是解决得比较充分的。但是房子好住的这个问题,我认为真的还是任重道远。

一方面我们的房地产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很多房子存在比较多的设计方面的问题,存在一些功能不足。比如说我们很多小区,很多老年人需要活动的场地,但是几乎没有人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很多社区跳广场舞就成为一个很大的矛盾。再比如说孩子玩的地方我们也很少考虑,再比如说养宠物的问题,怎么保证小区有一个好的环境,这些问题都考虑得非常少,所以这个房子在住的过程中,总感觉到它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在我们的规划设计环节,就应该进一步考虑这个房子到底是给谁住,10年以后它会有什么变化,如何能够应对这些变化。我觉得这可能需要我们房地产界的同仁要想更多的办法。

第二方面就是质量的瑕疵非常多。特别是那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我们很多的质量非常差。比如说防火门,很多的防火门就像纸糊的一样,质量非常差,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一个房子用一段时间以后,这些门窗就歪歪扭扭,恨不得要掉下来,给后续的物业管理造成非常大的困难。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比如说管材、线材用的不行,还有一些设备有问题,如果说质量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未来这个房子在住用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矛盾和问题。

第三是配套的问题。现在我们很多的配套是一种自然生长的状态,很少有非常完善的规划,所以老百姓真的想要的一些需求,可能无法满足,但是又提供了很多并不是大家所要的服务在里面。所以需求和供应不对称的问题,在很多的配套方面是很普遍的存在。所以现在我们也看到尤其是商业受互联网的冲击,未来配套这一块如何能够确实围绕未来的人居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要做更多的思考。

最后一个是关于物业管理本身的问题。中国的物业管理之前一直都是作为房地产的售后服务这么一种形态存在的,所以大家对它的认识就是,它是一个服务部门,是一个“擦屁股”的机构。彩生活2014年上市以后,绝大多数开发商意识到物业管理是未来存量时代的一个重要的资产,这个资产未来在社区的大数据、社区服务方面有很大的潜能,所以现在大多数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把物业管理作为一个主业,作为一个重点的行业在发展,在分拆上市。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现象。

但是我想这个行业有一些问题是需要我们行业所有的同仁都去努力的,第一个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法规还是不太明确,我们现在很多的问题并没有把责任主体明确清楚,比如说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物业管理没做好,但是很可能是因为这个责任主体根本没搞清楚,所以大家把这个屎盆子扣到物业头上。

我认为未来业主应该成为社区问题的真正的主体,他把这些责任委托给物业公司来进行处理,这个逻辑关系就比较正确。否则我们发现现在物业管理很容易陷入到一个定价机制失灵的问题。一个物业费定下来可能10年乃至20年不能变,因为业主认为我交了物业费,你就要给我提供所有我要的服务,但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个社会不断地在进步,费用不断地在变化,你怎么可能不涨价呢?但是这个机制为什么会失灵?

另外一个,现在物业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业委会、业主大会这些机制都有很多的操作的问题,这些都会带来行业的很大的问题。当然还有我们物业公司本身的问题,小的物业公司非常多,全国有十几家物业公司,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未来想办法推动政府制定法规、制定政策,推动行业的整合,推动各个法律主体责权利关系的明确,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我们能够让房地产更好地让人住好要做的一些工作。

全忠:谢谢唐总。唐总发言当中我听到了非常高频率出现的一个词是“未来”。但同时您提到了很多物业管理现在的无奈、困惑,或者说法规不健全的问题,这跟我在20年前在万科的时候听万科物业的人讲的话题很相似,说明很多问题20年没有得到解决,包括定价权的问题等等。由此可见地产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但是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接下来有请香港兴业国际集团的邓总,我也想听听您对地产30年奇迹,您觉得哪些传统值得我们继承?未来哪些模式、观念、行为我们应该做一些比较大的调整和改变?

邓满华:其实这个问题刚才有一位嘉宾已经讲过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可以秉承我们公司的一个核心价值,就是“非同凡响”。

