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满仨月,这个好习惯改变了北京人的生活!

晨7点半,燥热还没降临,北京城也没完全苏醒。二环里的宝盖胡同南口,徐大爷提溜着一袋垃圾,熟练地解开垃圾袋,倒入厨余垃圾桶,转身把垃圾袋放进其他垃圾桶,然后找站在一旁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李连舟刷卡兑换积分。“我天天这个点来扔垃圾,早就成习惯了。怎么分?门儿清啊!”

今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通过近日的走访,记者发现,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很多北京人的习惯。无论是清晨、中午、傍晚,无论在家门口、中转站、处理厂,关于垃圾分类的一切都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关于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正在一点点改变我们的生活。

早晨7点半·宝盖胡同

投放:二环外的居民也来这分类垃圾

徐大爷的垃圾分类习惯,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才养成的。一开始,他在家里也尝试着将厨余垃圾分出来,“但是,总忘。”后来,他想了个辙,在家单独准备一个盒子,专门放厨余垃圾,这就忘不了了。

宝盖胡同南口的这个垃圾站,是建国门街道设置的绿色生活驿站,在2018年底投入使用。邢智磊是这里的垃圾收运责任人,他的手机号被公示在驿站的指引牌上。“经常接到电话,我们做得好的、不好的,大爷大妈们都给提出来。”邢智磊说,在胡同里推广垃圾分类,比封闭式小区要难得多,连这个驿站的占地,都是社区经过反复工作,才完全清理出来的。他指着垃圾桶摆放的位置说:“这儿原来是一辆机动车的停车位,协商了过后,给挪开了。”

李连舟是这个驿站的分类指导员,来来往往的居民们,都说这个小李负责、细心。每个按标准分类垃圾的居民,都能到小李这儿刷卡积分,攒够了积分,可以换取日用品。“你看我这已经367分了,到700分就能换大米了。”张大妈对自己垃圾分类的“成果”很期待。

李不但指导大家分类垃圾,还回收废旧报纸、纸箱、瓶子等。一对从二环外远道而来的老夫妇,特意用购物车拉着一堆旧报纸,到宝盖胡同的驿站来。老先生说,他们所在的小区,没有这样的驿站,处理可回收垃圾不太方便。老两口卖了报纸换了钱,再顺道去一趟菜站买菜,已经成了每周都会做的固定动作。

邢智磊介绍,现在建国门街道有19个这样的驿站。此外,还有流动吹哨的回收队伍,居民们垃圾分类的意识已经越来越强。据观察,老年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次数更多。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按标准扔垃圾、换积分的居民中,老年人的比例最高。

正说着,一对年轻夫妇也来扔垃圾,他们同样按照标准投放了厨余垃圾和垃圾袋。“我们平时上班比较忙,家里老人来的比较多,其实,我们也有积分卡,只是没带着来换分而已。”小芳表示,垃圾分类的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个家庭成员脑中,“连孩子都能记住每种颜色的桶所对应的垃圾。”

上午10点半·板井路垃圾中转站

转运:可回收垃圾至少减一半

“附近社区里的生活垃圾,就是其他垃圾,拉到我们这里主要进行两个处理,分拣出可回收物,将垃圾压缩后方便转运。”板井路垃圾站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垃圾清运中转站,也是海淀区密闭式清洁站机械化分类示范站,每天要处理40吨的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被送到这里,进门先过称,数据实时传输到主管部门,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称重后,垃圾会被统一倾倒进卸料口。地下装置会将这些垃圾抓取进分拣口,破袋后自动分拣出易腐物、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在卸料口边,有类似风扇的除臭设备不停歇地往外喷着雾化的液体,这是中转站用果皮等垃圾自制的酵素。

这里的垃圾分拣设备离地面4米左右,垃圾站围着设备搭出了一个二层平台,分拣口也在这里。记者在二层看到了几个大圆桶,一个桶里装着废弃的电池,已经快装满,“之前3个月就能捡出来两桶,现在这一桶是年初开始装,虽然有疫情影响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社区里安上了回收有害垃圾的红桶,大家不往其他垃圾桶里扔了。” 板井站运营负责人说。

