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二次混改,张玉良“到位”

  五年前,上海国资领域最大规模的一场混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混改背后的主导者和推动者,正是彼时的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他也因此被誉为混改先行者。
  这次混改直接推动了绿地控股(SH:600606)上市。如今,上市五年后,绿地又迎来二次混改。
  这次混改的推动者依然是张玉良。
  按照绿地控股7月26日公告,其股东上海地产及上海城投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转让合计不超过绿地控股总股本的17.5%。
  最终17.5%股份会花落谁家,尚未确定,外界曾猜测大概率会是金融资本。但据称,绿地方面希望引进的新股东不只是财务投资角色,更重要的是能与其产业和公司发展形成互补。绿地将之称为“新实力投资者”。
  不论“新实力投资者”是谁,绿地控股都已站上在新起点。
  150亿再引“金主”
  据公告的披露,此次上海地产及上海城投转让的绿地控股共计17.5%股份,价格将以两个方面为参考,一是7月27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 ,二是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具体价格将不低于上述两项中的较高者。
  乐居财经获悉,截止2019年末,绿地控股每股净资产为6.32元。
  股价方面,5、6月份绿地控股股价基本在5.3元/股上下浮动,6月30日开始则以接近涨停板的态势出现连续几日的大涨,股价在波动中增加到9元/股以上,但在7月10日后又开始下滑到7.5元/股左右。
  此次引资计划公布后,绿地控股停牌5日,停牌前股价为7.69元/股,7月27日当天复牌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开盘后半个小时内最高跌幅就超过了8%,随后股价有所拉升,截止收盘报7.51元/股,跌幅2.34%。

