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新政落地,最先受益的是……
政策内容:符合天津产业发展定位的企业外地员工,且名下没有天津房产,不需要2年社保,即可在全市范围内购买新房或者二手房。取得产权证后,3年内不得出售。
各区政策会有区别,具体咨询所在镇、街道。目前确认已实施的:北辰、红桥、西青、和平
实际上,哪个区实施并不重要。因为只要通过这个政策获得购房资质,全市的房子都可以买。西青没有实施,换份工作不就行了吗,盖个章的事儿。
房价会涨吗?
除了2016年楼市大年之外,天津新房的供应面积一直大于成交面积。换句话说,从2017年起,新房库存积压的越来越多,环城和市区有的房子熬成了现房售卖。
其他城市都可以查询房产备案与销控情况,然而天津不可以。
库存量这么大,想涨,不可能。
错。
数据害人。因为数据掩盖真相。
2016~2017年,趁着楼市疯长的劲儿,野猫野狗去了都找不到食儿的远郊地儿,成交了很多地块,比如××新城(×3)、×创×××、××××××园,这种地儿的房子地缘客户有限,非地缘客户又不来,当然也卖不动。卖不出去的房子能叫库存吗?叫积压、叫负债,应该上拼多多的。
有些盘,天津特有落户盘,一半以上是30多平的小户型。本地人去售楼处,销售会瞪大了眼睛看着你,这么大坑都看不出来?枉为本地人。这不算是天津的库存,算是整个北方(除天津)的库存。
有些盘或是区域,位置是环内,但是名声坏了。一堆盘围着×××建,就怕下雨或是天气闷热……老业主还在水深火热中,投诉挤满了政府留言板。这只能算半个库存。
把这些数据剔除后,你会发现好像剩下的那几个区域,库存也不是那么吓人了。如果再细分到每个具体的区域、具体的楼盘,你会发现只要控制好卖地节奏、推盘节奏,怎么有的区域还有涨的可能呢?
比如孤盘项目融创的南开宸院,南开刚需盘没几个,价格便宜的只有它。它周边再出新地盖房,供应也有限。
比如房源卖一套少一套的华苑西,万科紫台清盘了,格调又不降价,只剩下联发。
比如北辰的御景宸院。哦,不对,这个五个项目月就清盘了。
然而,这些区域的涨,也不是因为政策的原因。
总价有点高!
不是这次政策调整受益的人群,或者说,
不是新天津人喜欢的菜。
那政策调整,哪些菜更受益呢?
150万以下的。
比如西青宾水西(市级明星版块)。
比如津南海教园(市级明星版块)。
比如南站(区域级明星版块)。
比如武清南湖(区域级明星版块)。
比如滨海生态城(市级明星版块)。
这些会有利好,会是热点。
但,也仅是次热点。
大热点,是市区二手房。确切地说,上三区的二手房。下三区的房子,地缘性太强,在外地人心目中的IP不够大。
2020年,天津二手房成交
6成来自于外地人、新天津人;
6成是150万的老破小。大部分在市区。
尽管市场传天津市场有多惨,二手房降价70万卖不出去;尽管下三区刚需化,单价仅需2万多;环城不锈钢化,总价越来越低,但是2020年二手房成交量反而比2019年上涨了14%,近4万个买房人选了二手房。
大部分天津媒体是不讲二手房的,几乎不调研二手房。调研二手房顶严寒冒酷暑爬上爬下又苦又累还不好摸准市场,哪有看新房时有人端茶倒水美女帅哥伺候的尊贵体验。当然,主要是新房业务好挣大钱。二手房逮着一个客户跟一个月,买了100万拆间,分个两三千,吐血。
最主要的是,这次政策调整,有致命的12个字——
取得产权证3年内不得出售
现在市面上的新房大多22年、23年交房。假设22年交房,拿到房本1年,再等待3年,相当于限售5年。
而二手房呢,房本即买即办。
新天津人的购房意愿+政策设计,会把一部分政策受益人群推向二手房市场。
部分二手落户房会稳,部分会涨。比如河西落户次新房,小海地那块的几个。
我认为这是政策的一个巨大BUG。
冒着风险出了个政策,结果把需求导向了二手房,就挣点税费小钱,意义不大。
不如学习北三县,只放开新房,还能加快去库存。
相关知识
购房新政落地,最先受益的是……
解读丨靴子落地,9.14新政“暗藏利好”
深圳“最严”调控新政落地半月 “魔幻”楼市降温了吗?
深圳都市圈来了 这个区域或将最先受益!
深圳新政落地首周:上涨被遏制 楼市进入买方市场
深圳新政落地首周:房价上涨被遏制,楼市进入买方市场
深圳发布调控新政细则:离婚购房追溯3年婚史二手房成交或降三成
杭州东莞出台新政封堵漏洞 楼市调控再加码
郑州发布人才新政:最高首次购房补贴达到300万元
上海的楼市新政,更多的是一种善意提醒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93764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87207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87076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851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336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8160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31596
- 8泰安国悦山180平下跃美式风 23352
- 9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1818
- 10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