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铮专栏 | 认知的黑洞
有一种欺骗,叫思想黑洞。它是基于认知与判断的结果,因不同构成论断的方式,导向诚实与欺世的潜在选择。唯有返回实事求是的思想原点,才能从工具思维的功利文明,走向信仰认知的精神文明。
关键词:认知判断、现实结论、预设结论、思想黑洞、实事求是
———————————————————————————————
一、 认知与判断
世上,认知决定行为,也决定着未来。认知本身既主观,又客观。在主、客两极、善恶混存,纷争不止。其中,认知的终极点,在于对事物所形成的评判结论。
凡事,不论历经时间长短,最终都将面临对其的考问评价,形成终极答案。而评价结论又恰恰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不同观念的价值纷争。因此,如何对事物获取认识与评价,实际上是对社会秩序与公共道德意识的建构和维系,更是各方治理天下的一大基石。
二、 两大判断方式
既然认知的终点,是通过对事物的评判结论来体现,那么,衡量结论的正确与否,抑或客观性的标尺,便成为认识判断的难点与关键。
对事物的考问判断,或者说求证检验的方式,可大体分为如下两大类型。
第一类,通过实现结果为依据,短时期或有限期内可形成以事实为前提,明确而统一的判断共识,产生客观答案。第二类,无法在短时期内或者有限期内,能够对该事物进行直接有效的验证,并形成明确而统一的判断共识或客观答案。
这种在短期或有限期内,以事实评判为终级结论的方式,在此称“事实结论”;这些在短期或有限期内,无法或难以通过事实存在为终极评判的结论方式,在此称“预设结论”。
“事实结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应得是终极结果,是客观真理、自然法则的表现,反映出顺乎天道的认识与判断。而且,在有限的时间或较短的时间范围内,能产生统一明确的答案。由于“事实结论”依据得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时常伴随着俗称中“标准答案”的出现,对结论所示的真理性有着无可挑剔的地位。所以,任何人为的干预,在自然真理与真相面前都显得多余可笑,甚至罪恶。进而在“事实结论”的领域中,欺骗的伎俩亦难寻容身之处。如此领域有:“治病救人”、“火箭上天”、“竞技比赛”、“科学实验”等等。
在此,尊重事实结果与客观规律成为了真理中的真理。
相比事实判断,“预设结论”要复杂得多,它涉及诚信因素的参与。在“预设结论”中可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况,使判断面临困难。首先,因时间的不确定性与未来性,带来求证结论始终处于未来状态;其次,在“预设结论”的领域,事物本身往往缺乏明确的答案共识,即无法形成“标准答案”,出现终极求证结果;最后,在此领域往往有理论上的宏伟目标与使命,却难以取得现实的求证结论。
围绕“预设结论”所展开的判断,往往更多裹挟人为的因素,设立起一整套评价机制,或者立足于某种默认的观念,对事物作出主观认定。人为设计的评价机制,其最大的特点即是虚拟现实,它不具备充分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甚至出现刻意扭曲现实的预设结论。也就是讲:事实真相在此可能失去对评价正确与否的有效现实制约,唯一可依赖并阻止其欺骗产生的因素,仅仅是每个人的良知水平与道德底线,如此便为欺骗提供绝佳的生存土壤。这样的领域有:“大学教育”、“艺术评论”、“理财投资”、“效果预想图”等等。
在此,内心的真诚与良知首先成为寻求真理的铺路石。
三、 不同的导向
上述两大构成结论的方式,导致出两大维系道德的方式。
第一类“事实结论”,是以事实认定和客观真理作为维系道德的基础;第二类“预设结论”,是以个人良知底线作为维系道德的防线。在尊重事实的制约中,后者较前者在结论的认知判断上拥有更多的自由,两者间的差距不言而喻。
因此,以事实结果为终极依据的“现实结论“,无疑导向了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导向了客观公正的社会秩序。其形成结论的方式和过程,就是对真理的崇拜,使公道自存于天理之中。
