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丨央行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新闻发布会
2020年6月2日,人民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出席发布会,发布解读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并回答了记者提问。以下为文字实录。
周学东: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两会”刚刚闭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其中提出“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大家可能要问,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有没有?准备如何操作?另外,昨天大家也从媒体上看到总理到山东调研,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总理和企业负责人谈到融资的时候,企业负责人讲他的企业大学以上的毕业生、博士、硕士占比比较高,但是融资遇到了困难,后来易纲行长专门找企业负责人要了一张名片。总理讲到要“将人力资本作为授信额度担保的重要依据”,这个事怎么落实?其实昨天我们发布的文件里已经包含了这一条,那就是大幅增加银行信用贷款,并在考察信用的时候把企业人力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昨天下午6点人民银行发布了三个文件。今天上午我们请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先生作重点解读,并回答大家的提问,同时我们还邀请了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
首先请潘行长介绍一下政策出台的背景,然后请邹澜司长做三个文件的解读,最后我们回答大家的问题。
潘功胜:昨天人民银行发布了三份文件,其中两份涉及货币信贷政策信贷工具,一份是关于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指引。受易纲行长和郭树清书记的委托,今天上午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昨天发布的几项政策进行深入的解读和交流,并且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宣传政策,从而提高政策执行的质量和执行的效果。
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金融委的直接领导下,人民银行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为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疫情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强度是超预期的,所以不久之前,党中央在“六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六保”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提高金融支持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了两项新的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一项是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人民银行创新特殊目的工具来支持这项政策的执行,它实际上是一个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政策安排再加上一个支持工具。另外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计划。这项支持计划旨在扩大金融机构信用贷款投放。同时我们从长短结合、综合施策的角度考虑,发布了进一步做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指引,引导商业银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优化融资环境,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下面请金融市场司邹澜司长就三项政策的要点给大家做详细介绍。
邹澜:昨天印发的三份文件中,第一份文件是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这个政策背景是: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今年的3月1日五个部门印发了一份文件,提出临时性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紧张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当时是基于2月底形势的判断,各方面情况显示影响还是相对短期的,所以这个政策在期限上的安排最长是延到今年的6月30日。从现在整体形势来看,受疫情影响的时间可能还要更长一些,影响的程度也会更深一些,这就需要政策期限进一步延长。所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到明年的3月底,以便缓解中小企业年内的还本付息压力,更好地应对当前国内外疫情和经济压力。
具体的政策措施是:对今年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存续的普惠小微贷款应付利息,最长延长到2021年的3月31日,免收罚息。普惠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只要是6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本金和应付利息都在政策范围之内。另外,对于年底前到期的其他中小微企业贷款和大型国际产业链企业等有特殊困难企业的贷款,企业可以和银行自主协商相应的还本付息安排。
从工作要求上来说,针对过去政策执行过程中反映的问题,这次我们进一步明确提出,对于普惠小微贷款,银行要做到“应延尽延”。过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有一些企业和地方反映,尤其是对一些小微企业来说由于相对弱势,和银行提出延期要求的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政策落地可能有一些障碍,所以这次政策明确提出“应延尽延”。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贷款关系比较复杂,最典型的是有一些贷款是有抵押担保的,而这个抵押担保主动权不在银行,是企业作为贷款申请人去联系的担保,或者去办理的抵押。所以这次“应延尽延”的基本要求也明确企业提出申请后要保持有效担保或提供替代性的安排。从政策目标来说,企业还要承诺保持就业的基本稳定。只要做到这个,银行就应该予以办理。
为了更好地使政策落地,这次做了一个激励政策的安排。具体有这么几项:
第一,人民银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地方法人银行,也就是中小银行给予其办理延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的1%作为激励。从现在的宏观统计数据看,激励的贷款金额接近4万亿元,带动延期的本金达到3.7万亿元,这是一个预计。
第二,因为量很大,所以短期之内对银行的流动性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银行在流动性安排方面可以通过货币市场或其他的方式,保持流动性稳定。对于全国性的大中型银行,由各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部门在考核国有控股、参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今年绩效的时候,给予合理的调整和评价。
最后,从政策目的上来说,还是希望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都能够活下来,稳定就业,实现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最终政策目标。所以文件中也提出企业在办理延期的时候,需要承诺保持就业的基本稳定,另外贷款的资金要用于生产经营。
