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零的突破”与一座城的崛起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零的突破”与一座城的崛起-中国网地产
目前生物城已形成起步区9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城市已开发面积达5.5平方公里。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零的突破”与一座城的崛起-中国网地产
去年,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企业、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出了世界首款超大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装置。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零的突破”与一座城的崛起-中国网地产
2020年生物城新建公立幼儿园、小学入园学生分别达到113人和79人。
图为已建成投用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万汇小学。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零的突破”与一座城的崛起-中国网地产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将和多方一起推动建设“天府疫苗谷”,携手打造全链条疫苗产业,助力生物城打造疫苗研发与生产的高地。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零的突破”与一座城的崛起-中国网地产
以1平方公里孵化园和加速器为核心抓手,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加速构建汇聚科创服务网络要素的科创空间。

又一个“零的突破”!不久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简称“生物城”)传来好消息:园区企业在研的全国首个昆虫细胞生产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类似突破,过去一年在生物城还有许多:诞生西南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发出全省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首张保税库注册登记证、产生成都市首个产业功能区法庭、成立成都市首个产业功能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专项债发行“零”突破……据不完全统计,生物城这一年中“从0到1”的突破超过10个。

每一个突破都来之不易,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不平凡之年;每一个突破都意蕴深远,尤其是对这个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承载地。在一系列突破的背后,是生物城44平方公里土地上热火朝天的汗水,是成都乃至四川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版图上寻求突围的努力。追随行业技术创新新格局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机遇,过去这一年,生物城正坚定朝着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的方向迈进。

□鼓瑟 (图片由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提供)

突破之不易

迎接疫情挑战、改善营商环境,以制度创新为全年各项“零的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时间回到去年1月1日,生物城在《致生物城人及家人的一封家书》中提到,“展望2020年……我们又将共同携手,实现生物城生产规模零的突破。”

然而疫情很快肆虐开来,一个又一个严峻的挑战接踵而至。

面对挑战,李杰和同事们迅速实现了新突破。这位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和团队只花了大约两周时间突击攻关,就让传统核酸检测装置的效率从日检数千到日检两万份样本,一举推出世界首款超大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装置。这个研发速度让李杰自己也觉着“有点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做到的?在李杰看来,直接原因是公司拥有大通量检测相关技术基础,团队只需针对新冠病毒检测特点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除此之外,还有个“隐蔽的理由”: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去年2月上旬,公司团队就已率先复工,在办公室里通宵达旦加班了。

特殊时期办公室还亮着灯的,在生物城不止这一家。事实上早在去年2月4日,园区就迎来了首家复工企业;2月11日,首个在建项目实现复工……到去年3月初,生物城企业复工率已达100%。

敢于复工,因为有底气。园区企业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正式复工前一天,公司负责人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一个由医疗专家等组成的企业复工核查专家组,专程赶来指导核查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组织准备情况。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为企业复工提供“一企一组”精细化服务,一旦企业开工要件具备,相关部门可即刻审查、当日批复。此外园区还创新实施“三张表通气”“两批次入区”“健康管理一体化保障”“春风行动”专车接送返岗农民工等一系列举措,实现疫情防控和企业恢复生产“两不误”,为全年各项“零的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是应对疫情冲击、确保全年发展“基本盘”的基础;建设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则是打造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的前提。实现这两个目标,都离不开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恰是贯穿生物城全年工作的一条主线。

去年6月,成都市66个产业功能区中首个政务服务中心在生物城正式揭牌。在宽敞明亮的大厅中,园区企业可一窗式办理工商注册、项目服务等直办事项62项,转办事项60余项。

为什么能率先揭牌?看似简单的结果背后,是对体制机制的革新。“生物城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对上争取审批权限下放,缩短办理时限、优化办理流程,力争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作为共建双方,双流区将49项行政审批权、成都高新区将13项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以协议授权和自助设备延伸等方式下放生物城办理,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模式,实现园区企业和群众办事“即来即办”“仅跑一次”,来件办结率达100%。