1

  绿地控股目前总股本约为121.68亿,17.5%的股份约为21.294亿股,若按7元/股左右的价格算,此次引入投资者,涉资将高达150亿元左右。
  目前外界对这150亿的“金主”猜测纷纷,有媒体报道曾称绿地想找一家金融类央企,也有媒从绿地方面获得的信息是,更希望能与公司及产业发展形成互补关系,而非简单的财务投资。
  有业内人士以去年底格力的混改为对标案例表示,通过此次国资减持,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绿地不仅可以缓解整体资金、债务压力,其业务也可以获得更多新的发展可能性。
  绿地混改史
  最初的绿地是一家100%的国有企业。
  1992年6月,36岁的张玉良辞掉上海市农委住宅办副主任的工作,拿着从上海市农委、建委筹来的2000万元资金,带领十几个年轻人,成立了绿地开发总公司(绿地集团的前身)。
  绿地的第一次股权变更,发生于5年之后。1997年,绿地职工持股会成立,该组织出资3020.43万元,拿下绿地18.88%股份,绿地从一家国企转变为股份制企业。
  绿地由此形成了国有控股、职工持股的股权结构,从纯国有企业变成股份制公司,并在此后十余年时间里,开始走出上海、走向全国、多元发展,其职工持股会的持股比例也逐渐增加到了30%以上。
  这样的股权结构一直持续到绿地的第一次混改。2013年,绿地宣布挂牌出售约20亿股的增资扩股,约占当时绿地总股本的20%。
  通过该轮增资扩股,绿地引入了平安、鼎晖等5家战略投资者,以及共计117.3亿元的融资金额,国资在绿地的持股也降至50%以下,职工持股会的持股比例也被稀释到了29%以下。
  时间来到2014年2月,以张玉良为首的43位绿地管理层出资10万元,成立了上海格林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通过与职工持股会签署《吸收合并协议》,前者是为规范绿地职工持股会而专门设立的特殊目的持股主体,最终受益人与后者成员完全一致,享有的绿地股权份额也同样。
  乐居财经了解到,此举之后,上海格林兰成为新的职工持股平台,上海国资委也放弃了控股权,绿地拥有了符合上市标准的公众持股比例,也形成了所谓国有资本、员工持股、社会资本的“三足鼎立”股权结构。
  当时持股最多的是上海格林兰(职工持股会),占总股本28.83%;上海国资委旗下的三家国企,包括上海地产集团、中星集团、上海城投总公司也各自持有股份,三者持股比例分别为:18.04%、7.63%、20.58%。另外还有其他股东的24.92%。
  这样的结构中,没有任何一个股东能够单独对绿地控股形成控制关系,绿地控股也因此成为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
  2015年8月份,张玉良带领众多绿地高管敲响了上市的钟声,其混改第一阶段也随之结束。当时的绿地,以3000亿的总市值,超越当时的万科及新鸿基,成为国内“地产一哥”。
  第一大股东地位加固
  如今,绿地的混改方案和过程,依旧是不少国资国企改革参考的样本。
  近几年该房企也先后以混改、投资入股等方式,参与了原宝钢建设、贵州建工、江苏省建、天津建工、西安建工、河南公路工程公司以及东航物流、上航国旅等央企和地方国资国企的改革,同时借此发展其大基建、大健康等业务板块。
  时隔5年,绿地再启混改,依旧是减少国资持股,战略引投的模式,引发市场的极大关注。
  有分析指出,上海国资此举或是为了将资金腾挪出来投入其他国资混改,同时加速绿地股权的多元化和资本市场流动性,从而提升市值。
  实际上,绿地方面在此之前也已经透露出,借由混改再度提升公司发展活力和速度。
  绿地董事长张玉良曾在今年初与媒体交流时上提到,绿地的股价被严重低估,背后除了绿地流动性问题影响,国资持股高达46.8%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乐居财经了解到,2015年借壳上市时绿地控股的股价为25元/股,总市值高达3000亿,此后一度达到近36元/股,但2016年就开始出现大幅下滑,及至目前总市值仅900余亿。
  此外,代表着员工持股平台的第一大股东上海格林兰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目前绿地控股的股权结构中,单一最大股东是上海格林兰,其共持有绿地35.45亿股份,持股比例为29.13%,其背后是以张玉良等管理层为首的员工持股会。
  其次是上海国资委旗下的两家公司,上海地产持有绿地控股31.42亿股,持股比例25.82%,为绿地控股第二大股东;上海城投持有25亿股,占比20.55%,为第三大股东。剩余社会资本合计持有绿地股份约29.8亿股,持股比例为24.5%。
  不过,两者相加股权总占比46.37%,超过了上海格林兰。

1

  按照目前的计划,第二次混改完成后,上海地产及上海城投转让17.5%的股份,上海国资委合计持股将下降至28.87%。而单一最大股东依然是上海格林兰,持股比例为29.13%,且股份高于上海国资委。
  这意味着,绿地二次混改后,以张玉良为首的绿地持股会(上海格林兰)在公司未来发展中的话语权将更大。
  从1992年创立绿地,到如今,张玉良已经掌舵绿地28年。熟悉绿地的人都知道,张玉良在绿地,就像格力的董明珠一样,拥有强势的决策权。
  两年前,62岁的张玉良,再次连任绿地控股董事长。老当益壮、心怀鸿鹄之志的张玉良,会否继续谋求连任呢?

相关知识

绿地二次混改,张玉良“到位”
绿地二次混改进入深水区
“混改样板” 绿地进入“二次混改”深水区
绿地“二次混改”涉资或超145亿 能否扭转局面
绿地二次混改,老牌国企能否重回地产第一阵营?
绿地二次混改 老牌国企能否重回地产第一阵营?
企示录|绿地二次混改进入深水区
绿地“二次混改”涉资或超145亿,能否扭转市值缩水局面?
绿地控股开启“二次混改” 国资股东拟转让17.5%股份
上海深化国资改革 绿地控股开启“二次混改” 国资股东拟转让17.5%股份

网址: 绿地二次混改,张玉良“到位” http://m.zx3q.com/newsview12917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