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的“提款机”
来源:
时间:2020-11-17 08:42
“做政府想做的事情”,一直是张玉良的口头禅。11月15日,他现身于绿地南昌贸易港综合体及产业园项目的启动仪式;而更早一周前,他携手苏州市吴江区政府,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首个高标准大型智造产业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诸如此类的官商会晤都是64岁张玉良的工作常态,熟悉他的人也习惯性地将绿地的成功归结于其对政府关系的把控上。
于外,张玉良是最懂政府“胃口”的那个人;于内,他最为关注绿地的资金面,以确保企业能够正常运作。
近日,绿地又向自己“提款机”借钱了。
11月12日,绿地控股全资子公司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地控股集团”)与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格林兰”)签订《借款协议》,向格林兰借款1.9亿元,借款期限12个月,借款年利率为5.7%。
在两个月前,绿地控股集团于9月15日也曾向格林兰借款5亿元,借款期限不超过1年(含),借款年利率为6.5%。截至目前,绿地已向格林兰累计借款6.9亿元,同时借款产生的税费全部由绿地方承担。
实际上,这两笔借款早有征兆。今年8月25日,绿地控股(600606.SH)公告称,公司(含下属子公司)拟向格林兰借款不超过35亿元,借款期限不超过3年,可按需分批借入,借款年利率不超过 7.5%。
由于上述借款无需抵押或担保,对于绿地而言,找第一大股东格林兰借钱的好处显而易见,有利于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保证公司资金需求。
公告显示,第一大股东格林兰慷慨借钱则是为了,“支持绿地发展的具体举措”。
但在房企融资收紧的当下,为什么格林兰的借款利率不升反降?而格林兰又是从哪里弄来真金白银给绿地“输血”?这其中是否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径?
“提款机”格林兰
格林兰是谁?这事还得从2015年说起。
登陆资本市场、实现整体上市是绿地多年来的夙愿。但作为上海国资委最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本,绿地的上市之路却几经波折。张玉良曾透露,仅2014年通过的所有审查,绿地就足足盖了6000多个章。
彼时,为实现借壳金丰投资登录A股,绿地在张玉良主导下,规避了《公司法》限制,将1000个拥有股权的员工拆分为32个小有限合伙形式,共同组成了格林兰,由它吸收合并了早年就存在的职工持股会。
在这一过程中,绿地只花费了公司的注册款项,便轻松实现了对当时市值近3000亿元公司的控制。
绿地的整体上市演绎了一段资本创富的故事,以其挂牌当天动态市值为基准,张玉良为首的格林兰因代持绿地28.83%股权而身价暴涨超过 800亿元。
据悉,格林兰为持股型企业,目前暂无其他业务,外界对它的印象也多是形式感和仪式感的存在。但实际上,格林兰承担了绿地控股重要的“输血管道”功能。
据绿地控股2015年报,刚上任不到一年的第一大股东格林兰为绿地控股就提供了资金,截至2015年末,格林兰为上市公司提供资金的期末余额为2566.9万元。
此外,从2016年开始,格林兰不断从外部金融机构借钱贷给绿地控股,贷款年利率和格林兰本身的融资成本相同。
具体包括,2016年的3笔贷款,分别是年利率6.5%的12亿元、年利率5.1%的50亿元、以及委托贷款年利率5.1%的5亿元;2017年,在上一年基础上,新增年利率5.1%的39亿元贷款;2018年,新增20亿元年利率8.5%的贷款;2019年,双方在上一年借款基础上,同意将20亿借款的期限延长一年。
截至2019年末,绿地控股尚有共计43.11亿元的贷款未归还;而到了2020年6月底,绿地上述借款已全部归还。
“曲线”借钱
格林兰的钱从哪里来?或许从股权质押中可窥一二
1月20日,格林兰所持有绿地控股的1.57亿股份,质押给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质押股份市值9.88亿元;
3月24日和5月8日,格林兰分别将所持有绿地控股的5490万股和7.55亿股,质押给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资产”),目前3月那笔质押已解除,而5月质押股份市值42.35亿元;
9月15日,格林兰所持有绿地控股的1.43亿股份,质押给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金证券”),质押股份市值10.72亿元。
今年以来,绿地和格林兰背后的真正金主是交银施罗德、海通资产和国金证券。
这三家金融机构又有何背景?
