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出一片新天地 景泰县巧借“三变”改革助推脱贫攻坚纪实
2020年春节前夕,省委书记林铎在景泰县调研时,对寺滩乡“旱砂撂荒地变产业基地、群众变产业工人、收入单一变多元增收”的做法给予肯定。
2017年底,寺滩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00户2372人,贫困发生率达12.37%;2019年底,全乡贫困人口减少到68户13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
仅仅两年时间,寺滩乡就实现了脱贫梦。
“这要感谢脱贫攻坚的好政策,要感谢‘三变’改革!”寺滩人说。
寺滩乡的变迁是景泰县巧借“三变”改革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变压力为动力――让改革的信心强起来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能有这样的好事?
当初入户做土地流转工作时面对的质疑,疃庄村党支部书记侯治康至今仍记忆犹新。
的确,有这样的质疑声不无道理,因为景泰县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气候干旱、风大沙多,不仅区域水资源严重不足,而且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让这里的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十种九不收”的痛苦,是出了名的“干旱山区、盐碱危害区、边远风沙区”。
为打消群众顾虑,让群众有信心,2017年12月20日,景泰县抢抓机遇,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打出了一套“三变”改革的“组合拳”。
――设立机构,为“三变”改革提供保障。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组建“三变”改革工作办公室,调剂7名事业编制人员专门从事“三变”改革工作,确保“三变”改革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干。
――厘清资产,为“三变”改革摸清家底。抽调11人组建清产核资专门工作队伍,严格按照“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确认”等9步操作流程,对全县农村资源资产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清产核资,为农村、农户参与“三变”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宣传,为“三变”改革积聚能量。通过建立农村“三变”改革展厅,发放入户宣传册、明白卡,召开干群座谈会,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开展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激发干部群众关注“三变”、学习“三变”、聚焦“三变”、实践“三变”的改革热情。
――党建引领,为“三变”改革夯基垒台。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目标任务,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重要内容,将“三变”改革作为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党建力量向基层一线汇聚。
一连串的“组合拳”打到了“三变”改革的点上,也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认可。寺滩乡党委书记张生文说:“现在积极投身‘三变’改革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景泰县已完成土地流转37.69万亩。变劣势为优势――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夏季水汪汪、冬天白茫茫,这是景泰县盐碱区的生动写照。
亲眼目睹了30年来土地盐碱化侵害过程的村民陶知金感受最深:“过去星星点点的盐碱地如今已经连成了片,种什么都不成,眼瞅着大量的田地撂荒实在可惜。”
现实不容回避,难题必须面对。
“自然条件有其客观性,但人在其中不是消极被动的。盐碱不除,脱贫难成,小康更难建!”景泰县决心要让盐碱地变为“摇钱树”。
于是,一场盐碱地治理的硬仗全面打响。
针对全县盐碱化现状,景泰县坚持工程治碱与生态治碱相结合,探索出了“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标本兼治治理方式。通过疏通、改造及延长排水干渠,新建灌区排水支渠来排除干渠回归水,彻底打通盐碱“堰塞湖”,降低盐碱片区地下水位,遏制盐碱蔓延速度。与此同时,利用盐碱回归水发展现代渔业,种植耐碱农作物,变“害”为“利”,变“废”为“宝”,提升经济效益。
――正路、寺滩等4个乡镇干旱少雨、水源不足。景泰县对症下药,实施引水上旱塬、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发展戈壁生态农业、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使昔日靠天吃饭的旱砂地、撂荒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红水镇、漫水滩乡等风沙片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县里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突出生态防护林、特色经济林“两条主线”,依托退耕还林还草、天保工程及防沙治沙等项目,大力实施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打造固沙林网和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下来,景泰县近27万亩盐碱化耕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同时全县水产养殖企业达到了38家,水产养殖面积达1.5万亩、产值近亿元;实施的灌溉引水工程覆盖近40万亩土地,彻底解决了山区群众“靠天吃饭”难题;在风沙片区开发经济特色林2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2.6%,实现林业总产值14亿元。
变被动为主动――让各方的力量聚起来
一个地方经济要发展,最重要的是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外面的优质资源想来愿来能来。
景泰县以“营商环境建设年”“放管服”改革突破年为契机,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流程,着力提升“绿色通道”服务水平和质量,对重点项目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说起景泰的“一对一”项目落地服务,牧原集团景泰分公司总经理张驰感触颇深:“2019年刚到景泰时人生地不熟,建产之初面对水电路不通等难题,县里领导主动协调解决,原本计划一年开工的项目不到半年时间就已全部动工。”
如果说“政策支持”是吸引企业来景泰发展的“梧桐树”,那么“贴心服务”则是景泰向企业抛出的“橄榄枝”。
甘肃菁茂公司总经理张世雄说,公司先后在上沙沃镇投资3200万元发展甘草产业和甘草羊屠宰加工,后来发现当地文冠果食用油、保健品发展前景好,打算再投资建设一个万亩产业园,但项目用电问题制约让公司迟迟下不了决心。
“企业的困难就是我们的主攻方向。”景泰县迅速召开现场办公会,组织相关部门主动对接、积极服务,不到一个月时间,一个投资600万元的引电项目工程正式启动。对此,张世雄直竖大拇指,表示要介绍其他企业也来景泰投资兴业。
景泰县谭周杨虾业有限公司经理周恩泽说,2019年,看见水产养殖业行情比较好,一些群众也想“吃螃蟹”,因为担心群众盲目跟风造成损失,他想建议将各自为政变为抱团发展以规避风险,但又怕别人误解他怀有私心想独占市场。最后,周恩泽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县委有关领导,没想到县里不仅接受了他的建议,还鼓励其他企业家向他学习,积极为景泰发展建言献策。