第二份文件是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这些年我们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时候,各方反映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很难获得信用贷款。小微企业申请贷款的时候需要办理抵押,需要找担保,有的能做到,有一些企业面临很大的障碍,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又会增加新的交易成本。比如说办理抵押还要收费,还有其他的手续,办担保又要交担保费,这是小微企业融资的突出问题。从结构上看,中小银行和大银行情况又有所不同。大银行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对比较强,这两年我们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看到,大银行的信用贷款占比上升是比较快的,从掌握的数据看,国有大型银行信用贷款占全部普惠小微贷款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但是中小银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比例比较低,估计不到10%。针对这个问题,文件提出,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促进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投放,支持更多的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使小微企业贷款获得性明显提高。
具体的操作是通过和财政部门一起创设货币政策工具,由中央银行提供4000亿元的再贷款专用额度,从今年的6月起按季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在今年3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贷款期限要求不少于6个月,以使贷款企业能够更大程度从政策当中得到好处。目前计划安排6月份、7月份、10月份、明年1月份四次批量购买。预计这个政策落地后,可带动相关的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接近1万亿元,而去年这些银行发放的信用贷款大概是3000多亿。我们希望能够产生倍增的效应,使小微企业申请贷款时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到变化,大幅度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发放比例。
银行的范围包括最新的央行存款保险的评级1级到5级的地方法人银行,央行存款保险评级一共是10级,这个考虑主要是因为这些银行相对来说风险管理能力较强。银行的类型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是全部覆盖的。央行购买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这部分贷款管理仍然委托原来发放贷款的银行进行,企业支付的利息归放贷银行所有,同时信贷风险也由银行承担。一年之后,银行再把贷款购回。通过这种措施,进一步地激发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动力,促使银行注重把控好信用风险,遵循市场化原则,防范道德风险。
在工作要求方面,我们提出对于获得支持的银行要制定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投放增长目标,将政策红利让利于小微企业,着力降低信用贷款发放利率,同时企业要保持就业的基本稳定。通过激励的政策安排,希望能够传导、撬动银行,稳定企业经营行为。
第三份文件是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跟刚才两个政策工具略有不同,更加着眼于长远,主要是解决小微金融服务供给结构性失衡的问题,着力于长期性、制度性的推动,通过督促商业银行加快观念转变和业务转型,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使其真正敢贷、能贷、会贷、愿贷,促进“质”的变化。这份文件所涉及的内容过去几年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过程中也做了很多的实践。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这个问题变得相对更加突出,所以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针对性,既解决当下的问题,也着眼于长远。
具体的政策目标,概括说就是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政策更好适应市场主体的需要,提高金融政策的“直达性”,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增量”方面,包括全国性银行要发挥头雁效应,增加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尤其是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今年要高于40%。“降价”方面,希望通过政策落地,促使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降低。“提质”方面,希望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能够大幅增加,能够切实地缓解市场痛点。“扩面”方面,希望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覆盖面能够明显扩大。
这里着重介绍两个方面。一是提升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首先全国性银行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内部转移定价优惠力度不低于50个基点,促使商业银行处理好不同业务服务对象关系的平衡。其次,政策性银行要把3500亿的专项信贷额度落实到位,以优惠利率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再次,商业银行要将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进一步带动基层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各家行过去都做过一些安排,有一些行已经提到10%以上了,也有一些行提的程度和速度稍微慢一点,感觉实际效果是很好的,所以这次做了一个全面的要求。
二是着力于改革完善外部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包括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绩效评价、财税激励等方面。重点是几个方面:一是大幅度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的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更好地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二是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地方征信平台和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市场化的征信机构,运维地方平台。比如浙江台州的经验,我们希望今年能够更大范围的推广。三是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的奖补机制,提供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和奖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等措施,这样能够共同分担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使银行更有积极性,可持续地做好这项工作。四是推动地方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组织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微的企业账款,探索建立续贷中心、首次贷款中心、确权中心等平台。
周学东:刚才邹澜司长介绍了三个文件,第三个文件内容比较多,前两个文件有些内容非常专业,有些涉及具体操作问题,请货币政策司郭凯副司长作补充解读。一是6月1日到今年年底到期的本金及利息可以延期,为什么要分开表述?第二,昨天央行发布的热点问题答问提到延期还本付息的覆盖面是7万亿,但是地方法人机构3.7万亿。央行提供400亿的再贷款,补贴1%,400亿除以1%是4万亿,这是什么关系?
