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2020年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2020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对外贸易结构继续改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格局。 

  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明显提升,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1.5%,M2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市场预期平稳。3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4.06,较上年末升值2.92%。 

  运用多种工具应对疫情 

  《报告》显示,为加大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货币信贷支持力度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定向支持疫情防控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增加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再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支持经济恢复发展。对于央行设立专项贷款定向支持抗疫保供、复工复产和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民银智库高级研究员应习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在本次疫情中主要受到了停工停产、营收下降、租金与财务固定支出压力增大、下游需求减少等多重困难,这些困难最终会反映到企业现金流上,引发资金链断裂风险。对此,央行采用再贷款再贴现、降准降息、MPA考核引导,结合银保监会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等措施,有利于银行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满足其资金应急需求,将有效增加企业在本次疫情中的存活机会。 

  “在主要国家推出史无前例的财政、货币宽松政策以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背景下,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仍然遵循了‘适度宽松、精准定向’的原则,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小微企业,并采用降准、降低LPR、疏通利率市场传导机制等方式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货币政策采用的力度,比较符合当下我国疫情防控相对得力,通胀阶段性走高的情况。”应习文进一步强调。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对冲新冠疫情的政策主要分为三类:流动性政策、救助政策和刺激政策。央行设立专项贷款定向支持抗疫保供、复工复产和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企业流动性困难。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疫情爆发处于高峰、经济停摆期,政府通过紧急下拨疫情防控资金、阶段性减免企业税收和社保、为企业提供短期信贷等政策措施,对于缓解企业流动性风险,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起到了及时、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当前全球疫情和社会防控持续的时间大幅超预期,随着企业受疫情冲击时间的延长,相关的救助措施也需要从流动性的信贷支持,更多地向员工工资补贴、企业房租补贴等方向转变。 

  《报告》显示,要持续深化LPR改革,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同时,一季度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3月份一般贷款平均利率为5.48%,比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了0.62个百分点。货币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小微贷款“量增、价降、面扩”。对此,应习文认为,LPR改革是疏通我国利率市场传导机制,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举措。从效果来看,MLF等政策利率对以LPR为代表的市场利率的影响传导较为通畅,一般贷款平均利率的降幅弹性较LPR改革前有所增强,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信贷结构方面,监管层采用窗口指导、增加考核权重等手段鼓励商业银行加大普惠小微贷款力度,从结果看较为有效。 

  在刘哲看来,当前LPR呈现下降趋势,普惠小微贷款呈现出量增、价降、面扩的趋势,但融资成本的下降幅度还远远不能弥补或对冲疫情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货币政策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积极,释放充足的流动性,全力配合财政政策帮助企业和经济渡过难关。比如降低存贷款利率,能够对投资和消费起到双刺激的作用。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可提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当期消费;降低贷款利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利息支出成本,提升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据了解,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热点一二线楼市出现强力复苏势头。随着疫情期间压抑的需求逐渐释放,除武汉等少数城市外,多数热点城市的商品房交易规模都高于往年同期。 

  本次《报告》中重申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对此,刘哲表示,疫情造成的滞后性需求和补偿性购买,可能会对部分地区的房产价格产生短期扰动。但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过了需求高峰期,未来将从增量需求向存量需求过渡,对应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和需求都是一个长期下行的趋势。 

  “房地产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房住不炒’为基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意在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既要避免房价大幅上涨,也要防止房价大幅下跌引发系统性风险。在本次疫情中,许多地区楼市进入‘冰冻期’,对地方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楼市的回暖意味着价格逐步回归正常,而不是大幅上涨。目前,需要做好资金流向的监控,防止‘稳增长’的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将楼市的回暖控制在健康范畴。”应习文进一步指出。 

  此外,《报告》认为,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步入衰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报告》表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运用总量和结构性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处理好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多渠道做好预期引导工作。推动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持续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协调好本外币政策,处理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之间的平衡。把握好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和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三方面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相关知识

央行: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
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
央行再释放强化逆周期调节信号
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近期连续开展逆回购 确保资金面保持合理充裕
央行开展1000亿元MLF操作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
疫情影响或超预期 央行强化逆周期调节

网址: 央行: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http://m.zx3q.com/newsview39888.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