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双洋村:曾像威尼斯一样,枕河而居

图右为东屋。图左为双洋村村民集中居住区,村中还保留多处U形、L形的水沟。

唐朝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诗中写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用这首诗来形容椒江区章安街道双洋村,再恰当不过。

双洋村属于椒北平原,距椒江入海口仅六七公里,海拔低,水系发达。与许多滨海村庄不同的是,这个村子里分布着几十口“回”字形、“日”字形的方形“水塘”,塘中陆地,少则住一二户,多则住十来户;塘里塘外,以木桥连通。村民去世后,也葬在塘中陆地上。

一个“塘”就是一个小世界。村里原有洗脚塘、殿前塘、殿后塘、荷花塘、高天头塘、杨梅塘等。村民张笑足在村中生活了六十多年。小时候,他在村里玩,在各塘之间窜来窜去,从这个桥跨到那个桥,从这户人家跑到那户人家,非常有意思。

张笑足回忆说,“洗脚塘”等地名中的“塘”字,原先写作“堂”。他分析,塘中陆地,面积从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大的建房住人,太小的当坟场,因此,这些主要用来住人的水塘,以“堂”命名是准确的。

关于祖先挖塘而居的原因,村中一些老人认为,双洋村陆地海拔低,容易受水灾,祖先就地取材,挖起一条条水沟,既抬高地面,又提高排涝能力,还加强了安全性,一举多得。于是,由一口口回塘组成的村子,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不过,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许多水塘被填平,各塘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如今村中,完整保留原有独立性的水塘仍有四五个,但大多已经成为墓地,上面没有人居住。

俯瞰双洋村,东西两支大水道清晰可见,南北水道已经消失。村中还有多处U形、L形的水沟,依稀可见当年的模样。

在村子东边,有一个“堂”叫“东屋”,里面住着数户人家,四面都是水沟,只有一桥可通。环绕东屋一周,树高草茂,柳暗花明,周边被庄稼包围着,简直是一幅田园山水画。

东屋的东南面,是当地著名的梵音寺。梵音寺周围分布着螺蛳塘、屋基塘、大重文堂等小水塘。螺蛳塘中有两块陆地,仅十多平方米,上面有坟无房。屋基塘里的陆地上原来有房子的,后来房子没了,成了墓地。大重文堂也是一个墓葬区,据说原名是“大虫坟堂”。100多年前,梵音寺辉煌一时,僧人最多时达180多人,僧人死后,都葬在大虫坟堂。大虫坟堂在方言语境里,就是一个阴森森的地方。

如今,村民富裕,家家盖起小洋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对居住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里老人向晚辈们描绘起从前像田园诗一样的村容村貌,晚辈们都欣羡不已。

前不久,张笑足和村中其他老人一起回忆,共同制作了一幅70年前的双洋村手绘图。看着这幅精致的手绘地图,水港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的画面很自然地浮现在脑海里。

双洋村很美。有特色的村子,继续保持特色,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文章来源中国台州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椒江双洋村:曾像威尼斯一样,枕河而居
恒信让你枕河而居,更贴近自然
枕河而居 依水入梦:兑现臻藏于心的人居梦想
众悦鑫城 || 公园为邻,枕河而居丨龙城望族的纯粹河岸生活
像TA一样生活-美式家居
像TA一样生活-法式家居
像TA一样生活-自然家居
河北秦皇岛市持续深化河湖长制
张栋:让乡村像城市一样美好
像TA一样生活-新中式家居

网址: 椒江双洋村:曾像威尼斯一样,枕河而居 http://m.zx3q.com/newsview31660.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