据统计,2018年以来,景泰县共招商引资项目84个,签约资金75.99亿元,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26.4亿元以上,实施重点项目426个,完成投资82亿元。
变单赢为多赢――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
“我们能住进好房子、过上好生活,全靠党的好政策。”说起“三变”改革带来的变化,五佛乡西源村贫困户闫少军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村里与正大公司合作发展生猪养殖,他在养殖厂上班一个月收入3000元,平时和妻子还打点零工,再加上入股分红,一年下来能收入5万元左右。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景泰县围绕“大家富”目标,近年来在经营主体富、村集体富、群众富“三富”上做足了文章、下足了功夫。
为保证新型经营主体能发展,县里坚持“政府支持、企业投资、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制定出台《农民合作社全覆盖及规范提升方案》《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一揽子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通过项目支持、协调贷款、扶贫资金注入等多种方式予以支持和保障。
为保证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出台涉农资金整合、实用人才培训、实体登记管理等配套政策,通过产业带动、资产盘活、资源开发、股份经营、村企共建、抱团发展等多种方式,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为保证农民致富,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方式,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财政量化到户资金、技术、产品等要素入股合作社,引导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8%保底分红+8%补助+N%效益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行产业扶持全覆盖,实现了农民与企业、合作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效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怎样实现利益最大化,景泰县还在“N+”上探索出抱团发展的路子,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发展“大园区”,以合作社为主体发展“小园区”,通过“大园”带“小园”的方式,把分散的农户与合作社、龙头企业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组成农业经营联合体,做强特色产业,做活经营主体,做优产品质量,做大农业品牌。
变单保为联保――把潜在的风险控起来
过去,群众发展产业,要么担心老板拿钱跑路,要么担心年成不好遭受损失。
这也是县委县政府最担心的事情。
“必须把潜在的风险管控起来,让‘小农户’放心大胆地走向市场、融入商圈。”
景泰县坚持把化解改革中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资金安全、权益缺失等风险防控作为稳定集体经济、农民收入的“压舱石”,在促创新、抓落实、控风险、稳收益和建章立制上“严防死守”,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群众利益不受损、收入有保障。
建立承接主体准入机制,对承接经营主体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经营模式进行审核,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接经营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做到“三变”改革合同书、明白卡、股权证“三个到户”,让入股农户吃上“定心丸”。
建立权益保障机制,探索以“保底分红”和“按股比分红”为主的多种股份联结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合作制原则完善股权结构和治理方式,健全股权退出机制,保证农民和村集体股权可以依法转让,完善股权量化、变更、分红、退出台账,确保股权签订都在政策的框架内运行。
建立法律顾问机制,对法律文书进行审核把关,对农户签合同、入股经营及股权收益等进行全程指导,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增加保费补贴品种,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面向农户的小额信贷保险产品,推动设施农业、订单农业、养殖业等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
……
机制的建立不仅有效规避了风险,而且保障了农户收益。
2018年初,猪肉行情跌破每公斤10元,但由于五佛乡合作社和正大集团签订了每公斤14.86元的保底价,最终使农户零风险稳定获益,合作社也实现了近百万元的收入。
有了成功经验,景泰县又在全省率先落实了价格指数保险……
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随着“三变”改革的深入推进,景泰县巧借“三变”改革之力,在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一定会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来源:人民网
相关知识
变出一片新天地 景泰县巧借“三变”改革助推脱贫攻坚纪实
重庆黔江以“四个变”变出脱贫新成效
防城港市财政“五个强化”支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从“苦甲天下”到“蝶变新生” ——定西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综述
海报|“数”读临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衡水市吹响全面脱贫“百日攻坚”冲锋号
烟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保障"两不愁三保障"
“脱贫犁”耕好"小康田":澄迈实现贫困村全部脱贫
帮扶更要“帮富” 甘肃陇南以龙头企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甘肃陇南:干部“沉”下去 乡亲富起来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5362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78442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78395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511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010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3317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2904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452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239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