文件中提出的“央行购买上述贷款以后委托放贷银行管理,购买部分的贷款利息由放贷银行收取,坏账损失也由放贷银行承担”,大家不理解利息还照收,坏账由银行承担,对银行有什么好处?银行有什么积极性?这两个问题请郭凯副司长补充一下。
郭凯:关于本金延期和利息延期,其实都是从今年6月1号开始到今年年底的贷款本金和利息,文件的要求是应延尽延。分开表述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贷款本金的延期涉及到担保或者抵押安排同时延期的问题,就是说贷款企业需要与原来的担保方或者要对抵押方式有一个安排,保证本金延期了之后,担保和抵押还是有效的。利息的延期不涉及担保的问题,但是通常利息的延期有一个罚息的问题,所以文件中明确了利息延期不用交罚息,而本金延期不涉及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在文件中把本金和利息的表述分成两段,但实际上这两部分都是要延的,只不过在技术上有点区别。
第二个需要解释的就是究竟覆盖多少贷款?有多少贷款延期?到底是7万亿,还是3.7万亿,还是400亿?按照测算,符合“应延尽延”要求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约为7万亿,就是说7万亿的贷款只要能够保证担保和抵押安排有效,只要企业能够承诺保持就业的基本稳定,这7万亿的贷款银行是要做到“应延尽延”的。小微企业去向银行申请,只要达到上面所说的要求,银行按照政策要求应该延期,最长延期到明年3月31日。这3.7万亿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创立的货币政策工具,本身不是面向所有银行,只面向地方法人银行也就是中小银行。这部分中小银行有多少普惠小微贷款呢?根据我们测算大约是3.7万亿。换句话说我们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的是这3.7万亿,我们对中小银行原则上按照延期本金的1%提供激励,测算下来可能需要我们提供的激励上限是400亿。所以最终是通过400亿的激励来支撑3.7万亿左右的贷款延期。当然,这都是上限,并不一定每笔贷款都能延期,但是能够延期的贷款总数基本是这三个数的概念。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购买了贷款之后还交给银行来管理?主要考虑是给银行提供激励,但是还是要符合市场化的原则。将贷款交由商业银行管理,让商业银行享受所有贷款的回报,同时也承担信用风险,最终有利于激励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会更好地做贷前审查,更好地做贷后管理,可以享受所有贷款的回报,但要承担信用风险,这样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的这部分资金也相当于一个激励机制,给商业银行提供一部分比较优惠的资金,使商业银行做这个事情更有动力。通过这一方式,我们既激励了商业银行,同时又没有改变委托代理关系,也就是没有改变商业银行对企业基本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权衡。
周学东:刚才讲到7万亿的是指政策的统计惠及面,央行通过对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或者提供补贴涉及3.7万亿,剩下的3.3万亿由大型商业银行来继续延。这样大家就理解了这个政策的惠及面统计是7万亿,央行对中小银行的3.7万亿提供一个激励,就是本金的1%。关于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央行补“两头”。一头是央行买了40%的贷款,但是利息由银行都拿走,原理上收的利息里面40%是可以归央行,但是央行不要,这是在结果上。另一头在起点上,银行相当于零成本获取资金,这个补贴至少在一个点以上。这就是《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还有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里讲到的大幅度提高信用贷款比例。
接下来大家可能对30条或者这两个工具还有些疑问,毕竟这两个工具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体现的是直达性,也有人说这两个工具是一个“大招”,大家可以就这些问题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今年以来为了防控疫情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政策效果目前怎么样?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两个创新工具,央行购买贷款,以零利率资金给银行,和采用再贷款利率为零的方式,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潘功胜: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在国务院金融委的指导下,制定并发布了多项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效果应该说是非常好的。实际上从春节到现在,人民银行几位行领导及有关司局都非常忙,周末都很少休息。我们梳理了一下,从年初到现在人民银行出台的主要政策工具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总量货币信贷政策的支持。3次降准释放的长期流动性资金是1.75万亿,加上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等,超预期向市场投放了流动性。
二是引导降低贷款利率,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下行,并启动了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推动降低了存量贷款的利率。
三是推动优化信贷投向结构。比如说2月份出台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安排,通过金融机构向名单企业,也就是直接为防疫保供的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优惠贷款资金。新增1.5万亿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增加了6000亿元政策性银行贷款额度等。
四是强化政策协调联动。我们加强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比如疫情防控的3000亿专项再贷款的特别安排,实际上财政是对企业直接给予贴息的。延长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安排实际上是一种监管政策。在昨天发布的两个政策工具中,实际上也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财政政策的融合。
