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昨日新增17例确诊病例 丰台区15例大兴区2例
北京昨日新增17例确诊病例 丰台区15例大兴区2例
新京报快讯 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6月26日0时至24时,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7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6月11日0时至6月26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97例,在院297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5例;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确诊病例中,丰台区15例、大兴区2例。全市有14个区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具体为平谷区自有疫情以来无报告病例、延庆区155天、怀柔区141天、顺义区139天、密云区136天、石景山区12天、门头沟区11天、房山区11天、东城区10天、通州区6天、朝阳区5天、西城区4天、海淀区1天、昌平区1天。
来源:北京市卫健委
昨日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21例 本土17例均在北京
新京报快讯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6月2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例(广东2例,上海1例,甘肃1例),本土病例17例(均在北京);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91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5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189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81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6月2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405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444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483例,现有疑似病例8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6144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876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例(境外输入8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例(境外输入1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06例(境外输入64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689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196例(出院1091例,死亡7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5例),台湾地区447例(出院435例,死亡7例)。
来源:国家卫健委
原标题:截至6月26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对话防控专家吴浩:新发地传播链病例还有两周“扫尾期”
吴浩说,从疫情管控及数据来看,以新发地为传播途径的疫情传播链基本阻断。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北京疫情目前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新京报记者6月25日对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进行专访。他表示,目前,以新发地为传播途径的疫情传播链基本阻断。与新发地“第一代病例”密切接触者还要再观察14天,看他们是否在此期间发病,即还有两周的“扫尾期”。
6月25日,新京报记者专访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
以新发地为传播途径的疫情传播链基本阻断
新京报:与今年年初开始在全国蔓延的疫情相比,你认为此次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有何特点?
吴浩:新发地的疫情第一时间就明确了传染源,和武汉当初已经出现了社区传播的疫情是不一样的。这与我们及时果断采取策略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长期以来保持高度的警惕,我们的专业部门在这次疫情的发现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同时,也要感谢“西城大爷”,他体现了一个公民高度的责任心,为抗疫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及时发现(症状)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采取了保护措施。以后也要倡导更多的公民参加联防联控。
另外,新发地出现疫情后,党和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对新发地周边社区进行封控管理,利用科技手段,比如大数据对风险人群进行甄别,从而实行管控,同时利用核酸筛查早期介入。当时在武汉疫情初期,核酸检测没有这个条件。这体现了“战术打法”上的区别。
新京报:和上周相比,本周新增确诊病例呈现了下降的趋势,有观点认为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你认为当前北京疫情处于何种阶段?如何判断未来走势?
吴浩:目前疫情处于平稳期的过渡,发病的病人绝大多数都在我们控制的范围之内。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染病的周期来看,绝大多数人是在14天之内发病。我们对相关人群进行核酸检测的应检尽检,尽可能把潜在病人都找出来。
我们除了要关注确诊病例,还要关注无症状感染者,把这两个数字加起来。这几天,数字实际上都是在下降的。总的来讲,现在进入平稳向好的局面,但仍要保持高度警惕。
从疫情管控以及数据来看,以新发地为传播途径的疫情传播链基本阻断。这周是与新发地相关的“第一代病例”发现的关键时期和确诊时期,因为锁定新发地已经快两周了。新发地“第一代病例”的密接者也正在进行快速隔离和筛查,这类人群需要再观察14天,大概到7月初。他们中有人可能在未来两周内发病,我认为这两周是针对新发地传播链病例扫尾期的过程。
目前,一些低风险地区采取了核酸检测混检模式,要注意发现一些低风险地区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另外有些人可能与新发地疫情疑似病例有相关性,做了核酸检测,要观察这类人群是否有发病的可能。
还要注意其他社会散在病例的发生,每个城市都可能不时有散发病例发现,所以要思考如何落实因地制宜的常态化防控。
新京报:本周,北京出现了极个别的和新发地没有关联的病例,公众可能会有一点紧张。大家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种情况?
吴浩:我们只能说根据现在的证据,这类病例和新发地没有关联,但是到底有没有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的流调。比如我们要发现他周边的人群、他的行动轨迹接触的人群和新发地有没有关联,必要的时候也可能会进行病毒测序,看看这个病毒和新发地的病毒有没有关联性。
即使没有关联,这类病例我们及时发现了,然后把他周边的密接者和次密接者找出来,进行防控,及时“扑灭”,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通过愿检尽检、通过混检模式发现了更多的散在点,那就需要我们警惕了,需要从环境、从防控角度找到漏洞,把漏洞补齐。
任何的病例,我们不是单纯把病例找出来,而是要从根源上找到为什么出现,这需要疾控部门和相关部门发挥预警、探头、哨点和侦查的作用,落实“四早”。
秋冬季节要常备口罩 关注相关预警信息
新京报:北京近日通报了家庭聚集性病例,防控形势还是不能松懈。现在正值端午小长假,你对大家出行、就餐有没有建议?
吴浩:相关的部门发布了指引,比如低风险地区,过端午节大家可以放松一下。但大家去任何地方都要少聚集、保持安全距离。新发地最大一个问题就是人员交流大、活动轨迹广,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建议大家尽量少离京,不建议到高风险地区。
同时不鼓励大家聚餐,但考虑民众的心理和生活,我们建议如聚餐要选择通风条件好的地方,不要和不熟悉的人集中用餐,用餐的时间不要太长。常态化防控的难度是如何减少对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又不能出现大的风险点,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新京报:今年秋冬,第二波疫情会卷土重来吗?本身秋冬季也是流感高发季节,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吴浩:从病毒的存活角度来讲,秋冬季天气阴冷,病毒存活的时间比较长。另外,秋冬季大家聚集可能为病毒的传染提供了条件。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流感、普通感冒等可能造成交叉传染。
所以,医疗部门要加强院感工作、严防死守,民众要戴口罩,尤其到人员密集场所,要实时关注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发布的预警,提前做好措施。
另外,秋冬季要考虑为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减少这类病人产生,也就是减少医疗体系的防控压力。我们现在严格实施联防联控措施,压制大规模疫情的暴发,争取时间把疫苗、有效药物、快速诊断试剂研发出来。
常态化防控 大数据应该更加精准且共享
新京报:在疫苗和药物研制出来以前,我们要一直处于常态化防控的阶段。从城市管理、个人防护等角度,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加强?
