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新华社发布了继多校划片后,下一个终极大招

昨天跟前天,我连续发表了两篇关于学区房的文章《是谁?对学区房下了重拳》《增加租赁住房,能遏制炒学区房吗?》,发表了自己对学区制度改革的预判。

学区房制度改革,终极方案是让房产跟学区脱钩,通过增加学位达到每个家庭都能公平入学的目的。在终极方案之前的过度方案就是让尽可能多的房产跟学区关联,也就是多校划片取代单校划片

当所有的房产都是学区房的时候,学区房也就消失了。

北京西城区的7.31政策和海淀区的1911政策就是让尽可能多的房产跟学区关联。原来的小学区变成了大学区,最后成为全国一盘棋。

今天凌晨,国家级媒体新华社发表《多地政策频出,“学区房”降温了吗?》的文章,总结了当前多校划片给学区房带来的变化,更指明了未来学区制度改革的方向。

新华社文章

我们来总结新华社文章的核心内容:

(1)随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加快学区改革,施行多校划片、分配名额、教师轮岗等措施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一些地区学区房已出现降温迹象。业内人士认为,仍需多措并举,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淡化学区房概念,让教育和住房均回归本位。

(2)学区房的存在以及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的行为在各地屡见不鲜,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只有不断弥合教育资源差异,缩小同一地区“牛校”与“普校”间的差距,教育资源日趋均衡,学区房的概念才会日渐弱化。

(3)用改革思维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提质增效,把部属、省属和部门所属的优质教育资源统筹起来盘活,让校长教师流动起来,从而让百姓在改革进程中分享更多的红利。

我们看到,第三点清晰写到“让校长教师流动起来”,就是本次新华社文章提前透露给教育改革的指南针。

让校长教师流动起来,就可以让广大家长没有必要追逐名校名师,更不会出现择校带来的炒房问题,就近入学政策才能真正落地。这才是落实决策层反复提出的的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

当前,北京已经全面落地多校划片,上海正在试点优秀教师流动教学。相信,随着两大教育高地的学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的教育公平离我们越来越近。

每一篇观点都是我们的汗水换来的原创作品,如果你觉得本文说出了你的心里话,欢迎转发。

如果你对中国房地产投资感兴趣,欢迎参加我们的辩论探讨。

本文为美房网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相关知识

最严学区房大招出台,北京严格执行多校划片将如何改变楼市?
上千万溢价打水漂!北京西城区将实行多校划片,学区房要“凉”了?
海淀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发布 新购房者继续实施“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助推学区房降温
北京东城入学政策公布:多校划片为主,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
西城“多校划片”是破解“学区房”良好示范
武汉中小学划片范围公布 多校划片为择校热降温
“多校划片”助推学区房降温
实行多校划片,学区房会“凉”吗?
“学区房挂牌价低了几十万!”北京西城区宣布多校划片,学区房将

网址: 刚刚,新华社发布了继多校划片后,下一个终极大招 http://m.zx3q.com/newsview356028.html
所属分类:开发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