我刚才在看,台上各位嘉宾在讲的时候,下面的同行都在看手机,所以我也不知道我等一下讲的时候,大家是看着手机,还是在听我讲。我希望能够讲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我今年是第一次来参加博鳌论坛,如果主持人允许,我就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这两天过来这边,我感觉我的收获很多。我们公司今年成立40年,前20年我在香港操作比较多,后面20年我们公司进入内地发展,所以对香港和内地的行业进度有一点感想。今天听到一个数据说内地有3万多家开发商,这个数据很惊人,肯定里面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我第一个感受是,现在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就好像一个大的海洋,里面有各类的生物。有很大的鲸鱼,也有很小的小鱼。但不管是大的鲸鱼还是小鱼,它都有生存的空间,那个光谱很宽,所以我觉得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说一定是鲸鱼才能生存,或者是小鱼才能生存。我也看到这个行业真的是百花齐放,每天都有新的形态出现。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今天我也跟一些媒体交流,他们给我提了一个问题,过去三年或者是未来一年的挑战怎么样。我相信大家都有体会,从40年前我开始参与这个行业到今天,我相信未来40年,没有一天行业里面没有挑战。其实每个行业都有挑战,我们这个行业因为牵涉的环节很多,所以那个挑战更大。问题是你要把挑战作为这个行业的一部分。就好像我们要喝水、要呼吸一样。但问题是你怎么去面对挑战,从我们公司40年的历程来看,我们曾经做过的项目的类型,在香港我们那个地块是1万亩,是全香港最大的一个项目,我们公司不是最大的公司,在香港相对还是比较小的,但是一个单一的项目的面积是最大的,面临的挑战也很多。

十多年前我们在上海南京路拿了一块地,是100亩的地,相对我们在香港的地是很小的,但是那个项目在上海的城中心,那就不容易了,我们要动迁3000户,涉及1万人,所以公司里面面对一些很多人没有面对过的挑战。我们是怎么去处理的?

总结下来就是两三条,一是回到我们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非同凡响,简单来讲就是创新,你不走人家走过的路。每一趟都要有一个新的方向,这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40年下来,每一个项目都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第二个核心价值就是尊人重土,我们的受众、买家,我们的每个同事,我们的施工单位、顾问,我们对他们都很尊重。每一个项目的地块都有它的特色,你过去能够运用的手法或者是解决的办法,每一块都不一样,你要对每一块拿下的土地都要很尊重,要去研究它,把它做到最好,这样做下来,我们再提出质量第一。

在过去5年,我们在嘉兴有一个做法,我们在还没有开卖的时候,把所有的材料都做成样板,把我们的施工细节都给购房者看到。我们很多公司可能会经常收到客户的投诉信。但是我收到很多表扬信,专门表扬我们的团队,我觉得这是不容易的。我们不一定是做到最大、发展最快,赚钱最多的企业,但是我们希望每天都做到最好。你要做好就要花钱、花时间、花心思。

刚才主持人问未来怎么样,明天就是今天的未来,今天就是昨天的未来,真正的未来怎么样我不肯定,但是按照我们过去从昨天到今天,我们能用的办法,我们觉得面对未来还是应该是管用的。

全忠:谢谢邓总充满哲思的思考。我听到您的经验总结就是创新、用心等等,这都是值得传承的一些好的品德和好的做法,包括您的企业的价值观,非同凡响。接下来有请蓝绿双城科技公司的总裁曹舟南总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对房地产的历史和未来的理解。

曹舟南:非常荣幸,我也是第一次参加博鳌房地产论坛,刚才几位前辈都讲得非常好,刚才唐总说完,我跟他说,我说你讲了一句实话。此时此刻讨论这个行业,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也特别有价值。

中国房地产行业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确实当下和未来,我们还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一方面这20多年好多企业从几个亿销售额到十几亿、几十亿、几百亿,从上千亿到几千亿,从几个项目到十几个项目、几十个项目、上百个项目,甚至几百个项目。中国文化里面很有意思的一部分是积极向上,我不知道哪个行业始终这样滚下去,这是不符合逻辑的。

中国的城镇化已经接近60%,好多城市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70%甚至80%,核心城市优质土地越来越稀缺。刚才讲到我们有这么多房地产企业,怎么办?这个行业从今天来说,严格来讲,到今天还是靠天吃饭,这个天是什么?我们的土地政策、销售政策、金融政策,后面到底怎么办?我从业也很长时间了,也运营过绿城中国很多年,我在过来的路上一直在思考,以后到底怎么办?我给大家的建议有三点:

一是做实,把这个行业,把每家房地产企业重新定位到制造业和服务业,踏踏实实地把产品品质做好,这是正道。这个行业到今天可以还非常粗犷、粗放,甚至粗陋。哪个企业敢说自己的房子做到不漏水的?没有一家敢这样说。为什么?做得太浮躁了。你如果踏踏实实做10个项目、20个项目,这是没问题的,这又不是什么高难度、高科技的技术问题,但是你做得太大了,几百个项目、几千亿销售额,非常浮躁。

