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机制,缓解更多人住房困难

完善政策机制,缓解更多人住房困难-中国网地产

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 曹伟摄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困难。全国人大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孙景南在走访中发现,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政策落实的体制机制问题。为此,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带来了关于对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给予相关政策支持的建议。

“目前,保障性租赁住房对新市民保障能力有待提升。”孙景南说,一方面,顶层政策依据不足。政策性租赁住房界定“标准”为新市民、低租金和小户型,但是对上述“标准”缺乏细化和量化的指标约束,各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难以把握。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仅靠政府性资金难以为继。但由于项目短期资金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改造项目一般在10年以上,新建项目需要40年以上,且收益率较低,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方面需要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孙景南还提出,公租房保障需进一步优化。货币补贴发放力度和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政策明确新就业无房职工主要是新就业大学生,未涵盖新市民;退出机制不健全,国家层面尚未出台住房保障条例,退出环节缺少有效的强制措施和惩戒手段,即使通过司法强制执行,周期长、成本高,实际效果也有限,影响公共资源的公平善用。另外,共有产权房制度也亟待完善。目前尚缺乏国家层面关于共有产权保障房方面的规定,共有产权房未明确作为保障房的一个品种享受相应政策。

如何破解政策性障碍?孙景南认为,应加快立法,尽快研究制定《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和《住房租赁条例》,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租赁住房、重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上位法支撑。

在优化公租房保障上,孙景南建议,修订完善《公租房管理办法》(住建部第十一号令),结合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要求,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补贴细则;进一步完善租赁补贴政策,逐步扩大租赁补贴发放范围,适度降低租赁补贴准入门槛,完善梯度保障政策;在充分保障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城市创业人员、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特殊艰苦岗位劳动者以及重点产业职工等新市民逐步纳入租赁补贴发放范围。

孙景南还建议,尽快出台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特别是对涉及项目的土地、规划、建设、金融、税费、运营等支持政策予以明确,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支撑。

通讯员 宁人宣 南报融媒体记者 许琴

(责任编辑:汤晓妍)

相关知识

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政府工作报告: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总理报告首次提出,今年要帮这些人缓解住房困难
邹琳华:缓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 助力城市人才战略
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房住不炒”,将加速供给端改革缓解住房困难
住建部:出台住房租赁条例 完善长租房政策
今年楼市怎么走?努力帮新市民和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
解读|今年楼市怎么走?努力帮新市民和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
住建部:完善调控机制,住房和人口、土地、金融政策形成合力
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房住不炒” 将加速供给端改革缓解住房困难

网址: 完善政策机制,缓解更多人住房困难 http://m.zx3q.com/newsview296522.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