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去哪:广州“外省人才吸引力”不敌杭州天津苏州
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到哪些城市就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变迁密切相关。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在就业区域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吸引力较强,东北、中原地区吸引力较弱;新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也呈增强态势,涌入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外省籍毕业生占比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该研究的对象为毕业半年后(2019届)、三年后(2016届)和五年后(2014届)的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
珠三角、长三角吸引力大
《报告》显示,2019届大学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比(本科:25.8%,高职:22.9%)最高,其次是珠三角地区(本科:21%,高职:20.4%)。而结合各地区本科院校2019届毕业生占比和就业率综合来看,珠三角地区的人才吸引力较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中原地区人才吸引力较弱。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目前,区域人才吸引力总体格局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仍是最吸引大学生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是目前新兴产业最为发达、收入高、发展机会最多的地方。
《报告》显示,从毕业生半年后在各经济区域就业的月收入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月收入优势明显,2019届本科生月收入分别为6088元、6046元,高职生月收入分别为4770元、4535元。另外,从毕业中期薪资来看,在长三角、珠三角就业的2014届本科生工作五年后月收入分别为11435元、11345元,2016届高职生工作三年后月收入分别为6974元、6805元。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不同地区吸引力的高低与近年来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化密切相关。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整个产业链十分完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与人才形成了良性循环。
比如,杭州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的带动下,经济发展十分亮眼。在今年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3.6%的情况下,杭州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逆势增长0.5%。
杭州不仅有阿里巴巴、网易这些龙头企业带动,还有很多创业公司。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来到杭州,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北京和上海的中高端人才,选择到杭州工作。
《报告》显示,2020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些好就业、需求量大的专业主要与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而这些产业最突出的就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
与之相匹配的是,泛珠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洲、泛渤海湾三大区域经济体是数字化人才的主要就业地。2019届从事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和计算机与数据处理类职业的本科生中,在这三大区域经济体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9.7%、27.5%、19.0%。在就业城市类型方面,有74%的数字化人才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就业。
相比之下,东北、中原地区的人才吸引力较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分析,人口是跟着产业走的,这些年东北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基础工业部门尤其是能源原材料为主,很多基础工业出现发展停滞甚至衰退,这对东北的经济形势影响很大。同时,新兴产业、高新产业主要在东南沿海集聚。因此,整体上东北与东南沿海的产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产业的差距也带来了就业和人口的差距。
而中原经济区近年来承接了不少沿海产业转移,经济发展也比较快,但由于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创新平台不足,因此对人才的吸引力也相对有限。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郑州与中西部的几个兄弟城市相比,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的差距十分明显。数据显示,去年郑州的高新技术企业仅为2048家,在中西部“七小龙”(郑州、武汉、成都、重庆、西安、长沙、合肥)中垫底,同期武汉和成都超过4000家,西安、重庆和长沙都超过3000家,合肥也超过2500家。此外,河南的好大学较少,“211”大学仅有郑州大学一所。
7月3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指出郑州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于坚实的腹地支撑、丰富的人力资源、优越的区位交通、广阔的内需空间;郑州的差距和不足,集中体现在创新和产业发展、人才支撑、公共服务能力、城市宜居水平有待提高。
新一线城市吸引力越来越强
近年来,杭州、苏州、武汉、成都、南京等新一线城市,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与一线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
《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22%上升到2019届的26%,而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26%下降至2019届的20%;高职毕业生选择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17%上升到2019届的23%,而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19%下降至2019届的15%。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统计的“新一线”城市选取了2019年“新一线”城市中主要的10个城市,即成都、重庆、杭州、南京、宁波、苏州、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衡量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对外地人才尤其是外省籍人才的吸引力是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来说,一线城市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在一线城市就业的外省籍毕业生也会比较高。不过,近年来新一线城市也因为快速崛起而吸引了大量外省籍人才。
数据显示,在北京就业的本科生中外省人占比为85%,高居全国第一,排在之后的是上海(79%)、深圳(67%)、广州(45%)。
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籍占比从2015届的28%上升到2019届的38%,与一线城市(平均68%)差距在逐渐缩小。其中,在杭州就业的2017~2019届外省籍本科毕业生占比最高,其次为天津、苏州,且均超过一线城市中的广州。
总体来看,新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生活成本相对一线城市低、更易落户等优势,对本地和外地人才均有强大的吸引力。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外省籍毕业生占比大幅提高,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在一线城市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之下,有一定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新一线城市近几年快速发展,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就业和发展空间广阔。
另外也与城市的行政级别、行政区划有关。比如京沪津三大直辖市,作为城市经济体,外省籍人才占比也会比较高;而一些人口大省的省会,则会吸引很多省内其他地市的毕业生。比如河南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本省籍毕业生很多流向省会郑州,因此郑州的本省籍占比也会更高一些。
而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外省籍毕业生,也吸引了本省内其他20个地市的毕业生,尤其是粤东西北籍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流入到珠三角地区就业,省会广州有很强的吸引力。
不过,一线城市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2019届本科毕业后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月收入为6851元,高于其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月收入1422元。在就业满意度方面,2019届本科毕业生在一线城市的就业满意度达72%,略高于新一线城市(68%)。其中,上海是本科生就业最满意的城市,其次是北京;在新一线城市中,在杭州、天津、宁波、南京、苏州就业的毕业生满意度较高,不输于部分一线城市。
总体上看,尽管这几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就业满意度仍然领先,这与沿海发达地区较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在都市圈、城市群加快发展中蕴含更多发展机会、发展空间等因素有关。
第一财经
相关知识
大学生毕业去哪:广州“外省人才吸引力”不敌杭州天津苏州
全国约百城火拼“抢人大战”,哪个城市人才吸引力最强?
这7城外省购房者占比超5成!吸引力都在哪?
年底“抢人”大战愈发激烈 哪座城市能最终胜出
人才吸引力排名,这10个城市为何最具吸引力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榜单发布 上海连续三年蝉联第一
机构报告: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上海连续三年第一
你在哪个城市?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出炉!
这7个城市外省购房者占比超5成 深圳东莞北京居前三位
这7个城市外省购房者占比超5成,深圳东莞居前两位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5307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8393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8344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511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010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3291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2856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452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239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