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精准扶贫路 解密碧桂园“造血式”产业扶贫新样本

原标题:两年精准扶贫路 解密碧桂园“造血式”产业扶贫新样本

每经记者:黄婉银 每经编辑:魏文艺

1997年初的某一天,有一个人走进了广州羊城晚报社的大门,他表示愿意捐资设立一个“大学生助学基金”,并当场拿出100万元的支票,委托报社负责发放这笔助学金。

但是,他有两个要求:一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是他捐助的,二是要与被自助者签下一份《道义契约》。此后,每年都有100万元准时汇入这个叫“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的账户里(2006年开始增加到200万元)。

直到2007年,《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以“感动更多人投身慈善”为由说服了他,最终才揭晓了这个谜底——他就是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仲明”则是他一生敬爱的母亲的名字。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碧桂园集团的扶贫事业也在不断深入发展。从早期捐资助学扶贫开始,经历单个项目帮扶阶段、试点驻村扶贫阶段、大规模驻村扶贫阶段,碧桂园目前已经发展到全国9省14县整体帮扶阶段。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极为关键的2019年,作为房企扶贫“尖子生”的碧桂园已从“输血者”变为“造血者”,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壮大到社会扶贫共同体。从2018年起,碧桂园将扶贫上升到集团主业高度,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投身扶贫公益事业,累计投入超过64亿元,直接受益人数超过36万人次。

为详细解构碧桂园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近日专访了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静。

从捐资助学到9省14县帮扶

NBD:碧桂园为何会将扶贫提升到主业高度?

李静:2018年,集团在全年第一次高管会上提出将扶贫列为集团主业之一。碧桂园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集团发展的使命与目标之一,用实践来回答民营企业助力精准扶贫应该“扶持谁”“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

为此,碧桂园组建近200人的专职扶贫队伍,带动超过1000名员工参与扶贫,与9省14县3747村达成结对帮扶协议,助力3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确保在2020年实现其精准扶贫的目标。

NBD:从1997年至今,碧桂园的扶贫模式经历了哪些变化?

李静:从早期捐资助学扶贫开始,发展到当前全国9省14县整体帮扶,碧桂园总体上经历了四个扶贫阶段。一是单个项目帮扶阶段。1997年起,集团及创始人通过捐资助学、开办慈善学校等方式,持续开展教育扶贫,惠及数万名贫困学子。

二是试点驻村扶贫阶段。2010年,捐资2亿元驻村帮扶广东清远英德树山村,因地制宜发展绿色苗木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开启了“造血式”产业扶贫之路。

三是大规模驻村扶贫阶段。2017年起,碧桂园将树山村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7个定点帮扶项目,并捐资近5亿元整县帮扶英德鱼咀村、连樟村等78个贫困村,覆盖粤桂川三省份多个贫困地区。

四是全国9省14县全面推进阶段。2018年起,把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将广东英德整县帮扶模式推广到8省13县,惠及3747个村3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造血式”产业扶贫最直接、有效

NBD:碧桂园目前主要的扶贫模式是什么?李静:对于扶贫事业,碧桂园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也就是发挥集团自身优势,立足贫困地区实际,坚持精准方略,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基于此,碧桂园探索推进“4+X”扶贫模式,“4”是指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集团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X”是指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拓展的自选动作,切实做到精准扶贫。

NBD:碧桂园如何理解“造血式”扶贫?

李静:民营企业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扶贫多以捐款捐物的间接参与为主,主要原因是缺乏直接参与扶贫的好机制。多年来的扶贫实践,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必须要在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为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企业直接参与扶贫提供具体样本。

首先就是要创新可造血的扶贫方式。因为要想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仅靠“输血”扶贫,而不触及贫困根源,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所以,我们将进一步把扶贫着力点放在“造血”上,紧紧围绕“人”这个关键因素,开展“3个3”工作,即三个寻找计划(一批返乡扎根创业青年、老村长、深度贫困户),聚焦三类人群(村支书、返乡扎根创业青年、乡贤),实现三个一万目标(帮助1万名贫困大中专学生找工作、扶持1万名返乡青年扎根农村创业、资助1万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通过扶志扶智扶技扶富,激发造血活力,孕育涵养新时代乡村人才大军,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NBD:碧桂园是如何打造“造血式”产业扶贫之路的?李静:产业兴旺,关键是发挥地区产业优势,挖掘、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

杨国强主席曾经说过,“一时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家庭陷入贫困无力逃脱。要彻底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问题,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在2010年,董事会杨国强主席就亲力亲为,选定清远英德市西牛镇树山村作为碧桂园帮扶的第一个点。他在考察时,最关心的问题不是村民能否住上新房,而是住上新房后村民的收入来源问题。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发展以苗木种植绿色产业为龙头,加住房改造、饮水、道路、电网、通信的“一带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

在树山产业扶贫上,碧桂园采用“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先进扶贫理念,因地制宜,将碧桂园和花塘(树山)的优势结合起来,按“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模式在花塘(树山)发展绿色产业。如今,仅苗木产业就为村民累计增收1200余万元,户均增收达7万元,开启了“造血式”产业扶贫之路。

总的来说,在产业扶贫上,碧桂园集团主要是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依托集团优势产业力量,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资源,把乡村自然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农产品资源等稀缺宝贵资源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从而把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每日经济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两年精准扶贫路 解密碧桂园“造血式”产业扶贫新样本
民企扶贫样本:碧桂园打通“造血”脱贫路
“龙塘样本”落地 融创精准扶贫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融创精准扶贫 以“龙塘样本”建立可持续长效发展机制
碧桂园的扶贫“组合拳”
《巩固扶贫成果 融创以“龙塘样本”为典范建立扶贫长效机制》
巩固扶贫成果 融创以“龙塘样本”为典范建立扶贫长效机制
佳兆业紧握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农村基建三大抓手 走出可持续扶贫新路径
房企精准扶贫成绩单:“恒碧融”投入近300亿元
房企特色产业扶贫显成效

网址: 两年精准扶贫路 解密碧桂园“造血式”产业扶贫新样本 http://m.zx3q.com/newsview4558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