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回天计划”临近收官,记者实探回龙观、天通苑有多少旧貌换新颜?

被称为“北漂第一站”的回龙观、天通苑变了一些模样。一直以来,“回天”地区难以摆脱各项负面标签,针对上学难、通勤难等问题,北京市有关部门在2018年推出了“回天计划”,2020年,这项改造计划即将收官。那么,“回天计划”具体是什么,“回天”地区真的离“桃花源”更近一步了吗?

“回天计划”迎收官之年

回龙观、天通苑一直以来被称为是“北漂一族”来到北京的第一站。对于真正居住在回龙观和天通苑区域的居民而言,社区真实地存在于生活之中。但其他大多数人对于“回天”地区的了解则是在于网络上的评价。

长久以来,“回天”地区被贴上了“拥挤”“杂乱”“交通不便”“居住条件差”“教育资源少”等各种标签,一时间难以摆脱。不可否认,“回天”地区人口众多,如何协调居住、交通、教育、医疗各项资源使其平均化的确是一大难题。

2018年7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至此,实施时长3年的“回天计划”落地,而2020年同样是该计划的收官之年,成绩单即将交出。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包括回龙观镇、霍营街道、东小口镇等)位于中心城区以北,是中心城区沿中轴线向北部新城延伸发展的重要拓展区域,同时也是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区域等。

文件提出,“回天”地区作为本市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大型居住区,近年来交通拥堵、公共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日趋严重,居民反映强烈。而“回天计划”的制定目的则是优化提升“回天”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有效解决城市发展的痛点。

霍营街道养老中心。李凯旋摄

同时,《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回天计划”的重点任务为系统配置教育资源、健全分层级卫生服务网站、完善养老体系、加快完善交通路网、不断拓展绿色空间等数项。据悉,到2020年,“回天计划”将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区域公共服务能力和品质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成为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

名校落子 交通改善

从上述文件来看,“回天计划”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若实施完毕,许多难题将借此解决。从教育方面来看,此前,“回天”地区的教学资源较少,且名校稀缺,不少家长也因此焦虑。作为孩子的重要“起跑线”,“回天计划”为两地区引入了名校资源和大量学位。

近日,市发改委批复了紫金新干线学校二期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据悉,该所学校在建成后,将与紫金新干线学校一期合并使用,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组成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人大附中昌平学校”。该学校将设置36个班级,提供1500个中学学位。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昌平学校。李凯旋摄

在此之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昌平学校也已经落地,其位于天通苑太平庄中街。《华夏时报》记者看到,该所学校位于天通苑社区内,学生上学格外便捷。针对教育资源,《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回天计划”规划实施的教育项目32个,涵盖幼儿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中学,项目正在推进中。

“孩子的困难”得到重视和解决之后,“大人的困难”如何解决同步提上日程。“西二旗地铁站早高峰”“天通苑地铁站早高峰”常上热搜,乘客为了通勤在地铁站入口排出“十八弯”的情况,入站时间格外长,且地铁车厢内因乘客过多非常拥挤。

“主要是早上8点到8点半的时候地铁站人比较多,但是天通苑站有两个入站口,都采用了分流的设计。如果在早高峰的时间段乘坐,入站时间大概在8-10分钟左右。但是8点半之后,客流就会减少很多,有的时候不需要排队。”家住天通苑在国贸上班的程程(化名)向《华夏时报》记者描述了她每日的通勤情况。

同时,记者也在近日进行了体验。记者在工作日于早上8时20分到达5号线天通苑站南入口。彼时,南入口需要排队进入。随后,记者步行至北入口入站,无需排队。在经过了安检等各项环节后,从入站口到坐上地铁大概需要6分钟。

“一般是在大屯路东站和惠新西街南口站有很多乘客下车,然后车厢就会空出来一大部分,也是有座位的。”程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可否认,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交通的全部难题。

“回天计划”则从另一方面对“回天”地区的交通进行了整改。2019年5月份,回龙观至上地自行车专用路开通。据悉,该专用路是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道,东起回龙观,西至海淀后厂路,全程6.5公里。

《华夏时报》记者亲自体验时看到,自行车专用路采用了潮汐车道的设计,并设置了自行车助力装置。早上9时,不少人骑着各种单车进入专用道,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从回龙观骑行至上地软件园,仅需要26分钟。而这条道路的设计则有效缓解了地铁13号线的拥挤,整个工程惠及约1.16万“通勤族”。

“回天计划”的脚步仍未停止,《华夏时报》记者从市发改委处了解到,其将在2020年推动76个项目。此外,在76个项目中,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最多,达到22项,包括林萃路断点疏通等。

摆脱“脏乱差”标签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关于“回天地区”的相关信息,常会发现“在回龙观、天通苑居住体验很差”的评论。然而目前情况到底如何?除去教育、交通两方面后,医疗、商业、居住品质同样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中西医结合医院现状。李凯旋摄

医疗方面,《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除了已经在天通苑落地的清华长庚医院之外,2020年相关部门将会对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瑞旗家园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等项目进行改造升级,提升日均接诊能力。

龙德广场商圈。李凯旋摄

而在商业方面,以天通苑为例,龙德广场、华联购物中心正在形成成熟商圈,满足人们的娱乐购物需求。居住品质方面,“回天”地区布局了东小口森林公园、太平郊野公园、养老中心等多个项目,在绿化上作出了不小的提升。

“之前的时候,社区情况确实不好,天桥上和马路边都是摆摊的,也有很多人搭建违建房售卖食物。但是这两年天通苑确实进行了很多改进,清理违规建筑,社区街道干净了很多。而且针对地下室租房和群租房也进行了相关治理。”居住在天通苑社区15年的尹先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华夏时报》记者在调查天通苑社区后发现,时值盛夏,社区的公园内有不少居民在休憩运动,街道也常见遮天的大树。楼下成片的葵花和月季虽然因近期的几场大雨濒临凋谢,但是仍能看到星星点点的彩色。同时,在年轻人心目中“喜闻乐见”的便利店也几乎是隔百米就有一个。至于格外关联民生的快递事业,《华夏时报》记者看到,绿色的丰巢快递柜和菜鸟驿站则是随处可见。

同时,不得不提,疫情爆发初期,由于“回天”地区外来人口较多,人们对于该区域的防控情况格外担忧。“我们是第一时间实行了封闭管理,然后迅速对测温设备和出入证等进行了准备,实行双证出入,每家每户去核实人员情况。”天通苑社区居委会一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的确,作为人员数量如此之大的区域,“回天”地区在疫情期间防控严格,减少了外界对于“回天”地区的担忧。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回天”地区的各项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居民的居住品质得到了不少提高,但其距离真正目标同样还有一段路程要走,这项民生工程在持续推进。近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合力推进“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既定目标和各项任务有序落实,确保对社会承诺如期兑现,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知识

三年“回天计划”临近收官,记者实探回龙观、天通苑有多少旧貌换新颜?
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加速落地,“回天地区”37项民生工程年内投用
"回天地区"将再添一所优质中学 紫金新干线学校二期获批
“回天地区”明确今年社会治理六项任务目标
林萃路通车 “回天地区”37项民生工程年内投用
“回天地区”加快推动农村劳动力安置用房项目建设
77个幼儿园、21个小学!回天地区控规公示!
天通苑将添产城融合新项目 天通科技园启动改造
北京回龙观立体公交场站开建
城鉴 | “码农之家”回龙观:背靠昌平,拥抱海淀

网址: 三年“回天计划”临近收官,记者实探回龙观、天通苑有多少旧貌换新颜? http://m.zx3q.com/newsview192891.html
所属分类:开发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