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按下公共卫生与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快进键

昨日,我省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以及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主任钱远坤表示,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和《意见》,着眼于解决城乡治理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抓住了工作的“牛鼻子”。

“省委还将研究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形成‘1+1+N’的政策矩阵。”钱远坤介绍,第一个“1”是《决定》稿,统揽其他各个制度建设,起管总的作用。第二个“1”是《意见》稿,对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出了工作部署。“N”是关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大健康产业和城乡基层治理的一系列配套文件。

钱远坤表示,这一政策体系,重点聚焦两个方面。一是聚焦形成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共治同心圆。《决定》重点强调推进街道体制改革,重心下移,夯实社区,用好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用好社区工作者队伍,用好志愿者队伍,推进部门单位、党员干部双报到制度的常态化等政策举措,形成党建引领下的一个有共治梯次、有共建机理、有共享格局的治理圈层。二是建立“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疾病救治—物资保障—产业发展”的工作链条。立足于“早防”,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立足于“快救”,建立完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立足于“强基”,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立足于“保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通过这些措施,织牢织密生命健康的‘防护网’和‘隔离墙’,为推进湖北公共卫生与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锚定方向、按下‘快进键’”。

热点解读

如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将常态化

发布会上,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静表示,我省将从四个方面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周静介绍,我省将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推动街道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来,转移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转移到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上来,加快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城市治理要求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同时,推动更多公共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推进编制资源向街道倾斜,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增强社区工作力量。

此外,将进一步深化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疫情中,全省1.1万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先后抽调58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2.7万余个社区(村),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周静介绍,今后我省将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发挥作用长效化。通过按需设岗定责、搭建服务平台,组织下沉党员干部为居民群众提供精准服务。

大健康产业怎么发展?

全省重点打造“两区一基地”

“在今后一段时期,着力推进十大重点任务。”发布会上,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程用文介绍,我省大健康产业将在抗病毒药的研发联合攻关、高端医疗设备进口替代、中医药发展、新兴医疗快速成长、健康食品提档升级、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健身康体消费升级、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聚群发展这十方面下功夫。

他着重提到加快集聚集群发展,重点在全省打造“两区一基地”:武汉大健康产业核心集聚区、一批大健康产业的特色园区、创建国家医用防护物资生产储备基地。

程用文介绍,重点围绕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研发、技术平台支撑和产业链协同创新、企业孵化和总部经济建设等,将光谷生物城建设成为国家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进“环同济-协和”高端医疗产业集聚区、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汉阳大健康产业发展区、武汉长江新城国际医学创新示范区等集聚集群发展,努力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与此同时,在有基础、有条件的市州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区域医疗中心、临床试验基地等。在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区域,分区、分层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的大健康产业园区。

“依托仙桃无纺布基地,建设国家医用防护物资生产储备基地。”程用文表示,将推动武汉、宜昌、荆门、黄冈、咸宁等地医用物资生产标准化、品牌化和集群化发展,打造集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医用防护物资生产集聚地。通过一段时间的真抓实干,推动湖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怎么改革?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设公共卫生总师

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推进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涂远超介绍,我省将抓紧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指导意见》,着力推动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涂远超介绍,改革将从四方面进行。第一是进一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第二,是进一步完善优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以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为核心的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

同时,我省还将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创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保障政策。“试行省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设立公共卫生总师,疾控机构负责人兼任同级卫生健康委班子成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特设岗位。”

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如何完善?

建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涂远超介绍,《意见》总结了疫情防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强调立足于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需要,全面加强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应急救治能力与水平。我省将发挥医学技术、卫生资源、方舱医院经验、实践成果、交通便利、医联体资源整合、中药强省等七大优势,全力构建强大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涂远超透露,我省将高标准建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加强感染、呼吸、重症等专科建设,将其建设成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临床医学中心,打造医学高地,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优化医疗机构区域规划,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目标任务,全面扩增应急救治资源。此外,将利用湖北交通便利优势,建设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建立全省“水、陆、空”统一指挥调度和应急救援机制,因地制宜打造高效快捷“黄金急救圈”,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全面强化紧急医学救援。

“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县级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涂远超表示,我省将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应急处置能力。

来源:楚天都市报

 

相关知识

湖北按下公共卫生与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快进键
智能化时代来临 三诺按下制造体系升级“快进键”
渭南市数字城管平台建设按下“快进键”
挑战与机会并存,疫情为实体商业转型按下“快进键”
湖北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亿元以上项目复工率达98%
雄安新区安置房建设按下“快进键”
重庆轨道交通在建线路按下“快进键”
“施工图”敲定 区域交通一体化按下快进键
雄安新区安置房建设按下“快进键”
河源加速度!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网址: 湖北按下公共卫生与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快进键 http://m.zx3q.com/newsview72299.html
所属分类:品牌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