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楼市将进入黄金时期?房企稳拿地,房价被打“鸡血”上涨

#2020生机大会##闪光时刻 主题征文 二期#10年前我们自豪地说我国已经进入实体经高速发展期,因为那时候楼市饱和度并没有现在这么高。楼市经济可以说就是我们的主体经济。但是进入2020年的今天,我可以很遗憾地告诉你,2021年楼市经济依然是经济的顶梁柱,明年房价一样有较大的变数。

房价被打“鸡血”上涨

第一,各地土地出让金争相破纪录。

就2020年截至到11月初,全国已经有超过22个城市土地出让金累计超过500亿元,这一佳绩也刷新了历史新篇章。虽然,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各行业多少受到冲击。然而,你有发现吗?楼市作为固有资产,房价不跌反而涨,因为房子保值性在疫情下已经暴露在众人眼前,抗通货膨胀的地位也是无可取代。现在,疫情影响逐渐褪去,集中出让土地的城市不断增加,土地市场成交额也是持续攀升。这说明房企拿地积极性并没有下降,相反土地出让金也是持续上涨。而这都将影响未来房价的走势。

房子保值、抗通货膨胀

比如:在近10个月的时间里,一线城市的上海、二线城市的杭州土地出让金总额均已超过2000亿元,广州、北京、南京等7个城市土地出让累计收入都高过1000亿元,并且超过22个城市土地出让收入过500亿元。

原本,土地那是身外之物,农村小伙伴都比较熟悉的事,家里多少都有块自留地,可以供自家建房或者他用,而在城市土地却实实在在的寸土寸金,房企稳拿地大量输出资金,房价肯定受高土地出让金的“祸害”而上涨。

房价肯定受高土地出让金的“祸害”而上涨

第二,土地出让宗数规模大。

截止到第三季度,全国主要地级城市中,土地出让成交总宗数达到了981宗,规划在内的建筑面积同比上涨约0.8%,环比上涨近19.4%;成交楼面价为4262.47元/m²,同比上涨10.48%。 仅仅9月份,房企大佬万科就稳拿地13宗,总价近170亿元,而碧桂园拿地总价近150亿元,拿地金额达100亿元的房企并不少见。

土地出让宗数规模大

有人就在想了,土地出让金这么高,土拍出让土地也不少,那是不是未来房子建得更多,房源过多,房价不是会更低吗?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无道理。但是,亏本生意你会做吗?房企拿地你知道花了那么多钱,钱从哪里来?还不是从购房者身上撸羊毛吗,土地出让金越高,楼面价也跟着涨,建好的新房附加上材料费,中介含辛茹苦腿都跑断了,难道这些钱是房企自己出吗?怎么可能,这些早晚都是要消费者乖乖交钱买单的,那么房价在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蹭蹭蹭地往上涨了。

第三,你有见过房企年目标是下调的吗?

2020年1月~10月间,售房销售业绩超千亿的房企就有26家,比2019年又增加1家,销售额在百亿以上房企有147家。10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率均值为24.8%。显而易见,我们不仅看到了楼市土地出让金在刷新历史新篇章,同时房企销售额也是如百花争艳般夺人眼球。

恒大地产业绩高

恒大地产,9-10月为期一个月时间里销售额高达1819.7亿。相当于到10月底,恒大集团年内累计销售总额已经到达6325.9亿,完成年销售目标6500亿的97.3%,比2019年销售目标6000亿元提高了500亿,而2018年恒大销售额才5513.4亿元。

看看人家房企,不仅年年目标都提高,而且业绩也是年年发大财。我们从表明上看,只看到恒大作为房企,其营销方式确实厉害,然而深入分析的话,那就是作为房企的他们看到的是市场需求是不断上涨的。也就是说买得起的人照样买房,只有买不起的还在奋斗,或者干脆不买。所以说,楼市需求不断,房企拿地也不断,重点是人家业绩就没有下跌过,你能拿房企咋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房价一天高过一天。

楼市经济作为实体经济,影响着各行各业

综上所述,楼市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今天,不仅影响着你我他,而且也影响着各行各业。有人说期望房价下跌,但你又有想过吗?房价真跌了,那么地方经济肯定是走下坡路,因为楼市早已牵连各行业,作为产业产业链的龙头,房价只会是稳中慢涨,打“鸡血”般的空前上涨或将不再。所以,我认为2021年房价会继续进入黄金期,未来房价大变局就是房价还是涨。你说等房价跌了再买,那也无妨,继续无房就好。

相关知识

2021楼市将进入黄金时期?房企稳拿地,房价被打“鸡血”上涨
地产人狂打“鸡血”房企拼量拼价抢收“金九银十”
新一轮楼市调控收紧:多地房价过热 城市间分化加剧
房企融资井喷 加紧“回血”补地
楼市“艰难期”在明年?新规下,专家预测:2021年房价将超乎想象
因城施政:一地限涨不超5%,另一地却鼓励房企打折?
地产人四季度狂打“鸡血” 房企拼量拼价抢收“金九银十”
2021年预测:房价上涨5%!?
2020上半年,30家房企拿地共 8千亿元,下半年房价要“变
紧张后的放松:房企融资井喷 加紧“回血”补地

网址: 2021楼市将进入黄金时期?房企稳拿地,房价被打“鸡血”上涨 http://m.zx3q.com/newsview23693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