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2.0时代来啦!深莞惠地铁将互通,实现轨道上的都市圈!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布一周年。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自规划发布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就被寄予厚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这一年来,湾区城市的变化和发展我们也有目共睹。
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周年后,正值深圳特区40周年,国务院再发新规。
9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圳开展高品质创新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交通部不仅确认了多条备受深莞惠三地市民关注的跨市地铁、城际轨道,还直接划定了建设时间表!
业内不少人认为,这是深圳特区40周年的大礼包!但不管是大礼包还是新规,未来深莞惠地铁互通,产城融合,湾区城市的发展将迈入2.0时代!
交通强国建设深圳市试点任务要点
一、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
(一)试点单位。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贯彻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十四五”发展相关规划的衔接,修订完善《深圳机场国际航线网络布局规划》。加强国际航线、航班时刻和国际航权配置。在积极、渐进、有序推进国际航权开放的过程中,对与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定位相适应的国际航线航班所需航权予以支持。打造面向亚太、连接欧美澳、衔接“一带一路”的航线网络。建设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基地航空公司,培育本土全球网络型航空公司。
2.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四型机场建设,全面试行行业新政策、新技术,创新开展旅客全流程自助服务、行李全过程跟踪等数字化应用,积极探索地基增强系统(GBAS)、尾流重新分类标准(RECAT)和点融合等技术应用,大力提升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打造体验最佳的国际航空枢纽。
3.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空港平台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机场运营管理模式,探索机场运管委实体化、法定化运作,全面提升大型机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大湾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在深圳设立大湾区联合管制中心,推进大湾区机场群层面信息共享和协同管控。
4.推进航空物流发展,完善“卡车航班”业务,发展冷链、贵重物品等更高附加值的物流业态,丰富跨境电商业务类型,建立航空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快件集散中心。
5.积极发展空公、空海、空铁等联运服务,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实施24小时直接过境旅客和直接往返机组免办边检手续政策,探索“一检到底”、为粤港澳大湾区旅客提供便捷顺畅的运输服务。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深圳机场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深圳机场多航站体系形成,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深圳机场与全球创新型城市、欧美澳热点城市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国家节点城市连接的国际航线数量超过100条,机场国际旅客和国际货邮吞吐量占比分别达到20%和50%。体制机制改革和四型机场建设走在行业前列,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大型机场治理能力现代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服务水平和旅客体验位列全球同类机场前列。
二、都市圈轨道交通和站城一体化发展
(一)试点单位。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与周边城市协同开展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一体化规划,推进深惠城际、深大城际、穗莞深城际延伸段等一批都市圈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向周边城市延伸。
2.依托西丽、机场东枢纽建设,探索由地方主导的枢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模式。开展铁路枢纽用地立体分层设权、分层出让,推动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破解既有条块分割、衔接不畅等难题。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启动深大城际、穗莞深城际延伸段、深惠城际等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深圳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深圳14号线东延至惠州惠阳、深圳11号线北延至东莞长安、深圳22号线北延至东莞塘厦等跨市城市轨道项目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并启动建设。
通过3—5年时间,深圳6号线支线与东莞1号线黄江至深莞边境段完成衔接及贯通运营。西丽枢纽和机场东枢纽建设完成,形成可操作、可复制推广的枢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一体化工作流程。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交通和站城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机制进一步优化,衔接水平全面提升,支撑区域高效联动发展。
三、港口城市近距离内陆港体系建设
(一)试点单位。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完善深圳港疏港基础设施网络,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推动平盐、平南疏港铁路改造,加快平湖南铁路货场建设,启动黎光内陆港前期工作。
2.创新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疏港铁路运维和服务模式。发挥地方政府、港口物流企业、铁路运营企业等多元主体在疏港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等领域的主动性,优化运输组织流程。运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多式联运相关方信息,推动多式联运公共信息的互联共享。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深莞惠地区集装箱近距离内陆港体系运营模式研究、选址研究、疏港铁路规划方案研究,完成平盐铁路改造详规,完成平南铁路工可等前期研究并启动建设,完成平湖南铁路货场建设并投入运营。