后面怎么办?第一步就是踏踏实实做实,把产品品质做好,把服务品质做好。你把企业定义为制造业,我们的产品就是房子。我们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客户,你买的房子渗漏水,电梯噪音,这种质量通病到今天还是比比皆是。所以我认为这本身的问题和毛病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品质没过关。

还有一个服务品质,客户买了你的房子,围绕基本生活保障展开的基本服务,包括我们的基础物业服务现在做到什么水平,在我们的园区里面围绕生活展开的餐饮中心、超市、洗衣店、理发店、健身中心,运营非常健康的并不多,这就是这个行业的情况。所以我认为下一步最好的应对办法,踏踏实实地把产品品质做实,这是一点建议。

第二,做稳。前面讲了城市化率到这个水平以后,僧多粥少,你要获取优质土地的可能性越来越低,现金流又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金融调控政策在逐步收紧,所以如何做稳,我建议确实要去杠杆,确实要提高我们自有资金的投资能力,当然这个问题也挺难,刚才讲了,某个公司销售额到了上千亿、几千亿,你要他倒回来,对投资人怎么交代?员工怎么交代?我今天敢说哪些房地产龙头企业率先走出来,我做稳、走出来,我相信这个企业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最伟大的企业之一。

第三,做慢。不能再这样高周转,今天的高地价的模式已经不支持了,同时以高周转来支撑你的现金流,在做实做稳的基础上一定要做慢,真的需要研究,已经到了兵临城下,你不得不考虑这几点。

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讨论,我讲几句实话,否则我认为这样的会议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全忠:谢谢曹总发自肺腑的给业内同仁提的建议。刚才曹总讲的时候我也在想,我们这个房地产企业也好,房地产从业人员也好,很像是一个舞者。好像做了房地产这一行,就有点像穿了红舞鞋一样,停不下来。同时房地产行业又是受政策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又像戴着镣铐跳舞。

第一是穿了红舞鞋,不能停,第二是戴了镣铐跳舞。第三,现在都是规模化、集中度高,大企业、千亿企业越来越多,这又有点像大象跳舞。所以从这三个角度来看,房地产业确实走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需要我们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一起来发自内心的谈点真知灼见,一起来探讨行业向何处去。

今天还有一位嘉宾是来自雅居乐海南区域的总裁曾标志先生,雅居乐在海南也是有非常多的项目,也是一个全国性的公司,从您的角度,您怎么看待地产企业的过去以及未来?

曾标志:大家晚上好,这个酒店虽然是绿城的地盘,我们也算半个东道主,因为在清水湾大部分的项目都是雅居乐的,也欢迎大家来到海南,欢迎大家来到陵水清水湾,这是一个好地方,今年海南这么热,清水湾这个地方比海口要凉快,晚上都挺舒服的,也算为这个区域做一个广告,欢迎大家来到清水湾,也欢迎大家去雅居乐指导我们的工作。

刚刚很多前辈、同行讲得很多,今年是第19届博鳌房地产论坛,我之前来过几回,但我今天感觉这一次参加论坛的行业越来越多,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房地产上下游、房地产相关产业的一个聚会,包括在台上的领导,有物业、地产、科技、金融的代表,确实说明一点,房地产行业关联企业越来越多,关注度越来越高。

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地产人不太愿意被关注,总觉得目前越被关注越难受,都在偷偷摸摸的,尽量低调一点。但是也说明一点,大家都在关注房地产行业,确实这个产业对社会方方面面影响太大了。

另外一点,今天大家讨论很多,感觉目前这个行业碰到了很多的挑战和问题,甚至于大家可能觉得是最艰难的时刻。但是我个人一直比较坚定,我觉得中国房地产的未来还是很光明的,前途还是不错的。原来买块地,这个位置好,地价便宜,怎么盖怎么卖怎么赚钱,这样的时代肯定是过去了。

大家看到现在卖房子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多是精装修,甚至是高科技含量越来越多了,包括我们物业服务,应该说要求的元素也是越来越多了。所以我想有一点,应该说未来可能对社会方方面面,对我们地产人、地产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所以也是对我们的一个挑战。

我在海南的时间比较长,对海南比较了解一点,可能大家觉得海南房地产业目前碰到的问题是更多的,在座的很多地产企业前几年在海南设了区域公司,应该说这半年时间陆续都退出了,撤到广东去了,可能大家对海南房地产的未来看法、争论更多一点。

我不是海南人,但是我来海南已经19年了,应该说海南是我的第二故乡,对海南也很有感情,在这里我也呼吁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来共同塑造海南房地产行业的好的形象。坦率来说,过去十几年时间,应该说海南这么宝贵的资源,不管是空气还是土地,原来一些小项目、小公司,真的是粗制滥造,有点糟蹋了。