过去一年来,生物城坚持“刀刃向内”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一年间园区项目快速审批机制固化成型,通过推行“一站式服务+预审查模式”,将供地审查、并联审批等工作与项目开工建设安排统一协调,按照“全流程、不间断”的模式,有效缩短从拿地到办理施工许可证时间,初步实现“拿地即开工”,助力项目“加速跑”。

数字,是最好的说明。2020年生物城引进项目42个,协议总投资超170亿元。目前,生物城已形成起步区9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城市已开发面积达5.5平方公里。

突破的内涵

紧紧围绕满足人力资源生命周期需求和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要,一年间生物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该如何看待这些“零的突破”?从内容上看,它们既有制度创新、又有项目进展,既有政府工作、也有企业成就……如何将这一个个的“点”串起来,形成理解生物城发展的线索?

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提供了一种思路。在他看来,一年间的突破都紧紧围绕两个目标:满足人力资源生命周期需求、满足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要。这是生物城推动一切工作的底色,也是所有世界一流生物产业园区的共性追求。

围绕满足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需要,生物城有着清晰的思路:打造“四链一社区一体系”全生命周期生物产业生态圈。过去一年,生物城在这方面实现了全方位同步推进。

黄奉康对此感受很深。这位四川艾迈思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和他的团队于去年正式进入园区内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加速器,成为首家入驻企业,“加速器这一‘设定’,能帮助企业减少前期投入成本,让我们专注自身产业创新,持续研发新产品。”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补充介绍道,以1平方公里孵化园和加速器为核心抓手,一年来园区加速构建汇聚科创服务网络要素的科创空间。现已引进42家科创企业及项目,入驻10余家医药健康科创型企业。

不仅是打造科创空间。聚焦产业链布局,过去一年生物城瞄准“天府疫苗谷”、抗体药物、医疗器械、IVD及基因测序和大分子药物等重点,建设西南地区首个大分子药物早期药效/药理学初步评价共享实验平台;聚焦创新链完善,以重大新药创制示范基地为抓手,在初步构建“一站式”生物医药创新服务体系的同时,与省药监局合作共同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实现专业干部互派和优势资源捷达;聚焦供应链打造,加快建设成都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初步完成进出口服务功能体系搭建,实现四川首例医疗器械保税加工项目顺利落地;聚焦金融链壮大,“股权投资+债权投资+金融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雏形已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实现专项债发行“零”突破。

围绕满足人力资源生命周期需求,生物城明确提出建设国际宜居品质公园城市示范区,一年间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森林魔法学院、天空之境、舟钓路亚城市公开赛、航模精英赛……从“网红地”到水上运动专业赛事,2020年开园的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美景,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吸引了一波打卡热度。趁着这些机会,不少市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生物城最新的建设进展。“发展好快!现在医院、学校、便利店、咖啡店都有了,住在这儿肯定安逸。”市民张明惊讶于生物城的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一年间生物城1.1万平方米孵化园商业街已累计招商超1800平方米,包括各类餐饮店、超市、诊所等业态;园区内孵化园576套青年公寓入住率达100%。人才公寓(天府菁萃里)首批次500套房源可对园区人才正式发售,京东方健康示范社区共计约2400套商品房将陆续达到预售条件;建成10公里永安湖绿道示范段、26.5万平方米条条河湿地公园;新开工绿叶血脂康、华西肿瘤医院、邻里中心等项目22个,完工京东方数字医学中心等项目6个。天府国际生物城永安血制项目已进入试生产……

对生物城这一年的变化,李进有着直接的感受。2020年上市敲钟仪式过后,这位西南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及公司的后续计划,“我们愿意留在生物城,继续发展。”在李进看来,生物城发展变化快,产业聚集效率高,给企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支持与巨大的发展空间。

突破的意义

不断追求“从0到1”的突破,生物城将为示范带动西部内陆乃至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化提供样本

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各种渠道认识生物城。“生物城就像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一张名片,现在,在美国波士顿、德国法兰克福,当地研究者都知道中国西部有这么个BIO-TOWN(生物城)。”说起生物城的变化,中科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李耀很有感触。