这些综合性的举措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一是在流动性方面,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1-4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8.8万亿,同比多增近2万亿。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分别是11.1%和12%,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体现了有力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取向。二是贷款利率明显下行。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了30个基点。4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是5.24%,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0.77个百分点,下降的幅度比较大。三是防疫保供、复工复产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和行业及时获得了信贷支持。截至5月30日,3000亿的专项再贷款政策直接为防疫保供企业提供贷款,向7400家企业已经发放了2800亿,留下的200亿给了湖北,因为湖北跟全国复工复产的时间进度不一样。上述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是2.49%,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利率是1.25%。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支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4800亿。截至4月30日,金融机构对超过1.2万亿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进行了延期。四是普惠领域的信贷支持加大。4月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1%,增速比上年高2个百分点。在金融机构有贷款余额的中小微企业户数是2815万户,同比增长21.9%。五是有效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已累计支持发行疫情防控专项债将近400只、共4000亿元。1-4月,公司信用债发行了4.6万亿,同比增长46%。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是2700亿元,发行量创近年新高。同时,在债券市场方面,支持地方政府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顺利低成本发行。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信用贷款。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此次设计了特别目的工具(SPV),大家可以看到美联储今年出台的支持工具,绝大多数也是通过SPV操作的。人民银行向SPV提供的4000亿再贷款资金,SPV拿了4000亿的再贷款资金以后,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签订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合同,购买地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40%,资金期限是一年。
全部的贷款仍然由原来的商业银行管理,全部的利息也都由银行享有,SPV不向银行收利息。这也是让利。同时由于信用风险仍然由商业银行承担,所以商业银行的贷款是不出资产负债表的。在合同到期以后地方的商业银行再向SPV购回40%的贷款。就是我们提供了4000亿的资金,相当于向地方商业银行发放的小微信用贷款的40%提供了零成本的资金。
上海证券报: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了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工具,这两个政策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
潘功胜:这次疫情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强度超乎大多数人的预期,市场主体恢复生产、稳定经济增长可能比原来预计的时间要长得多,也困难得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来稳企业、保就业、稳定经济增长。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我们发布的两项政策工具中,第一项是延长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安排。2月底的时候,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已经出台了中小微企业临时性的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那次政策的截止期设在6月底,当时大家预期6月底差不多时间也够了,但是情况超预期。所以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这项政策,对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安排做了一些完善,同时创新创立了一个工具支持延期还本付息。这次的政策与当时2月份出台的政策相比有几点完善。
第一是期限更长了,原来是到6月底,现在是到12月31日之前到期的贷款可以延期,最长可以延期到明年的3月31日。
第二是力度上会更大。要求对于普惠小微贷款要“应延尽延”。
第三是明确稳就业的要求。享受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企业要承诺稳就业,企业要提供承诺书。
前面讲的三点是政策安排的完善。第四点不同是从今年6月1日到今年年底是有激励性政策安排的,人民银行设立SPV开展利率互换操作,实际上给这些延期还本付息的银行,按照其延期本金的1%提供奖励。
中小银行之外的其他大型银行也必须同样做这个事情。他们的激励政策是国有金融资本管理部门对他们考核中给予适当的安排。
第二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政策考虑主要是引导和鼓励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投放。提高信用贷款投放的比重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为了鼓励商业银行做这件事情,我们创立了一个新的工具,设立SPV,给商业银行提供低成本的资金。
这两项政策工具主要的考虑就是这些方面。
第一财经日报:央行在发布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请问这个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是什么?与两项货币政策的关系是什么?