在此同时,由于“预设结论”难以在短期内见分晓,加上许多“预设结论”的领域,本身亦无答案的确定性,又难以对应现实结果来作为评价依据,使求证问实邂逅认知难度,从而导致维系评价的正确与公正全然凭借个人良知的制衡作用。正是因为存在于这类领域中认知的长远性和不确定性,对欺骗缺乏足够的免疫力,成为寄生蒙骗的先天条件。从而方便欺骗入侵认知层面,影响价值判断,构成认知上的思想黑洞,最终导向传统价值观的瓦解,和自然人性的丧失。
总结上述两类不同性质的判断方式,归根结蒂,就是潜在导向“诚实”与“欺世”的区别与可能。列举当下两类典型对象加以说明:“医院与医生”、“大学与教师”。
就“医院与医生”而言,现代医学因其学科的科学性,及对实践明确的对应性和操作性,使评判具备公认的标准和可行性。简而言之:能看好病人的医生就是好医生;病人痊愈的结果,就是判定治疗的终极答案。而且,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它的评价方式,充分遵循了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立场观念。
相反,就“大学与教师”而言,对人材的成功培育,非一朝一夕所能证明其成果。教育更是一项着眼于长远,且寄托于未来希望的持续工程。况且,大学虽然拥有明确宏伟的目标使命,却难以得出明确直接的现实对应,来量化对其使命目标完成度的考问,尤其在短期内则全无可能形成结论。正因为对于大学,包括教学、学术等内容的考问,具有明显的模糊性、间接性、长远性,从而很大程度上回避了实事求是面对现实状况的追问与客观评价的制衡。甚至于玩弄起将使命目标混淆于现实考问的手段。由此,大学中对“真实”的异化显得如此轻而易举。特别是存在于综合大学中的艺术类教学,因艺术从本质上具有拒绝明确统一的标准答案这一专业特性,使得相比理工科类的科学技术教育,艺术显然处于无法有效对应需要诚信的评估制约与客观公认的考问结论。这也同时说明了:艺术教育为何成为一些综合大学中最黑暗一角的其中一个原因。而所有发生于大学中的各类评测考绩与管理行为,最后只能让位于学术官僚群体倍受怀疑的自觉良知与专业认知水准。
正因为两类评价方式所对应的确定性和时距各不相同,现代医学界,包括医科教育在内,相对而言保持了更为诚信务实的行业价值观,医生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底线亦相对维系于社会平均线之上。
但是,面对当下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对学校和教师的评判始终难以构成直接对应客观目标的方式,至使对终极成果的拷问,时常显得模棱两可,甚至颠倒真相,无视学术尊严。如此便使得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包括大学中的教学官员,其实完全是一种依靠个人良心维持的职业,好坏高低,甚至是非真假,全然不如医生的职业评价显得简单明了。
再加上高等教育中系统性、结构性的急功近利,促使大学常年流行着造假行骗、滥竽充数的现象,并且擅长结群、编织利益网。在名利场中,作为教师与知识分子的良知,已然在不少人眼中成为“愚蠢落伍”的话题。之所以会演变成如此的境地,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恰巧大学是以“预设结论”为评价的最典型的场所,它集中体现了“未来性”、“无证实性”、“无标准答案”三者特点于一身。
于是,当平衡利益的信仰离我们远去时,可以发现:大学从曾经藏龙卧虎的圣地,沦落为藏污纳垢的大本营。其间,假职称、假学历、假学术、假科研、假论文……苟且成风。世上还能有什么地方,能提供灵魂骗子如此舒适的生存土壤?这也道出了当下道德瓦解为何始于大学,并且还以惊人的速度继续滑坡的缘由。
不仅大学园内的事业是一种良心职业,其它一些领域,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性质。但凡维系这些领域的良知遭受摧毁,那么存在于这些良知领域中,无法在短期内有效对应考问的行业属性,将逐渐消灭这些领域本身所持有的神圣品性,并堕落成繁殖罪恶的乐园。
考问评价之异化,导致欺骗之自由。
显然,如若没有客观现实的结果为评价标准,就易失去客观制约的可能;失去客观制约的可能,将导致欺诈悠骗的泛滥,和正义与真理的丧失,并使邪恶获得足够的自由。
四、 隐匿与嫁接
在分清上述两大判断方式之分别后,另一个需要被正视的问题便浮现而出:这些认知欺骗的藏身之处与认知欺骗的常见方式,到底又有哪些呢?