几年前还不是这样。生物医药产业,是继汽车、机械制造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2015年开始进入爆发增长阶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呈现出集中化趋势,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园区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市。仅江苏、山东、广东三地,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累计数量达40家,占全国比重超过20%。

在此情况下,生物城一步一个脚印,用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实现强势崛起,进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TOP10,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在西南地区的突围者。

2020年6月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显示,以生物城为核心发展的成都高新区在生物要素支撑和集聚效果上分别排名全国第3和第4位;在科创投入和科创产出上分别排名第8和第9位,各方面名列国内前茅。

业界普遍认为,未来我国生物医药区域集中化、行业产业化的趋势将继续维持,各大园区和产业集群在行业结构中的地位更加显著。如何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围绕以生态圈理念引领产业集群、要素集聚,力求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生物城的答案。

不久前,一场简单的仪式在生物城举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供应链公司获得四川省在生物医药领域发出的首张保税库注册登记证,实现我省生物医药在该领域零的突破。所谓保税库,是指在保税区外申请设立的、由企业直接管理的保税仓库,相比于综保区操作更灵活。在这种新模式下,一批原产于爱尔兰的心脏介入产品,仅用一天就在成都完成了机场海关清关手续,顺利放行。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认为,类似的创新突破,将推动成都成为全国继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之后又一个生物医药全球供应链枢纽节点城市。“从战略意义看,这有利于体现成都在‘一带一路’桥头堡功能上的战略地位,为示范带动西部内陆乃至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化提供‘成都样本’。”

一个直观的现象,是越来越多国际化顶尖人才在生物城聚集。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到诺奖团队5个、院士级团队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51个、各类专业人才3000人。参观过生物城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毕晓普说,他在这儿看到了包容和开放,“这里和(美国生物医药产业诞生地)旧金山湾区,有很多相似之处。”

五大关键词
回顾生物城的这5年

自2016年成都高新区、双流区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以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坚持“优势互补、封闭管理、专业运营、共建共享”合作路径,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相关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建设“独立成市”生物产业功能区的部署要求,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产业功能区。

5个关键词,可以简要回顾生物城走过的这5年。

总体规划——5年来,生物城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构建成型,以“四链一社区一体系”全生命周期生物产业生态圈、建设国际宜居品质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实施路径,为生物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及规划保障。

项目集聚——5年来,生物城优质项目、创新团队不断集聚,累计落户项目150个,总投资超1100亿元,包含国药中生、绿叶生命等一批重磅产业化项目,赛默飞共享实验平台、川大生物医学材料创新中心等一批多领域功能项目。这些行业顶尖及具有突破创新价值和商业发展潜力的“龙头”“独角兽”企业将使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不断壮大、业态不断完善。

城市建设——5年来,生物城生活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区域内学校、医院、社区综合体、人才公寓、便利店等生活配套陆续投入运营,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条条河湿地公园已成居民日常健身休闲打卡地,一个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的城市新型功能区正逐渐成型。

共建优势——5年来,生物城合作共建优势逐步体现,相关部门精诚合作、氛围融洽,各自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区域建设发展快速见效,成立了首个产业功能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一门式服务+预审查模式”,全面实施并联审批,初步实现建设工程“拿地即开工”。

业界品牌——5年来,生物城业界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被德勤、生物谷、生物探索、华西封面新闻等机构评为“中国生物医药最佳园区”“中国生物医药最具潜力园区”“生命科学领域最具亮点十大园区”“四川十大产业园区”,得到了生物医药企业、行业专家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注。

(责任编辑:马钦华CD)

相关知识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零的突破”与一座城的崛起
成都金牛区:崛起的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
成都金牛区:崛起的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
武侯新城|一座千亿高新产业城,崛起成都的“智慧”封面
中国西部科学城的红利能给成都带来什么?紫光·天府芯城这样作答
美学绿芯·盛启天府 | 领地天府国际康城营销中心盛大亮相
成都,一座城市的三个坐标!
寻找“西南科创板第一股”背后的城市逻辑
聚光之时 | 领地·天府国际康城品牌发布会即将启幕
成都智慧之环的网红之路

网址: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零的突破”与一座城的崛起 http://m.zx3q.com/newsview274816.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