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购房券不如发消费券

【环宇杂谈】相比发购房券、购房补贴,不如给百姓发消费券。

李宇嘉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估计是史上最冷清的长假了。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五一”假期全国客运量同比下降62%。民航局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民航运输旅客同比下降77%。照理说,都呆在本地了,春节后到“五一节”前,奥密克戎一直在肆虐,大家都憋坏了,好不容易有个假期,逛商场、看楼盘、下馆子等等,撒欢儿的劲儿怎能抑制得住呢?

笔者所在的广州,节前一周终于摘了星。网友说,人努力、天帮忙,“五一”消费看来要繁荣了。但假期这几天,不管是大商场,还是售楼处,很难谈得上有以往过节的那种人气。近年来,“微度假”兴起,这个“五一”广州近远郊的温泉酒店、度假宾馆的预订率还挺高,不过价格从过去节假日动辄2000~3000元降至1000多。除忌惮于疫情外,腰包不鼓,或是根本原因。

记得2020年疫情之后,很多城市发消费券,有吃饭的券、购书的券、住酒店的券等等,有主政者还带头下馆子。本以为,这次假期各地也会给老百姓(603883)发消费券,激活一下疲弱已久的消费市场。但是,除了深圳等少数城市外,没多少城市再大规模地发消费券。相反,近期很多城市发买房券,或抵房款、或补贴购房。一个在政府机构上班的朋友告诉我,各地都太想让大家买房了。

确实如此,有财政粮仓之称的楼市,冷了有大半年了,而这段时间各地抗疫又花了不少钱,库房亟待充盈。“五一”节前,国家给楼市吃了一颗定心丸,支持各地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于是,各大城市在节前纷纷降了首付、免了契税、给了补贴、发了购房券,卯足了劲儿地要把楼市这把火烧起来,不把今年失去的全部抢回来就不罢休。

笔者认为,相比发购房券、购房补贴,不如给百姓发消费券。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3.3%,尤其是3月份这一指标的增速为负,餐饮收入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16.4%,回溯过往实属罕见,对整体消费的拖累非常大。探究原因时,大家会把问题推给疫情,但其实,近年来经济增速下台阶,转型还在阵痛期,多少人受影响呢?疫情只是加速这一过程。

2020年,我国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已经达到59%,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目前我国市场主体突破1.5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了1亿户,90%集中在服务行业,主要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物流配送等业态为主。再加上4000多万户民企,它们合计吸纳了80%以上的就业,其中中低收入就业最多,也是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最大的领域。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疫情只是一个外部冲击,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疫情这只“黑天鹅”。其实,除了线下接触式的服务以外,很多领域在2021年基本都收复了失地,不少行业的规模甚至创出了新高,比如房地产、新能源汽车、基建投资等等。社科院的研究成果显示,防疫政策大概能解释当前居民消费缺口中的20%~25%,收入不足才是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

过去20年是经济空前繁荣的20年,我们从不缺“增长抓手”,比如出口、地产、城市化、汽车、互联网等,也让我们习惯了基于确定性预期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管怎么着,工作一定会有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当下,当所有的盘算都要考虑不确定,比如工作、收入、支出等,未来还能卖多少房子、多少汽车,零售还能增长多少等,就不得不谨慎一点。

特别是,经济换挡变速、除旧革新、疫情常态化下,最受时代之尘侵扰的中低收入人群,特别是3亿~4亿的新市民,应是最该保护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倾向最高的,不管定向还是普惠的消费券,都可以稳定消费。他们的消费稳定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他们的循环能够正常起来,并以其庞大的基数带动整个消费繁荣,企业生产就能增加。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就业,还能有效缩小收入差距,彻底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发生,整个经济的稳定性也将明显提升。

(作者系资深地产评论人员、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相关知识

硬核企业线上发券助力民生,每人20000元消费券点击可领
消费券发力,重点商圈订单大增
东莞要发消费券了!第一波消费券在下周推出
重庆渝北区发消费券了!谁能领,怎么花?附消费券领取操作步骤
@佛山人:发消费券啦,1亿元!4月1日摇券!
两江新区发千万元消费券啦!明天10点准时开抢!怎么领,怎么用
50亿消费券投放,这一次绿地以券助力民生
50亿消费券投放 这一次绿地以券助力民生
约80地发百亿消费券,热门券抢手,拉动经济效果显现
发消费券效果极佳莫低估房地产重要性

网址: 发购房券不如发消费券 http://m.zx3q.com/newsview42728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