回答第一个问题,其实是揭示“预设答案”究竟会产生于那一些常见的领域?并可能引起这些领域对真相与真理的扭曲与欺骗?
勿容置疑,大学教育首当其冲。由于“预设结论”中三大可以逃避现实求真问实的可能性,在大学评价中一应俱全:即求证的未来性与不确定性,从而使各院校与高教管理者又人为制定出大量教条化、表面化、愚昧化的形式主义评估机制,追求纸面上的光鲜数据,将大学推向“预设结论”领域中藏匿欺骗最典型也是最后的堡垒。
除此之外,更有其它一些领域,同样在“预设结论”的环境下,可能出现形形色色的欺骗。常见的领域有:“宗教活动”、“创意产业”、“投资理财”、“设计规划”、“广告传媒”、“理论研究”、“书画市场”、“文艺评论”、“保健养身”,“传统文化”、“金融市场”、“数字空间”、“效果图模拟”等等。
可以发现,上述领域均存在判断结论的未来性、未知性、不确定性、无可求证性等特征。因而也最易成为意识欺骗的藏身选择。针对上述各领域的欺骗途径与现象,在此不再一一分析详述。
而判断的不确定性,自然形成一系列人为游戏规则的建立,并伴随大量传播解说的制造,旨在攻陷那些缺乏独立批判意识的群体。此类现象尤其集中在微信等自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以至于刻意留下大批“史料”,左右后人的历史评判,诱使人们的判断从意识层面开始,陷入认知的误区,为欺骗展平思想道路。认知的黑洞便由此诞生。
回答第二个问题,旨在揭开存在于形成结论过程中,另一类影响认知判断正确性的欺骗方式,它往往藏匿于“现实结论”的领域,而更具伪善性和技术性。
此类方式,一般在形成“现实结论”的过程中,通过间接反映的手段转移事实求证,构成判断认识上的陷阱,将“以为是,偷换成就是”。刻意异化现实的本来面貌,并且借助貌似十分严谨、专业、科学、客观的方式来导向结果认知。表面看来似乎颇具公正与真实性,实际上则是为获取预设中的结果,以符合某些个人与团体的利益。
此类通过间接反映,转移事实求证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通过照片艺术及照片的后期处理效果,来代替现场真实设计效果的呈现,常见于空间设计领域;通过表格式汇报和表格式评估的方式,来形成对现实定论的间接嫁接,常见于各类行政体系的黙认操作中;通过经费的转入来对接交换学术成果的认定,常见于高教领域中的科研评审;通过程序正确来代替实际结果正确,常见于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政领域;通过论文出生来取代学术内容及水准本身的评价,常见于名不符实的期刊等级制划分;通过民主形式代替真实民意,常见于惯走流程的表面公平;通过各类标签称号来混淆“实际是”与“以为是”之间的界线,常见于各类学术机构与教育系统;通过不实数据来对应实际存在的现状,常见于经济领域的指标统计。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这种采取间接旁证,移花嫁接的手法,带有较强的专业伪善与欺骗,极易混淆实际真实与展现“真实”之界线,混淆是非真假的判断,使欺骗披上客观、合理、公正、专业的外衣,人为制造认知障碍。除非受众者具备相当的专业高度或辩识力,方能洞察明析其隐匿欺骗的手法。否则,对此类方式呈现而出的“正确性”质疑,则相应带来更大的认知难度。
此外,由于恐惧直面真实,运用间接转移的认识途径,可取代全面、客观、深刻的认知与结论,本质上助长了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的风气;助长了功利之上可以恣意剪辑真相的历史虚无主义立场;更为这些认知行骗提供某种制度性、结构性支持,使邪恶找到其合法途径与技术上的保障,继而构成另一种认知上的黑洞。
五、 思想的黑洞
显然,以事实或自然规律为评判结论的领域,不易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和分歧,形成思想认知的黑洞。一旦背离实事求是的立场,对这些难以通过客观事实,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作出评价结论的领域,则非常容易出现思想认识上的黑洞。