通过3—5年时间,平南铁路改造完成,平盐铁路改造工程动工。与东莞就黎光内陆港建设达成一致,用地得到落实,完成黎光内陆港和平湖南至黎光铁路支线的前期工作。形成包含近距离内陆港规划方法、建设方式、运营模式、监管机制等在内的一整套成体系的技术成果。完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实现海关、铁路、内陆港、综合保税区等环节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多式联运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率显著提升。
四、高度城市化地区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及自由流收费体系建设
(一)试点单位。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深入研究以机荷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关键技术,打造集桥、隧、路为一体的高速公路网复合格局。
(1)探索形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复合利用的技术标准。采用桥梁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提出适合城市桥梁上、下部结构模块化建造的合理连接方法及构造,形成包含集构件拼装、实时监测、智能控制等多套系统的一体化架桥机装备设计方案。
(2)以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为基础,以BIM模型为核心载体,打造机荷高速公路数字孪生体,建立智慧化建设运营管理平台,实时诊断物理实体状态,实现对建管养运全过程的“可知、可测、可控”,提升高快速路建设管理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3)通过科技手段支撑复杂交通流动态管理。加强主动识别、短时预测、知识图谱、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具有预知、协同、自识、开放四大核心能力的智慧化运营管控平台,突破交通管控难点,实现全线、上下层交通的主动管控及时空均衡,提升立体复合高速的运行效率、通行安全及服务体验水平。
2.探索自由流收费技术,提升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1)通过ETC门架系统及配套稽查设备,实现对符合车辆自动扣费及不符车辆自动稽查,建立开放式无站自由流收费系统。
(2)探索高速公路运营及管理单位实施的自由流收费模式,将试点路段收费纳入现有部、省两级清分结算模式,完善新模式下的联网收费清分结算工作制度。
(3)构建涵盖信息共享、联合稽查、征信管理、配套政策等内容的制度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启动机荷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工程,依托工程形成《立体复合高速公路几何设计技术指南》《面向立体复合高速公路的基于BIM数字化智慧化建设研究报告》。初步建成基于BIM的智慧化建设管理平台。完成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设计等工作,形成《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模式方案》。
通过3—5年时间,完成机荷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改扩建工程。在立体复合高速公路设计理念及技术标准、桥梁大规模工业化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主动交通管控模式、建管养运智慧化一体化管理上取得突破,形成高度城市化地区高快速路立体复合改扩建成套技术。建成主动交通管控系统、基于BIM的智慧化建设及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以ETC扣费、高清车牌识别辅助稽查的收费模式,建成开放式无站自由流收费测试系统,形成自由流新型收费示范。
五、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应用
(一)试点单位。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推进基于5G、物联网等技术的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示范建设。
2.推进综合交通大数据体系建设,提升覆盖海陆空铁全方式的一体化管控能力,实现全市信号灯“一张网”智慧化调控,推进智慧停车项目建设。
3.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在深圳测试及试点应用,促进智能网联技术相关产业加速发展。
4.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增强北斗的位置服务能力,为各类车辆提供更精细的监控管理服务。
5.研究应用新技术实现经济杠杆调节道路使用,提高核心区小汽车使用成本,优化出行结构。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前海枢纽、深圳机场、妈湾港区、蛇口邮轮码头、深圳地铁等为代表的一批城市新型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运营水平明显提升。
通过3—5年时间,建成深圳城市交通大数据中心,完成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建设、信号灯“一张网”调控等项目,精准管控和精细服务能力大力提升。出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应用试点相关政策及标准,建成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打造1—2条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线路。基本构建覆盖全深圳的北斗地基增强网络,推进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交通行业的深度应用。出台通过经济杠杆调节城市核心区小汽车使用相关政策,构建交通需求调控与绿色出行改善的良性互馈机制,力争试点片区高峰期公交机动化分担率不低于80%。(完)
相关知识
湾区2.0时代来啦!深莞惠地铁将互通,实现轨道上的都市圈!
广深“双城联动”加速,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莞惠将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深惠融城首站定址南站新城
惠州交通亮了!莞惠城际北延线、深惠、深大城际正式获批!
白云机场将引入广河高铁!轨道上的大湾区:46个铁路项目简析!
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 将协调莞惠河汕共同参与
深圳都市圈规划提速 将带来什么利好?
深圳都市圈来了 这个区域或将最先受益!
广佛和深莞惠都市圈,仍是房企重点布局核心区域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5307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8393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8344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511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010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3291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2856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452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239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