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关注精细度和持续活力 统筹推进补短板

1

薛 峰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市居住社区建设的“上半场”取得了巨大成就,满足了以“住”为主的基本需求。但居住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还存在规模不合理、设施不完善、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物业管理覆盖面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和短板,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此次《意见》出台,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制度抓手和落实传导机制,为更好地补齐既有居住社区建设短板,确保新建住宅项目同步配建设施迈出了坚实一步。

  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意见》出台的背景、意义及亮点。

  一是城市居民大部分时间是在所居住的社区中度过,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在社区的时间最长、使用设施最频繁,且步行能力有限,是居住社区建设应优先满足、充分保障的人群。根据社会调查,老年人步行速度、耐力随着身体机能衰退而有所下降,步行到达社区养老设施、医疗设施、小超市、菜市场、公共活动场地的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数据,0~6岁儿童步行活动距离在200米以内,6~12岁儿童步行活动距离在400米以内。儿童步行到达基础教育设施、便利店、户外活动场地的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所以,《意见》以居民步行5~10分钟的范围,合理确定了居住社区的规模。

  二是建设完整居住社区,就是对城市空间进行重构,保障居住社区在居民可步行的范围内具有完整的设施环境、完备的生活服务、完善的管理机制,满足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很多的居住社区圈地、围墙、挤占公共设施和空间,致使公共资源无法共享、公共活动空间无法连贯、公共设施不成体系。所以,既要确保新建住宅项目按照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和相关地方标准同步配建设施,也要结合地方实际,细化完善既有居住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内容、形式和标准,因地制宜补齐建设短板。

  三是居住社区建设不仅包括硬件,还包括软件,居住社区具有可生长的共同文化和精神,应从居住社区全寿命周期出发,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缔造机制。随着新城区大规模建设、老城区不断改造,城市居住社区取代原有的单位大院,原有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发生改变,邻里守望相助的功能减弱,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大,同时还不断涌现出人口老龄化、公共安全等问题。建立居住社区长效运行服务机制,通过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社会实践活动,修复社会关系和邻里关系,营造具有共同精神的社区文化,增强居民对居住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打通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要有标准,《意见》明确了以《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作为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主要依据。此外,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整体统筹,规划在先。既有居住社区可利用的存量空间有限,资源碎片化,在有限的资源空间内要统筹好公共活动空间、植被保护、停车空间、服务设施实属难事。补齐设施短板应“规划设计先行,统筹运营,一区一策,系统实施”,通过统筹片区整体资源,进行“再规划”布局,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补短板”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补齐,更是优质运行服务资源的统筹配置。

  没有条件增设相关设施的居住社区,可通过配置无人智慧便利店、智慧超市柜、箱体早餐点、智慧图书柜、箱体公共卫生间等集成装配舱体设施,补齐配套服务设施不足。同时,应注重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结合社区内建筑和场地的原址拆除翻建和环境整治,统筹利用地下空间配置服务设施。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文化、体育健身等设施有了进一步的需求,规划建设应配置社区图书馆、体育馆以及5人制足球场、篮球场等多功能球类运动场地。同时需系统策划运行实施方案,避免出现“重建设,轻运营”的现象。

  二是关注新型服务设施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与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正在重组着传统社区的设施系统和需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服务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大量新型服务设施不断涌现。比如,为满足居民日常网购需求,可以配置快递接收点以及“无接触式配送”智能末端配送设施,提供网购快递到户、外卖送餐到户等服务。

  当前,社区居民对信息服务类、学习培训类、健康服务类、邻里互助共享类、文艺活动类、居家办公和创新创业类等新型服务设施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针对于此,应关注居住社区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智慧机房、智慧停车、社区邻里共享学堂、共享厨房、共享书吧以及共享健身房等社区共享服务设施的配置,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补齐居民对居住社区新型服务需求的短板。

  三是关注全龄友好“精细度”。根据调研数据,我国现有约2.5亿老年人和8500万残疾人,儿童约占人口的三分之一,97%以上的老年人在社区和居家养老。特别是很多老旧小区,半数以上居民是老年人。所以,应设计更友好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通过人性化、精细化的设计,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提供安全、方便和舒适的全龄友好无障碍生活环境以及便利的服务设施。

  全龄友好的公共空间应将公共活动场地、慢行系统、无障碍设施、环境卫生、应急避难场所、技防物防、社区标识等进行系统性精细化设计。设置畅行连贯的社区慢行系统,使得社区、城市道路和城市公园等形成点、线、面的系统接驳,并依托居住社区内各类公共绿地、居住社区内生活性支路步行道等形成连续、安全的健身步道,让人们更多地在阳光下活动。应保证居住社区出入口与周边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站点无障碍接驳,设有连贯社区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所、各类配套服务设施和住宅的无障碍人行道系统。

  口袋公园和微广场等是体现居住社区特色的“百姓身边微空间”,这些微空间并不是要“大设计”,而是通过空间界定、小品、设施、绿植等进行高精细度的“微设计”,延续和创造居住社区特色和活力。高精细度的“微设计”是对居住社区人性化生活全要素的诠释,如缘石坡道、人行护栏、环境家具、宣传栏、儿童游戏器具、健身器械、路灯、垃圾桶、休息座椅、地面铺装、树木种植池、减速标识、停放位(架)等设施都要作为精细化设计的要素,才能提升社区每一个角落设计的“精细度”。

  四是关注“微改造”带来的持续活力。据统计,我国建筑平均寿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存在功能和性能无法满足要求而拆除的现象。所以,为避免大拆大建,“微改造”将会伴随在居住社区的全寿命之中。建筑师和规划师不是做完项目就完事了,而应该更加关注居住社区持续生长过程中不断的“微改造”。与居民共同参与介入式“微改造”,为居民提供陪伴式专业咨询,通过对微空间、微设施、微交通、微环境等不断进行提升改造,才能持续提升其公共空间、设施和住房的性能品质,使得居住社区随着时间的延续,处处保持设计所带来的可持续生命活力。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针对既有居住社区治理和全面提升社区环境品质,建立了社区责任规划师等机制,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随着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持续推进,未来居住社区将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相关知识

薛峰:关注精细度和持续活力 统筹推进补短板
发改委力推进县城城镇化 补短板强弱项
发改委: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工作 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
发改委:要精准施策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
县城城镇化加快补短板强弱项
发改委: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已投入1200亿,将严防大拆大建。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精准施策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
县城城镇化补短板提速 今年投入资金已超1200亿元
县城城镇化补短板提速 今年投入资金已超1200亿元

网址: 薛峰:关注精细度和持续活力 统筹推进补短板 http://m.zx3q.com/newsview193029.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