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住权登记新规:居住权不能继承,了解更多细节!
北京市的居住权登记试行办法开始征求意见,明确了居住权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居住权只能用于住宅,居住权人必须是自然人,而且这样的权利不能被继承或者转让。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司法判决,回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在具体操作上,居住权的登记分为几种情况。首次登记有合同设立和遗嘱设立两种形式,另外还有生效法律文书设立的情形。不动产如果已经办理了查封、预告或异议登记,就不能再设立居住权。变更登记则适用于居住权人信息变化或者不动产转移的情况,而注销登记则明确了居住权消失的各种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的宅基地暂时不在这次居住权登记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宅基地本身就具有人身属性和生活保障的功能。对于共有不动产设立居住权的问题,原则上需要全体共有人达成一致,避免对少数权益人造成不利影响。
北京的居住权登记新规,可以说为住宅不动产的使用和流通提供了更多的法律保障。这也让人们对居住权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居住权的设立虽然为自然人提供了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的权利,但它不同于所有权,不能随意买卖或者继承,这一点和其他国家的一些相关规定是类似的。
同时,政策的出台也反映出了城市政策制定者对共享经济和不动产使用的一种全新理解。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居住权的设立可能会让更多人有机会以更灵活的方式使用不动产,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过,这种模式同样需要严格的法律框架来保障各方的权益。
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和完善,居住权也可能会在更多城市推广和实践。对于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政策创新,更是对社会治理能力的一种考验。我们期待这样的制度能够真正为大众带来福利,同时也能激发不动产市场的更多活力。
相关知识
遗产继承新判例:女儿继承房产,妻子享有居住权
丈母娘的新要求:登记居住权
居住权入民法典,二手房交易注意了!
上海不动产登记新规出台 居住权、宅基地使用权纳入登记
民法典首提“居住权”,影响有多大?
《民法典》里看住房|新增“居住权”登记 保障居者有其房
《民法典》里看住房|新增“居住权”登记,保障居者有其房
民法典首提“居住权”!影响有多大?
麦田房产:多地开展居住权登记,或让以房养老多一个选择
注意,民法典首提“居住权”!影响有多大?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9324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83915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83850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649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132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6311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8399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541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348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