潘功胜:我们昨天一共发布了三项政策,其中两项是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另外一个就是做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指引。大家知道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这些年我们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它一直是金融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仍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和着力点。我们此次发布的政策指引和两项政策工具之间是什么关系?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这两项政策工具主要侧重于量的支持和结构性支持,是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取向的,应该是一个短期的政策,是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政策安排,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短期的政策安排。
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布了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指引。这个政策属于信贷层面的政策,着力于长期性、制度性的政策推动,在金融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培养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对政府部门、金融管理部门来说要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所以说第三项政策是侧重于中长期的。
我们发布的新闻稿中有这样一段话,“《意见》从落实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政策,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改革完善外部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加强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优化融资环境,强化组织实施等七个方面提出了30条政策措施”。这里有几个重点。
第一个方面是金融机构要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际上不同的商业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方面是有很大差别的。大家知道浙江有几家银行,比如台州、泰隆等等,二三十年来专注做这个事。很多银行原来做得少,这方面的能力不足。所以文件也有一些明确的要求,比如说在内部的转移定价方面,优惠力度要高于50个基点。再比如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贷款增速今年不能低于40%、商业银行在综合绩效考核中普惠金融的权重要占10%以上等。
第二个方面是要完善外部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比如说健全商业银行小微企业服务金融监管评价,对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政府性融资担保的考核,强化外部的考核激励机制等。
第三个方面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方面,我们今年定的目标就是公司类信用债券的净融资要比去年多一万亿,金融机构要发行小微企业的专项金融债至少三千亿。
最后一个方面是关于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这也是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服务非常重要的层面。
另外我们提出运用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促进小微企业2020年应收帐款融资不低于8000亿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很多人关心《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提法,就是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信贷政策到底怎么去实现对实体经济支持的精准性和直达性?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安排?
潘功胜: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来应对特殊的困难,需要货币信贷政策更加注重精准性和直达性。所以我们在政策的设计上,政策达成的目标和取向是非常清楚的,同时,内涵有政策激励的安排。人民银行今年以来在很多政策的设计方面都非常注重考虑这些。比如说三次降准,特别是普惠金融的降准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说上一年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或者增量占比要达到1.5%,才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如果达到10%以上下调1.5个百分点。所以政策目标还是小微企业,但附加着条件。
1.5万亿的再贷款、再贴现也是有附加条件的,要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小微企业的贷款占比不低于20%或民营企业占比不低于40%,只有落实了政策的条件要求,才能享受政策优惠。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安排,既有人民银行提供的低成本资金,又有财政的贴息,优惠力度是很大的。这项政策安排主要是在2月份和3月份疫情影响特别严重的时期,抗疫的医疗物资以及重点的生活物资供应出现短缺,发改委和工信部在全国选择重点的、直接从事抗击疫情的医疗物资生产和生活物资的生产供应的企业,商业银行按照企业名单自主放款。这项政策的直达性是非常清晰的,截至目前有八千家企业享受到了贷款。审计部门一直在跟踪审计,对不符合要求的,银行要取消对企业的优惠政策。这次出台的两项政策也是有很强的目标性和直达性。对普惠小微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目标也是非常清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附加了一个奖励的政策。购买信用贷款的目标性也是非常清楚的,只针对购买地方金融机构发放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是小微企业,同时必须是信用贷款。
总的来说,这些直达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鲜明的特点,政策的取向有清晰的目标,并且具有普惠性,配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金融时报:今年以来为了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金融系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也包括昨天的三项政策文件,来强化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实施差异化的监管。请问这些政策对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潘功胜:第一,受到疫情高强度的冲击,各类市场主体经营的压力非常大,经营现金流萎缩,经济增长也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在这个时候货币信贷政策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加大信贷政策的支持,对于保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加大货币信贷政策力度是必需的。
第二,我们怎么样来看待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与市场主体的存活、经济增长稳定之间的关系?李克强总理前几天在答记者问上也讲到,首先要让市场主体活下来,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实际上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与市场主体经营的状况和经济增长的状况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我们任由市场主体倒闭,该救的不救,那么经济可能也会失速,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也会恶化。所以金融机构在这个时期要加大逆周期调节,扩大信贷的投向保市场主体。保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增长,同时也是救自己,就是保银行的信贷资产。我们在看这种关系的时候不能仅仅看一个单面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和企业在一条船上,保他们实际上是保自己。
第三,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受到影响也是必然的。不光中国如此,国际上很多国家也是一样,美国也是一样。我国的金融体系、银行体系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一季度末银行体系的拨备覆盖率是183%,应该说对银行自身有比较强的能力来消化可能产生的资产质量的恶化。同时,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也要求商业银行在加大对企业让利的同时,用现有的财务资源加大拨备的储备,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和处置能力。前面讲的183%到一季度末的存量,同时我们要求在今年未来的三个季度商业银行需要加大拨备提取。为防止今年、明年甚至后年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我们要做好准备。
第四,在推动政策出台的过程中,在保市场主体的过程中也特别注意完善风险的分担机制,比如人民银行提供的低成本资金的安排。财政部门还提供了贷款的贴息,政府性的融资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也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安排。很多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银政企等风险分担机制,建立一个资金池,如果出现了风险,地方政府负担多少、银行担多少。同时,我们在制定和发布这些政策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到有一些不能突破的风险底线,比如说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由各个金融机构独立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不能行政干预放贷。包括人民银行出台的一些政策工具,信用风险都是银行自己在承担的,各级地方政府不能干预银行贷款的投放。同时,我们也要求金融机构在这个过程中要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比如说资金的空转,现在利率比较低,要防止出现资金的套利等等。
路透社:我想问一下新的政策工具和现有的一些政策下一步怎么配合?现在国外一些人认为这些工具可能是一种量化宽松QE,请解释一下?