据乐居财经获悉,交银施罗德由交通银行持股65%;海通资产由上海国资委持股17.19%;而国金证券背后则有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背景 。
但为何绿地不直接向金融机构借钱,而要曲线让大股东借钱?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称,这有两个可能,其一、绿地可能负债过高,已无融资空间,所以只好由大股东对外举债再借款给绿地;其二、绿地和大股东之间为了进行利益输送以优化绿地的报表或者大股东自肥。
他具体解释“大股东自肥”的可能性在于,上市公司付高息给大股东,损害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来给大股东输送利益。因为目前银行贷款只有3.0%多,但是绿地今年两笔借款年利率分别为5.7%和6.5%,高出50%-100%。
但也有另一种背道相驰的观点表示,随着国家对于地产企业的管控愈加严格,绿地直接从金融机构是借不到低息贷款,而格林兰则更有可能借到这笔钱,且借款流程可以大大缩短简化。
此外,不难发现,格林兰股权质押的时间节点,多次与贷款给绿地控股的时间节点接近。例如,9月15日格林兰质押股份的时间节点,正是其今年首次贷款给绿地控股......格林兰质押的理由来看,均是为了融资。
这样就形成了“格林兰质押股权融资——贷款给绿地控股——绿地控股发展——质押股权融资”的完美闭环。截至2020年6月30日,格林兰所持绿地35.45亿股,总股本29.13%,其中9.12亿股仍在质押。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诸如此类的官商会晤都是64岁张玉良的工作常态,熟悉他的人也习惯性地将绿地的成功归结于其对政府关系的把控上。
于外,张玉良是最懂政府“胃口”的那个人;于内,他最为关注绿地的资金面,以确保企业能够正常运作。
近日,绿地又向自己“提款机”借钱了。
11月12日,绿地控股全资子公司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地控股集团”)与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格林兰”)签订《借款协议》,向格林兰借款1.9亿元,借款期限12个月,借款年利率为5.7%。
在两个月前,绿地控股集团于9月15日也曾向格林兰借款5亿元,借款期限不超过1年(含),借款年利率为6.5%。截至目前,绿地已向格林兰累计借款6.9亿元,同时借款产生的税费全部由绿地方承担。
实际上,这两笔借款早有征兆。今年8月25日,绿地控股(600606.SH)公告称,公司(含下属子公司)拟向格林兰借款不超过35亿元,借款期限不超过3年,可按需分批借入,借款年利率不超过 7.5%。
由于上述借款无需抵押或担保,对于绿地而言,找第一大股东格林兰借钱的好处显而易见,有利于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保证公司资金需求。
公告显示,第一大股东格林兰慷慨借钱则是为了,“支持绿地发展的具体举措”。
但在房企融资收紧的当下,为什么格林兰的借款利率不升反降?而格林兰又是从哪里弄来真金白银给绿地“输血”?这其中是否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径?