吴浩:将来城市规划等方面要考虑到和传染病防治相关联,比如现在说的社区中心建发热哨点,其实也是弥补公共卫生的防控短板。再比如体育场馆是否要建一些负压的,“战时”能改造成方舱医院,包括房屋的通风问题等,都要在城市规划中予以考虑。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也要改变,要更多关注个人的卫生习惯,这是未来应对传染病首要的、成本最低的手段。再就是公民意识,如果出现症状,要遵循相关的指引报告,而不是瞒报,这是最基本的。健康素养的培养和公民道德素养的培养,都是我们长期要做的事情。
新京报:在常态化防控的过程当中,大数据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它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
吴浩:高质量的大数据才有用,未来从质量上来说,数据要更加精准。比如有些网友就反映,只是开车途经新发地就被要求检测。下一步需要改进,需要更加精准的数据发挥作用。同时,大家关注的“个人隐私保护”也需要协同来解决。
再就是数据的共享,比如做核酸登记的时候,以前要填写纸质信息表,现在可以通过小程序提前把信息录入生成条码。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核酸检测现场有个扫码机器录入信息?也同时可以扫核酸试剂试管码,通过物联网把信息串起来,只要检测结果一出来,第一时间告诉你。既可以保护个人隐私,电子结果也能被公认,不用再拿着纸质报告,这样就便利了。
各地借鉴防控经验因地制宜 而非简单“抄作业”
新京报:武汉疫情初期,由你带队的社区防控专家组在当地梳理了一些问题,并提出封闭小区的建议。此次,你是否也到新发地附近小区进行调研?分享了哪些经验?
吴浩:6月13日我就去了新发地,针对当地的情况,也分享了武汉一些经验。我们为了迅速切断传播链,保护易感人群,希望所有的居民呆在家里。生活物资保障是通过政府组织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协助保供。
所以排在首位的是要确保物资供给。另外,还有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保障特殊人群的就医、老弱人群的生活照料等。这些都是提前吸取武汉的教训,利用了武汉的经验和策略。
新京报:未来常态化防控中,各地可能出现一些散发病例,北京的应急响应和防控措施是否有参考价值?各地要如何借鉴“以往的经验”?
吴浩:每次的“战疫”其实只要用心总结和分析,都是对下一场人类和疾病斗争的参考和借鉴。
每个城市的条件和情况不一样,比如有人说,这次北京“抄武汉作业”就可以了,但我们没有把所有的社区进行封控,更多利用大数据、核酸筛查等去做。
武汉当时封闭小区是针对特殊的情况,全部封闭管理也有它的难度,物资保障压力肯定更大。北京采取分区分类管理,对生活生产影响相对小。所以各地都不是在“抄作业”,而是在相互借鉴,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城市的、因地制宜的方法是最好的,这也是尊重科学规律的表现。
低风险人群不建议做核酸检测 医务人员疲劳作战会影响采样质量
新京报:目前,核酸采样检测是否已经覆盖了重点人群?下一步重点在哪里?
吴浩:从现在每天的检测量来讲,还有每天我们接到的任务量来讲,应该说重点人群已经全部应检尽检完了。目前,检测人群正在扩大化,包括餐饮、快递等跟人打交道比较密切的服务行业,把这些纳入检测的范围。
如果有散在病例的发生,不在控制范围内病例的发生,那就要随检尽检,随时发现随时检测。
新京报:还有一些低风险人群看到很多朋友晒出了阴性的检测结果,也在考虑自己是否需要检测,你觉得有必要吗?
吴浩:低风险人群如果不出差,没有其他需求且没有任何症状的话,我建议现在不要去检测。这段时间各个地方核酸检测量非常大,检测人员过多会造成医务人员疲劳作战。长期如此的话,一定会影响采样质量。
新京报:曾经去往新发地等高风险场所的人群已经陆续做完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人员仍在居家观察。呈阴性是否意味绝对安全?他们和家人一起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吴浩:核酸检测相对是比较精准的,但它不是绝对的,会有一些假阴性的情况。一方面,病毒是有潜伏期的,另外,运输环节、采样浓度不够等,也可能造成假阴性。
所以这类人群核酸检测呈阴性只是相对的安全,仍然需要居家隔离。有条件的话,他们应该和家人分卧室居住、分餐制,保持和家人的社交距离,度过这14天。在居住环境上,尽量选择在下风口。洗漱用品要分开,个人生活卫生等都是要注意的。
相关知识
北京昨日新增17例确诊病例 丰台区15例大兴区2例
北京昨日新增报告本地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7例
北京16日内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97例
大幅下降!北京昨日新增确诊3例,均在大兴区
最新!北京新增36例本地确诊病例!广东新增17例境外输入病例
新增确诊17例!其中本土2例!一地再检出无症状感染者116例
新增61例境外输入病例,新增2例本土病例
北京无新增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昨日治愈出院2例
31省份昨日新增确诊46例,10例本土病例在这两个省!北京新增1例确诊来自美国
北京新增21例,河北2例与新发地有关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5362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8442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8395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511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010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3317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2904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452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239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