究其原由,这样的领域,一般都存在于高、大、上的精神层面,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因自身领域内涵的足够自由广阔,使得作为考证其成果价值这一制约功能也相应趋于虚无软弱。假设在判断结论的过程中,还缺乏足够的良知水准与专业认知能力,将可能异化为一个免受现实制约,隐匿欺世的自由天地,使欺诈上升至思想认知的层面。
起初,如此认知欺骗的方式还身披光鲜正确的外衣,久而久之,其本质被人们逐渐认识,与此同时也为相当一部分利益群体赢得实惠。长此以往,更多人亦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产生习惯性思维变质,出现思想认知上的黑洞。
思想黑洞的出现,直接蒙蔽了事物真相,异化了事物的本性,也抛弃的对真理的追求,恰似毒品一般腐蚀每个人的良知,从根本上瓦解社会的道德基石。正是这种认知意识层面的欺骗,导致的思想黑洞已然超越了存在于物质层面的行骗罪恶,而上升到人心与精神层面的邪恶,其欺骗手法类似邪教一般,扭曲人的思维、麻痹人的心灵、亵渎对真理的辩析能力,全然混淆了真假是非的判断。
一旦突然中止欺骗,眼前的幻境便可瞬间崩溃。这也是为什么皇帝与众人,均不愿意听见那位小男孩的声音。正如从路易十五时代流传至今的那句话:“待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更可悲的是,对于广大缺乏独立辨识能力的普罗大众,他们也许将永远被陷于麻痹和误导的认识境地,且慢慢走向一种集体愚化的认知进程,将认知欺骗所带来的一切结论,视其为“真理”与“真相”本身。
必须指出,当下社会最大的灾难是:“愚昧”;最大的邪恶是:“欺骗”。
虽说思想认知层面的欺骗有着多样化的表现途径,但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即刻意混淆“实际结果”与“预设结论”的判断;混淆真实与伪善的两重世界。其行骗直接针对认知与思想,影响正常的判断与结论。并按预设方向诱使人们深信无疑。
似乎所有的邪恶,都偏爱寄身于“预设结论”的领域,如若能够看清哪些属于“预设结论”的领域,哪些属于“现实结论”的领域,抑或能够分辨存在于各种间接转移认知结论的方式,则可在认知的源头,首先遏止思想黑洞的产生,预防形形色色的精神欺骗,这便是我们今天认识思想黑洞的现实意义。虽然这仅仅扮演了“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位小男孩的角色。
六、 实事求是的原点
面对“预设结论”的未来性和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一系列人为测评规则与奖惩机制的建立。众所周知,有政策即有对策,有对策即有欺诈腐败,有欺诈腐败即开始走向道德解体。于是,尊重事实、崇尚真理,追求真知的自然良知与思想传统将让位于各种忽悠欺骗,社会诚信将蒙受破坏,社会秩序与行为规范从思维与意识层面遭遇技术性解构,整体道德的基石趋向崩溃。
或许,放弃一些人为制度性评价与管理机制,或者试图寻求与该领域最易对应的现实验证,与人为制定的系列制度考核相融合的方式,才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如此,以人为干预最小化为目标,秉持良知的制约,竭尽所能,面对真相,实事求是,运用现实验证的手段,形成终极评判结论,旨在将客观事实当作真理一般来敬重。
当下,对诸多表面化的评估和管理而言:“越少干预和管理,则越干净;越多干预和管理,则越变质异化”。管理结果的事与愿违,说明主观意志强奸客观规律。
纵观古今,世上一切真正有价值的创造,和一切真正神圣事物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自觉自发的结果,是独立人格,自由意志的历史反映,而非人为制度规则之下的控制产物。因此,在自觉良知为职业性质的范畴内:管理越强势,道德环境越悲哀。不然,所有制造的规则,都同时成为孕育对策、造假、腐败的因子。而制衡灵魂欺诈,依靠得是人的自然良知。但,良知却又是一个弹性对象,因人而异,千差万别。
迫在眉睫的是,亟须建构一套完整的基本道德观。而道德观的建立,首先始于认知道德的建设,认知道德是一切其他行为道德的基础,是认知事物的立场方式。认知道德需要时代思想理论与文化信仰的支撑,而思想理论与文化信仰的共识,又将有效制约良知的弹性边界,从而最大程度上遏止邪恶意识的抬头,将欺世行为消灭在思想萌芽状态。
