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山西青铜博物馆升级亮相

经过三个月的展陈提升,9月18日,山西青铜博物馆将华彩亮相。同日,“汉东大国——历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两大年度重磅展览,分别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开展,曾侯墓与陶寺遗址珍贵文物在两个博物馆南北交相辉映。

青铜时代“再现”

山西青铜博物馆提升改造后,“吉金光华”陈列的观展逻辑更合理顺畅,展览语言更通俗易懂,展陈形式更具艺术美感。1200余件精选文物,作为晋式青铜器的明星代表,上起龙山文化晚期,下至秦汉,时序完整、特色鲜明,跨越整个青铜时代,勾勒出中国青铜文明的辉煌图景。第一部分“华夏印迹”,以历史时间为脉络,讲述“器”与“国”的关系,以铜叙史;第二部分“礼乐春秋”,以华夏礼乐制度为题,讲述“器”与“礼”的融合,以铜述礼;第三部分“技艺模范”,以侯马陶范为模本,讲述“器”与“技”的渗透,以铜说技。 重新开放后,山西青铜博物馆每天参观人数限额为600人,实行分时段预约,观众可提前3日,通过山西博物院官方微信分时段实名预约。

曾国青铜“一窥”

曾国,史籍失载的西周封国,随着带铭青铜器的不断发现而逐渐被世人知晓。曾与随是否是一个国家?曾国的创建者为谁?曾国与楚国的关系又如何?这些困扰学术界多年的学术谜团,随着擂鼓墩、叶家山、郭家庙、苏家垄、文峰塔等遗存相继发现,被逐渐破解。 “汉东大国——历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共展出湖北随州、枣阳等地出土的历代曾侯青铜器百余件,勾勒出曾国从周初,始封屏卫周王朝,到战国中晚期被楚所灭约700年间的历史画卷。兽形座熏灯、南公簋、兽首形铜面具、半环形龙纹铜钺、兽面纹铜觥等珍贵文物“结伴”亮相。

陶寺与石峁“呼应”

距今5000年前后,华夏大地上满天星斗般的文明之光向黄河中游聚合。文化碰撞,社会变革,华夏文明在这里绽放。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两岸,从4300年前开始,河汾之东,陶寺人夯土建都;陕北高原,石峁人砌石筑城。

陶寺与石峁,隔河遥望,南北呼应,双城并峙数百年。土城恢宏,石城巍峨,人口密集,规划井然,社会分工明确,初现王权和礼制,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面貌显现。在交流与碰撞中,二者共同推进了中华文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成为黄河文明的显著标识。

“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入选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陶寺遗址,1978年发现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年代距今4300年至3800年。40多年的考古发掘,揭示遗址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清理出宫城、下层贵族居住区、王陵区、祭天祭地礼制建筑区、仓储区、手工业作坊区、普通居民区等功能区域,发掘墓葬千余座,出土了彩绘龙盘、土鼓、鼍鼓、特磬、玉器、彩绘木器等精美文物。这些文物在展览中都可看到。陶寺文化在文明和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创造的政治制度、统治模式、执政理念等内涵,多为夏商周三代及后世继承发展,是中国古代文明和成熟国家形态的主源。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晋陕高原北端,黄河西岸,距今4300年。石峁城址以皇城台为核心,内城墙和外城墙呈半包围状将“皇城台”环抱,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城址,城内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遗迹现象。经过多年考古发掘,出土了陶器、玉器、骨器、铜器、壁画、纴木和石雕等大量重要遗物。种种迹象表明,石峁遗址是当时中国北方区域政体的中心,已经跨入了邦国都邑的行列之中。石峁文化以农业生产为主,等级分化明显,已经步入早期国家的发展阶段。展览中的双面人面石雕、蛇纹鬲、口簧等文物,透露出黄河文明的悠远灿烂。 

来源:太原新闻网

(责编:Ljy)

 

相关知识

9月18日山西青铜博物馆升级亮相
精选核心文物 故事活化主题 山西青铜博物馆升级开馆
“国宝”重现!博罗公庄出土的春秋青铜编钟,尘封30载惊艳亮相
山西督军府旧址12月28日对外开放?官方:尚未最终确定
9月19日,宜昌博物馆在闭馆8个月后恢复开放
观复博物馆5.18 “开馆”直播啦!掌门人马未都将出镜助阵
中国煤炭博物馆“煤海探秘”景区临时闭馆
省博部分展厅升级改造 8月20日起暂停开放
“两馆”齐飞 江西文化新地标正式起航
JOYYE联名英国V&A博物馆 爱丽丝新IP产品正式亮相

网址: 9月18日山西青铜博物馆升级亮相 http://m.zx3q.com/newsview183187.html

推荐资讯