另外几个桶里分别装着玻璃瓶、塑料瓶、塑料桶、易拉罐。这些都是分拣设备从生活垃圾里分拣出来的可回收物。板井站运营负责人介绍,五月份之前,每天分拣出来的塑料瓶、易拉罐都能装五、六大袋子,这个袋子是特制的,“每袋里面能装上千个瓶子。”这两个多月,分拣出来的可回收垃圾量大幅下降,“我们还没有具体统计过,但减少的绝对不止50%”。11点30分,垃圾站已经处理了将近30吨垃圾,完成了当天垃圾总量的70%,而分拣出来的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还没有装满4桶,总数最多也就几百个。

分拣出可回收垃圾后,其他的易腐物会直接转入压缩箱,中转站接收的40吨垃圾都是由几十辆三轮车、翻斗卡车等拉过来的,垃圾都是装在黑色塑料袋里,鼓鼓囊囊,占地很大。经中转站处理后,同样重量的垃圾的体积会被压缩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进而由统一的密闭垃圾清运车转运到垃圾集中处理站,“每天基本10辆到11辆车就可以运走。”

下午3点·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

处理:厨余和其他垃圾“各得其所”

绿化丰富,环境整洁,空气中闻不到任何异味……走在位于朝阳区金盏乡南部的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如果不是看到垃圾收运车从大门进进出出,很难想象这里是一个以“垃圾处理”为主要业务的园区。

下午3点,一辆载着其他垃圾的收运车驶进了园区内的北京朝阳清洁焚烧中心,经过称重后缓缓停在了卸料门前。车的翻斗向上一抬,垃圾全都倒进了后方的垃圾池内。

在中心五层的“垃圾吊控制室”,一名工作人员正娴熟地操作控制杆。玻璃墙的另一端,一个巨大的垃圾抓斗不时从垃圾池内抓起一把垃圾,投入后方的给料斗内。根据流程,收运车卸下的垃圾并非马上进行处理,而是先要在垃圾池中脱水发酵五到七天,以便后续充分燃烧。发酵产生的渗沥液,会沿管道输送至处理车间,经过进一步加工变成中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降尘等场景。

从二层主控室的监视屏中,可以看到给料斗下方的焚烧炉内正燃烧着熊熊烈火。工作人员介绍,燃烧产生的热能,会经余热锅炉转化为蒸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而烧剩的炉渣,可以填埋处理,也可以被制成砖块或建筑骨料。

“看看这张表,是这里能被称作‘清洁焚烧中心’的原因。”主控室外,有一张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对比表,其中所有项目的设计值都符合北京市地方环保标准和欧盟环保标准,而实测值还要更低。“比如二噁英含量,连北京标准和欧盟标准的四十分之一都不到。”

除了灰桶的其他垃圾,在产业园内还有一座餐厨废弃物处理厂,专门处理绿桶的厨余垃圾。下午4点,厂房外有六七辆收运车正在排队。王师傅收运的是常营附近小区的厨余垃圾,他今天已经是第二趟来到这里。“我们都有要求的,分得不好我们可以拒收,不过小区现在分得都挺好的。”

排了一会儿队,轮到王师傅卸料。卸下来的厨余垃圾,将通过一个双螺旋结构管道,开始它们的处理“旅程”。经过一次粗分和一次精分,厨余垃圾会被分解成不到8毫米的小块,随后制浆。再经过除砂除杂和“三相分离”,产出的污水会进一步处理生成中水用于生产生活,残渣会送至焚烧厂产生电能,分离出的粗油脂则会回收,由专业公司再生为生物柴油。

在居民日常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大棒骨”被归类为其他垃圾而不是厨余垃圾,这也让很多人感到不解。而从厨余垃圾的处理过程可以看出,大棒骨首先就过不了制浆前的两道“分拣关卡”。被分拣出的杂物,会和其他垃圾一样送往焚烧厂作焚烧处理。

(责任编辑:王永超)

相关知识

新规满仨月,这个好习惯改变了北京人的生活!
没有房子的北京人,也是北漂,而且是没有老家的北漂
明年起停止“棚改”?20年的老房子全按“新规”办,两类人将受益
只是改动了墙,这个86㎡的房子就大了一倍!
巨无霸旧改+新盘斗艳,江南这个板块要搞事情啊?
6月新规来了!今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外地人与北京人结婚,多久可以转北京户口?这份实用攻略请收好
广西靖西将加快建设乡村产业园区,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封出自北京人之手的22℃避暑邀请函
事关棚改!咸宁出台六项新规

网址: 新规满仨月,这个好习惯改变了北京人的生活! http://m.zx3q.com/newsview138171.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