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草案公示
韧性城市建设对超大城市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近日,《北京市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草案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公示,公示期至11月18日止。期间,公众可登录该网站反馈意见建议。规划提出,2035年建成安全可靠、灵活转换、快速恢复、有机组织、适应未来、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首都韧性城市空间治理体系。
韧性城市,是具备在逆变环境中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这次规划的核心目标就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持城市运转,以有限空间和资源应对复杂风险挑战。”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基于城市运行特点,重点关注经济与社会活动保障,立足京津冀视野,更加聚焦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
在韧性空间规划布局方面,规划提出,构建“集中式+分布式”的五级体系,涵盖市域韧性城市支撑体系、韧性街镇单元、韧性社村生活圈等。其中,市域韧性城市支撑体系包括维持城市安全运行、支撑城市快速恢复、实现圈层联动互助、预留备份弹性空间的韧性支撑环,以及由区域交通枢纽、重大能源设施、物流基地等关键设施组成的韧性保障支点等。规划还提出,建立邻里自治互助的韧性社村生活圈,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以社区、乡村为主体的韧性基本空间组织单元,形成城市最基本的维持与恢复细胞。
结合“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提出差异化圈层韧性要点,引导区域统筹联动。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是首都韧性安全的首要地区,中心城区是保障首都韧性安全的关键地区,需积极调动资源并充分保证城市主要功能基本运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多点地区发挥重要综合承载功能,对内自身资源实现有效保障,对外利用交通、物流、空间等优势对中心城区等区域进行支撑;生态涵养区作为保障首都韧性安全的重要地区,重点保障储备与供应。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提出推动京津冀韧性城市体系搭建,加强韧性组团之间重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构建不同场景下的协同互助,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紧急交通系统。此外,规划还提出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急时可满足居民转移安置、生活救助等需求,加强城郊大仓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此次规划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会同市应急管理局组织编制,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约1641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2年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相关知识
轨交13号线西延伸工程选线专项规划草案公示!共设5站
静安、普陀两区单元规划草案公示
《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公示
户外广告怎么设置?保定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即将出台
打造29个城市消费中心!北京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发布
北京怀柔科学城控规草案公示 规划面积约100.9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建筑规模双控!北京浅山区保护规划草案公示
为提升东海岸新城城市品质!这个专项规划作补充调整......
北京16区都将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上海生态空间专项规划:提升4大片生态区域,构建9条生态走廊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9324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83915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83850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649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132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6311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8399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541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348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