据我们了解,政府高层很多领导对海南房地产业这种情况也是颇有微词的。海南这么好的地方,搞一些小户型,几十平米的,卖得很便宜,成本很低,卖的价格也很低,管理得很差,应该说这一点是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对海南房地产业意见最大的。所以海南后来提出搞大户型,不允许建小户型,也是要求海南建高品质的好项目。

所以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大佬一起为海南房地产业的未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觉得在座各位大佬也有义务塑造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正面形象。很多时候觉得房地产从业人员有点像过街老鼠一样,房地产行业也有点不是特别敞亮。但是我们不管是为社会做的贡献,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是税收的贡献,做了这么多的贡献,为什么行业形象碰到了这么大的问题,确确实实需要我们一起思考和努力。

全忠:谢谢曾总,曾总很有海南人的主场意识,代表海南的开发商欢迎大家。

今天还有一位嘉宾没有发言,是来自美林基业集团执行总裁刘根智总。我看刘总的外表,我感觉您应该是第二代。

刘根智:是。

全忠:所以是地产行业的新一代力量。我觉得议题二特别适合你来谈论一下,“理想在我,地产新一代改变了的观念、模式与行为”,请刘总就这个话题跟我们聊聊。

刘根智:我从小是在外国长大的,我身边很多的二代都不会选择回国,回到家族企业工作。我为什么会选择回来呢?首先我认为房地产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平台,家族有这样的平台提供给到下一代是很难得的。我认为年轻的那几年很快就过去,反正我出去打工也好,自己创业也好,回家族企业也好,我认为可以得到最大的收获,其实还是回到自己的企业,因为房地产行业接触到的资源非常多。

我回到企业之后,我的理念就是在原本的企业的基础上,同时我也可以创业。美林基业集团一开始从单纯的做住宅,到现在也是做房地产,但是也已经多元化了,现在进入购物中心、写字楼、文旅地产等等方面。我回来这几年,我发现过去的20年房地产行业快速的发展,围绕着如何做到更大、项目拿得更多,但是品质这方面就忽略了,同时售后方面,特别是物业这一块,它确实代表着集团的品牌,一个项目如果没卖完,肯定物业管理很漂亮,卖掉之后又是另外一个状况。现在我们开会讨论新的项目如何定位,这个产品怎么研发,销售的意见肯定是要有的,因为客户接受哪些产品,他愿意付钱买什么产品,我们肯定要了解。同时我们的物业反馈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才知道每一天业主需要的那些小的细节。所以我认为未来房地产也是有很多机会,但是确实质量品质、服务品质必须要做踏实、做精。

全忠:刘总您是90后还是95后?

刘根智:1990年的。

全忠:结婚没?

刘根智:结了。

全忠:从刘总身上可以看出来,地产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已经有一批二代在接班,他们这批人的特点是从小在海外留学,说中文没有英文流利,他们对于传统的他们父辈打下的江山,可能有他们新的理解。从今天台上的8位嘉宾来看,既有孟总、单主席、邓总这样老一辈的地产人,也有像刘总这样的新生一代,我觉得从我们台上的构成来看,我觉得既看到了我们地产行业辉煌的历史,也看到了充满了希望和前景的未来。

我们在海南,在三亚,在观点机构提供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探讨的平台上,大家一起回顾了历史,也畅想了未来,也给同业人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值得共勉的思路,我想今天晚上我们这样一个小小的思想的碰撞和火花,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但是我相信其中精彩的部分仍然会留在每个人的大脑里面。

我们这场精英对话就此结束,谢谢。

(本文转自于观点网博鳌论坛,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相关知识

地产精英 博鳌论剑之二 | 我们与他们:关于地产未来的对话
现在与过去 二十年的对话
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高杠杆“资本游戏”难以为继 未来从供给端进行改善
德信胡一平: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更多关注增量市场
走进 2020 博鳌房地产论坛,“一个架在火炉上烤”的论坛
张来与观点对话:复地产发的赛道 | 博鳌20年
观点与吴凯盈对话:华平房地产投资逻辑 | 博鳌20年
阎镜予与观点对话:产业地产要有定力 | 博鳌20年
贾康:中国真实城镇化水平约50% 发展前景可观
博鳌快讯 | 沈建光:从限购的情况来看 房地产还是供小于求

网址: 地产精英 博鳌论剑之二 | 我们与他们:关于地产未来的对话 http://m.zx3q.com/newsview3494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