“提款机”格林兰
格林兰是谁?这事还得从2015年说起。
登陆资本市场、实现整体上市是绿地多年来的夙愿。但作为上海国资委最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本,绿地的上市之路却几经波折。张玉良曾透露,仅2014年通过的所有审查,绿地就足足盖了6000多个章。
彼时,为实现借壳金丰投资登录A股,绿地在张玉良主导下,规避了《公司法》限制,将1000个拥有股权的员工拆分为32个小有限合伙形式,共同组成了格林兰,由它吸收合并了早年就存在的职工持股会。
在这一过程中,绿地只花费了公司的注册款项,便轻松实现了对当时市值近3000亿元公司的控制。
绿地的整体上市演绎了一段资本创富的故事,以其挂牌当天动态市值为基准,张玉良为首的格林兰因代持绿地28.83%股权而身价暴涨超过 800亿元。
据悉,格林兰为持股型企业,目前暂无其他业务,外界对它的印象也多是形式感和仪式感的存在。但实际上,格林兰承担了绿地控股重要的“输血管道”功能。
据绿地控股2015年报,刚上任不到一年的第一大股东格林兰为绿地控股就提供了资金,截至2015年末,格林兰为上市公司提供资金的期末余额为2566.9万元。
此外,从2016年开始,格林兰不断从外部金融机构借钱贷给绿地控股,贷款年利率和格林兰本身的融资成本相同。
具体包括,2016年的3笔贷款,分别是年利率6.5%的12亿元、年利率5.1%的50亿元、以及委托贷款年利率5.1%的5亿元;2017年,在上一年基础上,新增年利率5.1%的39亿元贷款;2018年,新增20亿元年利率8.5%的贷款;2019年,双方在上一年借款基础上,同意将20亿借款的期限延长一年。
截至2019年末,绿地控股尚有共计43.11亿元的贷款未归还;而到了2020年6月底,绿地上述借款已全部归还。
“曲线”借钱
格林兰的钱从哪里来?或许从股权质押中可窥一二
1月20日,格林兰所持有绿地控股的1.57亿股份,质押给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质押股份市值9.88亿元;
3月24日和5月8日,格林兰分别将所持有绿地控股的5490万股和7.55亿股,质押给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资产”),目前3月那笔质押已解除,而5月质押股份市值42.35亿元;
9月15日,格林兰所持有绿地控股的1.43亿股份,质押给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金证券”),质押股份市值10.72亿元。
今年以来,绿地和格林兰背后的真正金主是交银施罗德、海通资产和国金证券。
这三家金融机构又有何背景?
据乐居财经获悉,交银施罗德由交通银行持股65%;海通资产由上海国资委持股17.19%;而国金证券背后则有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背景 。
但为何绿地不直接向金融机构借钱,而要曲线让大股东借钱?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称,这有两个可能,其一、绿地可能负债过高,已无融资空间,所以只好由大股东对外举债再借款给绿地;其二、绿地和大股东之间为了进行利益输送以优化绿地的报表或者大股东自肥。
他具体解释“大股东自肥”的可能性在于,上市公司付高息给大股东,损害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来给大股东输送利益。因为目前银行贷款只有3.0%多,但是绿地今年两笔借款年利率分别为5.7%和6.5%,高出50%-100%。
但也有另一种背道相驰的观点表示,随着国家对于地产企业的管控愈加严格,绿地直接从金融机构是借不到低息贷款,而格林兰则更有可能借到这笔钱,且借款流程可以大大缩短简化。
此外,不难发现,格林兰股权质押的时间节点,多次与贷款给绿地控股的时间节点接近。例如,9月15日格林兰质押股份的时间节点,正是其今年首次贷款给绿地控股......格林兰质押的理由来看,均是为了融资。
这样就形成了“格林兰质押股权融资——贷款给绿地控股——绿地控股发展——质押股权融资”的完美闭环。截至2020年6月30日,格林兰所持绿地35.45亿股,总股本29.13%,其中9.12亿股仍在质押。
相关知识
绿地的“提款机”
绿地在协信的“退意”
绿地新里城 世界五百强 绿地新里城 嘉兴最大的花园洋房
停工的佛山项目和绿地“广东之变”
绿地控股退出绿地金融 绿地金创科技全股接盘
一则桃色丑闻暴露国企绿地的管理漏洞
悲喜绿地:4个涨停难以掩饰失意的5年
绿地金融转由绿地金创100%持股 原由绿地控股持股
连续两年“爽约”销售目标 绿地香港的规模“焦虑”
深读 | 剥离广州绿地,绿地控股“一举两得”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5420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8490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8443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511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014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3344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2953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452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239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10
资讯热点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