潘功胜:我觉得这两项新的政策工具和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降息降准政策工具并不矛盾。比如说第一项政策工具我们叫延期还本付息。原来出台的政策是到6月30号就到期了,因为疫情的影响,6月30号到期还不能解决问题,所以现在将12月31号之前到期的贷款,可以延期到明年3月31号,是一种在特别时期的特别监管政策安排。
第二项政策工具和我们以往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有差别,它融合了一些要素,就是直接向中小金融机构购买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也是一种短期的政策安排。我们可能只买4000亿,40%对应的贷款总量是1万亿。所以这些政策无论从性质上和规模上都谈不上量化宽松。中国和国际上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比较,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空间还是有的,仍然处于常态化的货币信贷政策的范畴里面。
彭博新闻社:我有两个技术性的问题。一个是400亿的再贷款资金和4000亿元的再贷款资金,和我们已知的1.8万亿元的再贷款资金是重合的还是新增的?4000亿元再贷款政策一年期之后会不会延期? SPV不向商业银行收利息吗?
潘功胜:第一个问题,400亿和4000亿的再贷款资金,和以前的1.8万亿是不重叠的,它是另外一个工具。
第二,我们设SPV这个政策工具的操作。在购买信用贷款的时候,信用风险是由商业银行承担,我们按照40%来提供资金。这种资金我们给他的时候实际上相当于通过SPV给他,40%的资金相当于是零成本。
一年期的4000亿再贷款不延期,我们会签一个贷款协议的购买合同,贷款到期时不延期。
财新:延期贷款政策中有一个利率互换,请问这个互换是怎么个操作法?
郭凯:利率互换实际上是一个操作概念,SPV不能直接把钱发给企业或者银行。所以我们把操作结构上做成一个交易,设计成SPV和商业银行进行利率互换。利率互换的本金是延期的本金,通过这个利率互换的结构,实际上是将1%的激励资金转移给商业银行。
邹澜:通过利率互换是为了引导银行的行为。银行做了这件事,落实了这个政策,就获得这个利益,成为一种激励,银行获得这个利益后又把激励传导给了企业。政策最长延到明年3月份,从现在算还有10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小微企业的数量是千万户数量级的概念,实际上是企业获得一个喘息的空间。
潘功胜:这些政策的信用风险都是由银行承担的,承担了信用风险也并不意味着必然有损失。银行如果干得好可能就白得了这个利息,如果干不好,补贴或者奖励就弥补了风险成本。
周学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王志)相关知识
实录丨央行召开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新闻发布会
央行:下半年坚持总量适度、合理增长 稳企业保就业
金融支持“量增价减” 信贷投放节奏加快―― 真金白银稳企业保
文字实录丨2020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
央行: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陈飞在企业座谈会上强调 全力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工作
央行易纲:坚持稳健货币政策 坚定支持保市场主体稳就业
聚焦稳企业、保重点等8个方面,山东再出台举措保就业
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打出稳企业保就业“组合拳”
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5307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8393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8344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511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010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3291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2856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452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239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