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更畅通,仍有四方面挑战,下一步怎么走?

  今年一季度,为应对疫情冲击,央行通过降准、再贷款等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如今政策效果如何?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如何发力?如何应对全球疫情蔓延负面影响?央行最新一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给出了答案。

  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中,央行称,随着流动性、资本、利率“三大约束”明显缓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畅通,传导效率明显提高:每1元的流动性投放可支持3.5元的贷款增长;3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82%,较2019年底下降0.3个百分点,较2018年高点下降0.78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LPR的降幅。

  “从国际对比来看,我们的传导效率也是比较高的,不存在淤积现象。”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在一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表示。

  《报告》还强调,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强化逆周期调节;将金融机构存量企业贷款转换进度纳入MPA和合格审慎评估考核;密切关注非常规政策的溢出效应等。

  央行特别强调,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步入衰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为有效防控疫情、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报告》这样写道。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不存在淤积现象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如何定调?央行称,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评价政策效果关键要看能否增加实体经济融资支持总量和降低融资成本。疫情发生以来,一系列货币政策举措接连出台。

  在《报告》专栏中,央行指出,随着流动性、资本、利率“三大约束”明显缓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畅通,传导效率明显提高。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得益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传导通畅,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缓解了实体经济的实际困难。

  从引导贷款投放看,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降准、再贷款等工具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每1元的流动性投放可支持3.5元的贷款增长,是1:3.5的倍数放大效应;从降低贷款利率看,3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82%,较2019年底下降0.3个百分点,较2018年高点下降0.78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LPR的降幅。政策利率下降的效果放大传导至实体经济,LPR改革有效发挥了促进贷款利率下行的作用。

  3月份以来,为对冲疫情影响,美、欧等央行快速降息至零,美联储甚至实施无限量化宽松。与之相比,我国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更佳。

  从引导贷款投放看,美联储一季度投放了约1.6万亿美元流动性,贷款增长约5000亿美元,1美元的流动性投放对应0.3美元的贷款增长;欧央行一季度投放了近5400亿欧元流动性,贷款增长约2300亿欧元,1欧元的流动性投放支持0.4欧元的贷款增长,是2.5:1的缩减效应。

  “从国际对比来看,我们的传导效率也是比较高的,不存在淤积现象。”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在一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表示。

  央行在《报告》中提出,货币政策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为有效防控疫情、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强调,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继续根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阶段性特点出台有针对性措施,保持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缓解实体经济面临的实际困难,对冲疫情的影响。

  政策的溢出效应需密切关注

  开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企业生产经营安排受到影响,相关损失已在一季度GDP增速中有所体现。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GDP总量同比下降6.8%。

  《报告》指出,疫情对全球经济运行产生明显影响:经济陷于停滞,国际贸易严重萎缩,降低全球经济潜在增速,对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造成影响;同时,疫情还影响了全球投资者预期,国际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与此同时,疫情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外部输入型风险将继续冲击国内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的政策已取得积极成果。一季度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接近全面复工,全国多地餐饮、酒店等企业也陆续恢复营业,交通物流进一步恢复。3月份以来经济数据已有所好转。

  德勤在近日发布的《聚焦亚洲》系列报告中预测,在不出现重大风险事件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将于2020年下半年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实现复苏,显著推动亚洲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GDP总量同比下降6.8%,预计第二季度增长将会持平;随着产能利用率逐步恢复正常且经济刺激措施发挥效用,中国经济将在下半年实现强劲复苏。”

  不过,央行对四方面风险做出了提醒:一是全球疫情持续时间及负面影响可能超预期;二是主要经济体高度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和溢出效应需密切关注;三是国内经济仍面临较多挑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四是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也存在不确定性。

  下一阶段,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央行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握好政策出台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表示:“预计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大水灌溉式’强刺激政策不会再次出现。相反,政府对经济的刺激很可能将集中于新技术基础设施投资、家庭消费激励以及有针对性的信贷宽松等方面。这种财政刺激措施预计将在不久后陆续推出,有望拉动全年GDP增长超过3%。”

  存量企业贷款转换LPR纳入MPA考核

  存量贷款转换LPR进度将被纳入MPA考核!

  下一步,央行将持续深化LPR改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用改革的办法促进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并透露,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加强对转换进度的监测,将金融机构存量企业贷款转换进度纳入MPA和合格审慎评估考核,预计在8月底前可基本完成转换。

  自去年8月17日央行LPR改革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有效发挥了促进贷款利率下行的作用。

  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4月中旬,在新发放贷款中,利率低于原贷款基准利率0.9倍的占比为28.9%,超过LPR改革前2019年7月的3倍,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已完全被打破,贷款利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

  同时,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明显。2020年3月,一般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8%,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了0.6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下降了0.26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LPR降幅。

  此外,LPR改革也有效地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报告》指出,从实际情况看,银行存款利率已出现一定变化,部分银行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的货币市场基金等类存款产品利率也有所下行,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正在实现“两轨合一轨”,贷款市场利率改革有效地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

  LPR改革后,企业议价意识和能力提高,贷款市场竞争性增强,一些银行主动下沉客户群,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中国银行研究院李义举预计,未来货币政策还将降低公开市场操作以及MLF等工具的利率,引导LPR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相关知识

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更畅通,仍有四方面挑战,下一步怎么走?
央行: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更为通畅
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继续深化LPR改革释放潜力
LPR连续8个月“原地踏步” 下一步货币政策怎么走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货币政策将更灵活适度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易纲:缩短货币政策传导链条 提高企业融资“直达性”
LPR改革一周年: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
央行: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央行:货币政策保持“三个不变”

网址: 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更畅通,仍有四方面挑战,下一步怎么走? http://m.zx3q.com/newsview37418.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