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地收入暴跌!地方财政如何应对?
摘要:
【卖地收入暴跌!地方财政如何应对?】近几年,全国卖地收入持续下滑,这对地方政府财政造成了巨大冲击。文章通过分析土地成交数据和房屋供应情况,讨论了房屋供应是否会短缺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了财税改革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强调了地方政府需要在新形势下探索新的财政收入来源,以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
正文:
最近,全国卖地收入持续下降。从2021年的8.7万亿,降到2022年的66854亿元,再到2023年的57996亿元,短短两年间下跌了33.38%。2024年前五个月,全国卖地收入仅为1.28万亿元,同比下降14%。从地方来看,青海、北京、海南、福建等省份卖地收入有所增长,但大部分省份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安徽、宁夏、广州等地,跌幅超过50%。
卖地收入减少,必然引发一系列问题。会不会导致房屋供应短缺?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过去十几年,城市化进程中新建了大量房子,库存量非常充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前五个月商品房施工面积688896万平方米,待售面积7.4亿平方米,而销售面积仅为3.66亿平方米。即便未来几年不再新建房屋,市场上的房子也供不应求。
小编点评:卖地收入的减少,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过去,地方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卖地收入。特别是1994年央地财政分灶之后,地方政府更是严重依赖卖地收入来弥补税收缺口。如今,卖地收入减少,地方政府需要寻找新的财政收入来源。例如,财税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研究健全地方税体系,推动消费税改革。将中央独享的消费税部分划归地方,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此外,增加地方城市的股权财政收入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合肥通过成功的风投模式,引进了京东方、长鑫存储、蔚来汽车等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但合肥的成功也有其偶然性和历史机遇性,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城市。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财政收入来源。7月份即将召开的中央会议,也许会带来更多的政策方向和指导意见,值得期待。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产家庭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孩子教育、职业发展和资产规划等问题,让大家更加关注未来的出路。海外购房成为新的选择,不仅可以获得海外身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还能规避资产贬值风险。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
相关知识
超8万亿卖地收入换“收款人” 如何影响地方财政?
卖地收入滑坡 地方财政谁来补缺
地方卖地收入大降 一些基层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去年卖地收入少了两万亿! 今年“土地财政”何去何从?
土地出让收入划归税务征收 ,对地方财政影响多大?
百城卖地收入下滑 土地财政再思考
疫情不阻拍地 百城卖地已超去年同期:有城市收入涨14倍
疫情不阻拍地,百城卖地已超去年同期,有城市收入涨14倍
地卖不动了,“土地财政”该怎么维持?
深圳南京苏州等城4月财政收入锐减背后:卖地收入下滑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93999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87393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87264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865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348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8265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31779
- 8泰安国悦山180平下跃美式风 23896
- 9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2188
- 10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