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出台全省首个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方案

斗门黄杨河湿地公园风光秀丽,成为居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南澳村河涌,国家级非遗斗门水上婚嫁上演。 南都记者 吴进 摄

南澳疍家河涌,水上婚嫁花船驶向幸福的彼岸;接霞庄园,醒狮邀请赛提神振气;菉猗堂前,赵氏家族祭礼上演穿越千年的古风大剧……

从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南门村,到全国文明村镇南澳村;从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莲江村,到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石龙村。这些以生态宜居著称的村庄,成为斗门举全区之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近日,《斗门区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提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对标对表浙江经验做法,分步推进,久久为功,用5年时间全面推进“五大工程”,将斗门打造成为具有“净治美韵”特色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样板。

  “四净”

确保示范村建设全覆盖

“农房修好了,厕所整洁了,连垃圾都能分门别类进行处理,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村委会主任邓昔强漫步在村里,看着村子里一个个垃圾分类回收箱和处理厨余垃圾的厨余机,感慨万千。

无独有偶,近日,白蕉镇八顷村的村民们在晚饭后出门活动时发现,村口的道路新安装了数十盏美观光亮的路灯,夜间出行变得更方便了。

莲江村与八顷村的例子,是斗门区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任务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斗门区已打造各级各类示范村(居)61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1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区2个,逐渐形成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全域乡村振兴新格局。今年,斗门区按照“广东特色精品村”标准,全力打造12个区级样板村,开启斗门“乡村振兴”3.0版本。

《方案》提出,确保“十村示范、百村建设”行动示范村全覆盖,实现村道净、河道净、田园净、院落净。

《方案》明确,创建一批样板村居,打造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省、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区。继续推进莲洲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莲江村、红星村、石龙村、东安村)和斗门镇、白蕉镇2个市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新建乾务网夏新3村、莲洲镇北部4村、三乾片区3村、井岸黄杨片区3村、井岸黄金滨海走廊3村、白蕉美丽田园3村6个区级新农村示范片区,统筹全域连片打造。

  “四治”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名单,斗门区榜上有名,成为全省获此荣誉的三地区之一。

尊重历史,举措创新,惠及农民。全面保障“外嫁女”“外迁户”等群体权益,已成为斗门区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工作成效之一。

去年,户口在乾务镇网山村的“外嫁女”黄丽媚,拿到属于自己的集体分红;井岸镇草朗村的“外迁户”杨华标,也拿到了自1990年迁户进村以来,第一笔村里的分红。

多年来,农村“外嫁女”“外迁户”群体权益纠纷屡见不鲜。不少村民认为,既然嫁了出去,就不应该再继续享受“娘家村”的分红。此外,由于新生人口增加及外地人口的迁入,集体产权分配愈加不明晰。

去年6月,《珠海市斗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指导意见》和《珠海市斗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指导意见》正式出台,首次明确了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条件,规范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权益分配,有效解决了“出嫁女”“外迁户”“回迁户”等群体的利益纠纷。目前,斗门区已有376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率达97.66%。

《方案》提出,从土地治理、生态治理、产业治理、架构治理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方案》明确,实施基层管理共治共享工程,制定组织振兴行动方案,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农村党组织书记管理考核;完善农村治理工作体系,大力培育基层自组织和自治组织;大力推进基层平安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斗门。

  “四美”

打造“斗字牌”特色农产品

9月22日上午,2020年珠海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乡村美食节活动拉开帷幕。活动现场,12名今年首批评选认定的“珠海乡村工匠”获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其中就包括斗门镇大赤坎烧味海鲜餐厅第四代传人赵志文和乾务镇虎山金巢琵琶鸭第六代传人黄仲仁。

斗门区咸淡水交界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优质的本土海鲜和河鲜食材,成就闻名遐迩的斗门美食,吸引众多游客追捧。

乾务镇的“重壳蟹”“中国禾虫之乡”莲洲镇的禾虫、“上横黄沙蚬”都是斗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产物。“咸淡水交界的海鲜和河鲜,味道是最鲜美的。”乾务镇文化站站长周永燊表示。

最出名的本土食材当然是“白蕉海鲈”,这一条鱼成就了一个产业。数据显示,斗门区“白蕉海鲈”产量在广东乃至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注册“白蕉海鲈”商标,并成就了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白蕉镇获授“中国海鲈之乡”称号,2017年“白蕉海鲈”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助力珠海赢得“中国海鲈之都”国字号荣誉。

本土美食,水乡文化。《方案》提出,发挥斗门文化、生态、基础等优势,发扬传承斗门精神,打造“斗字牌”特色农产品,实现乡村农人美、农房美、农耕美、农味美。

《方案》明确,实施文化传承繁荣兴盛工程,制定文化振兴行动方案,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实现19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全覆盖;健全农村公共文体服务体系,每年举办文化节、体育节、旅游节、美食节“四大”节庆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农村文明乡风,高标准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

  “四韵”

打造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

珠江八大门,五道过斗门。磨刀门、虎跳门、鸡啼门和崖门,千百年来形成了斗门的海湾河口。大江大海、大河大桥、大堤大围……成为斗门区675平方千米内最基本也最动人的风景。

井岸镇内坭湾门径流丰沛,成为水网密布之地;白蕉镇内27条长逾82公里的河涌纵横,是咸淡交界独特水域的典型代表;斗门镇临虎跳门水道中下游,河海共盈、山水相间;乾务镇东临鸡啼门水道,西近崖门水道,南望黄茅海,水土孕育丰沛的河鲜和海鲜;莲洲镇内荷麻溪水道、横坑水道、虎跳门水道三江汇聚,成为斗门区乃至珠三角的黄金水道;白藤街道位于珠江出海口,河湖遍地、泥质肥沃。

“珠海尤其是斗门区,有着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曾如此称赞斗门独特的地理位置。

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也让斗门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有了更足的底气。《方案》提出,斗门要打造成为具有水乡之韵、山乡之韵、渔乡之韵、侨乡之韵的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方案》还明确,要优化现代农业布局,抓好东片区白蕉海鲈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西片区乾务大海环水产品养殖基地、南片区鹤洲大湾区供港供澳农产品基地、北片区莲洲苗木种植基地建设,促进差异化发展。加快推进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重点发展莲洲、白蕉、鹤洲北三大“核心区”和白蕉海鲈现代农业产业园、斗门休闲农业产业园、港珠澳现代农业示范园“三大产业园”,加快形成以“产城融合、科技创新、休闲健康、文化创意和生态旅游”为主的农业产业格局。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袁平峰

来源:南方都市报

相关知识

斗门出台全省首个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方案
斗门区全面推进“五大工程” 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横沥全域创建“美丽宜居村”,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宜昌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工作推进会在夷召开
首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张家口两地区分别入选国家级创建名单及上榜全国百佳!
乡村振兴成虎门社区发展新引擎
政经谭 | “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答记者问
投资96亿元!宜昌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40个项目开工
斗门新签约5个项目,总投资超160亿 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发力

网址: 斗门出台全省首个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方案 http://m.zx3q.com/newsview201747.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