说到底,考评机制的建设,就是社会道德的建构。
尤其面对这些成功于未来的希望领域,放下一些过程中的测评干预,就是维系良知本身,净化道德环境,更是保护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与创造,免于在急功近利的变态管理下窒息。那怕是必要的制度性考评,亦应最大可能接合各自领域的属性特征,寻找出相对务实的求证路径,以现实最终极的考问。
一言以蔽之:“重视真理,实事求是“。
重温实事求是的思想方式与科学务实的精神,恰好是填没认知黑洞,揭示思想骗子,建构认知道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有难度的选择。
大千世界,文明社会,简单而言,是由“人”、“事”、“物”三者构成。进一步看,是由“人事”与“物事”组成。面对“人事”或者“物事”,与其相处的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的——“讲道理”。
文明社会,因为学会了如何与自然世界中的“物事”实事求是讲道理的方式,便诞生了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天文、医学、生物、工程技术等等。
同样,面对自然科学之外的“人事”,如果同样学会了实事求是讲道理的方式,便诞生出公平、正义、合理、美好的人文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法治、宗教、历史、管理、新闻等等。
“实事求是”是一切讲道理的思想前提,背离这一思想前提,说明从主观上已经拒绝了“讲道理”。
“讲道理”是每个文明社会人的天赋权利;“讲道理”是文明社会一切道德建构的起点;“讲道理”首先需要无止境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实事求是”才是一切道德规范的原点,是一切思想领域的基石。
让“实事求是”发展成为民族的文化信仰和国家宗教,只有让“实事求是”的思想上升为全社会的一种宗教信仰,方能有效应对当下所有出现的不公、欺骗与非正义的蔓延;才能从思想意识的最深处,形成真假之辨,崇尚真理的风尚。而明辨真假,敬畏真理、真相、真知,就是善恶之分,更是判断道德于否的分水岭。如此,才使得道德秩序从思维意识的源头,形成其天然的基石,建构出有良知的和谐社会。
2020、6、27
相关知识
叶铮专栏 | 认知的黑洞
COLMO对话叶锦添:美学是时代最好的记录
唐人专栏 | 改造我们的客厅
THOMASVILLE设计对话 | 叶庆国:智慧打造品质生活
房价涨“慌”了?揭秘中国房价冰山背后的数据黑洞!
唐人专栏 | 设计的价值
唐人专栏 | 对家居服务的反思
ROCA乐家设计专栏 | 苏童:设计实则是情绪管理
作为力量与现象的室内设计
童游星际 认知宇宙|10月18日,邀您探索浩瀚星河的神秘之美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5362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8442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8395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511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010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3317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2904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452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239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